别墅项目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2019-06-03王高,汪海
王 高, 汪 海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25)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别墅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渐渐进入高收入人群的视线。别墅项目占地面积大、容积率低、环境优美,属住宅类的高端产品。近几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多项别墅项目设计工作,颇有感触。本文从别墅项目电气设计特点入手,逐个阐述别墅项目供电方案、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系统、防雷接地以及室外管线的设计理念。另外,在别墅户内电气配置标准上,既要具有高品质,又要考虑适用性。文章中笔者通过设计实践总结,在不违反强制性条文的前提下灵活应用规范,结合实际情况,不生搬硬套,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好的设计作品。
本文中的别墅项目不仅仅指独栋别墅,还包括双拼、联排别墅及类独栋等高端产品。
1 别墅项目设计特点
(1)因为别墅小区项目为低密度住宅,电气负荷分散,在确定小区供电方案时要考虑到线路电压降的影响,控制线路的供电半径。通常分散设置单台变压器变电所或箱变。
(2)每户别墅面积比较大,通常在 300~1 000 m2左右,而且一般都有大电量用电设备,比如集中空调、电梯等,故需要预留足够的用电量,并且入户电源按三相设计。
(3)虽然每户别墅的用电负荷比较大,但是变压器容量设计不宜太大。因为别墅区的特点是常住人口密度较低,居住时间不集中,所以在对别墅小区进行负荷计算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选则合理的同时系数,从而避免变压器安装容量选择过大。
(4)别墅作为高端住宅产品,首先需要满足业主较高的需求。同时,别墅又是个性化产品,每户都会有不同的装修和布置。所以,在户内电气设计时,既要保证高品质,又要兼顾适用性。配电系统要有扩展性、通用性,为业主装修改造提供条件。在末端用电设备设计上宜“粗”不宜“细”;在管线路由设计上,需要考虑各种扩展的可能性,宜“细”不宜“粗”。
(5)别墅项目各户需要独立的强、弱电进线,各户间管线不能穿越。因此,各个别墅之间需要有大量的外管线连接,特别是一层有室外小院的别墅区,室外综合管线路由比较紧张。所以,在做室外管线规划时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合理规划室外管线路由。
(6)别墅产品通常不是用于业主的日常居住,而且地理位置一般都处于城市的郊区,小区里人流稀少。所以别墅的安防措施需要着重加强,从而提升业主的安全感。在电气设计时,需选择合理的电子防范技术,创建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2 别墅项目设计要点分析
2.1 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变电所位置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尽量靠近负荷中心,考虑低压供电半径的限制;(2)与室外景观的协调;(3)供电方案需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特殊要求。
如果小区内有地下车库,建议将变电所分散地设在地下车库内,这样可以不影响小区室外的整体环境;如果没有地下车库,变电所采用户外箱式变电站为宜,可深入负荷中心,并且投资小,运行和维护简单;也可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在地上、地下结合布置。
图1是某项目的变电所分布图,由一处车库土建变电站及一处室外箱式变电站组成。可以看出,地下变电所设置比较隐蔽,不破坏环境景观,箱变的布置相对灵活,但是要与室外景观协调处理,并且满足供电半径要求。
2.2 变电所变压器容量计算
在住宅电气设计中,负荷计算采用最多的是需要系数法。一般是根据《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表1.3-6多户住宅需要系数表选取的。但笔者认为别墅面积大(一般300~1 000 m2),而且现在别墅基本上都设置中央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用电量大,造成人均占有的用电指标大,但整个别墅区电气设备的同时使用率并不高。根据笔者在早期已建成项目中得到的真实数据,一些别墅项目实际变压器运行负荷率不到30%,因此别墅项目用“手册”中表1.3-6的需要系数进行负荷计算时应作适当调整,否则会造成计算的偏差。
图1 变电站布置图
2.3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目前大多别墅项目因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故都需三相供电,根据别墅大小,建议每层均设置照明分箱,分箱采用单相供电,防止因误接线造成家用电器的损失。
(2)别墅项目的一般低压配电系统形式:π接柜→组团配电柜→电表箱→户内总箱→户内各层分箱(或户内动力箱)。1个实际项目的配电系统图如图2所示(π接柜的设置仅限于北京地区)。
图2 组团配电系统示意图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一般6~10栋别墅设置1个组团配电柜,配电柜位置首先考虑其所带别墅的供电半径尽量小(40m左右),其次要考虑对景观的影响,尽量不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配电柜计算电流宜控制在300A以下。
配电柜进行负荷计算时,考虑到别墅项目的特性,需用系数Kx取值宜在“手册”表1.3-6基础上适当减小,以免配电容量冗余度过大。图2所示配电柜给12栋别墅供电,Kx取值为0.5,仅供同行参考。
2.4 智能化系统设计
别墅项目是高档住宅产品,对智能化要求相对比较高,其中安防系统设置是重点,系统设置既要安全可靠又要经济合理。下面就安防系统主要几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1)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住户、保安及物业管理人员配备不同级别的IC智能卡,自动对出入信息进行登记和查询,可以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车辆的出入宜选用智能视频识别系统。别墅周界防越报警系统目前采用最多的是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并应有防拆卸功能,另外尽量采用多光束红外探测器,将线防御扩展成面防御,以便减少雨、雪等恶劣天气的误报。
(2)闭路监控系统
闭路监控系统直观地发现、记录各种险情,通过与周界防范等其他系统联动,快速、有效地确认信息,并作为有效证据保存。对于夜间情况除采用低照度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外,还应在重要地点的摄像机旁安装联动的探照灯,提高监控目标的照度。高档别墅小区宜采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3)对讲及门禁系统
别墅与普通住宅不同的是户内对讲分机至少有两个或三个(一般按层设置),室外可视对讲主机则一户一个。另外,一般情况下别墅小区主出入口(或访客入口)值班室设置分对讲管理机,可与住户进行通话,确认访客信息后,才准许其进入。
(4)户内防入侵报警系统
别墅基本上都是两、三层建筑,外人很容易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屋内,所以通过紧急报警按钮、门窗磁、红外幕帘探测器、双鉴探测器等设备实施全面的保护是必要的。报警信号通过总线送至小区保安监控中心,该中心应与上级110接警处联网。
(5)小区巡更系统
电子巡更一般分在线式和离线式两种,别墅小区采用离线式比较经济合理。
2.5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2.5.1防雷
一般情况下,就单体别墅(除去面积和体型很大的)来说,按防雷规范计算得到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一般<0.06次/年,即不够三类防雷的等级,可以不设防雷保护。但是,大多数别墅项目占地面积大,而且周边无高大的遮挡物,雷击概率比较大,笔者建议在郊区成片的别墅区宜设置防雷措施。那么别墅项目应采用怎样的接闪措施?笔者设计的某项目就曾经历了三种变化。
最初是参照相关规范及标准图的做法,屋顶设接闪带,其支架高度在150mm左右。但在几栋别墅提前装完后,因建筑物高度较低,从楼下很明显可看到接闪带,影响美观;随后,把接闪带改为在屋顶的瓦下暗敷设,虽然不影响屋顶美观,但其接闪器的效果明显下降,且在实际安装中也不宜固定,而且质检站对这种做法也并不完全赞同;最后还是选择了接闪带在屋顶明敷设,但是把支架的高度仅留50mm左右,这样既对立面影响小,又比暗敷接闪效果好,施工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对于别墅的防雷设计亦不能掉以轻心,应根据项目的实际进行优化设计,满足安全、兼顾美观。
2.5.2接地
结构基础防水层不是绝缘材料时,首先要考虑利用基础钢筋做接地极。但是对于一栋别墅来说,要想达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仅利用其基础做接地极是远远不够的,一般还需补充水平或垂直接地极。对于几栋别墅相互间比较近的,可以采用40×4镀锌扁钢或圆φ12镀锌圆钢将这几栋别墅的基础钢筋接地极可靠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接地系统,容易满足接地要求。
2.6 室外管线的综合规划
室外管线也是别墅项目设计的一个难点,别墅类项目与高层住宅等其他住宅项目相比,首层基本上都是私家小院,楼间区域较窄,各种管线综合排布比较困难。曾经就有项目出现了室外干线设置在私家小院内的情况,造成业主的投诉。因此,应提前进行管线规划,与水暖专业积极配合,尽量都从同一侧入户,并且避免出现管线穿越私家小院的情况。
另外,不同的电气管线应尽量合并,以减小室外管线所占的宽度。比如:电信、有线电视、安防、消防等管线共井敷设。高、低压干线共井敷设(需要甲方与当地供电部门协调)。但是,低压干线(变电所至配电柜)和楼前支线(配电柜至户电表箱)宜分路由敷设。
3 别墅户内设计的思考
首先需要设计单位与甲方讨论确定别墅户内电气设备配置标准,设计单位从规范的角度出发,而甲方一般是从产品定位、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双方需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鉴于别墅项目多是采用毛坯交房的型式,业主一定会进行精装修改造。因此,电气设备配置标准的确定面临着毛坯房与高品质两者之间的矛盾,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
别墅户内电气系统配置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还要预留恰当的拓展空间,力求做到该“细”则“细”,该“粗”则“粗”。
对于毛坯交房的别墅项目设计,虽然不可能像精装房设计那样精确,但仍然需要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对于细节考虑周全,设备配置选择合理。
别墅的户型详图设计并不存在复杂的技术问题,但是要做到完美的设计也不是容易的事。对于每一个简单的点位布置,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换位思考,从实际出发,才能做出合理、实用的设计。
4 结束语
现在大多数别墅项目都是由独栋、联排、双拼、类独栋等组成,所以设计之初一定要仔细分析小区的负荷性质及其特点,抓住这些性质和特点,再进行供配电、智能化、防雷接地等各系统的设计工作,不能急于拿规范、标准生搬硬套。灵活运用规范、标准,总结每次的经验教训,合理地优化系统配置,才能让设计作品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