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大草原上的好粮油推向全国
——访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天喜

2019-06-03李可

中国粮食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内蒙古粮食

文/李可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天喜日前接受了本刊专访,就如何贯彻落实2019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内蒙古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回答了本刊提问。

本刊: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供求面临哪些新形势和新要求?

张天喜: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人均GDP已位居全国前列,进入了消费升级加速期。据统计,2018年我区粮食种植面积10185万亩,比2017年增加13.6万亩;粮食产量710.6亿斤,首次突破700亿斤,创历史新高,比2017年增加59.7亿斤,增幅9.17%。过去粮食长期短缺,抓粮食生产主要是盯着产量,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吃得饱”的问题;如今人们更加关注粮食质量安全,消费需求转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便利”。对于品质要求,更加注重绿色有机、安全营养;对于产品种类,更加注重多样化、个性化;对于供给服务,更加注重便捷化、精细化。内蒙古既是粮食主产区,也是口粮紧缺区。粮食结构性矛盾突出,年均玉米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的75%左右,加之加工转化能力有限,大量玉米需要销往区外;杂粮杂豆有余,小麦、稻谷不足,缺口60%左右,供给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内蒙古虽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和6个净调出省区之一,但却不是粮食产业大区。2018年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8位,占全国的5.4%,粮食年加工转化能力占全国总量的4.5%,产值仅占全国的1.5%。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动力、转型发展增添活力。

本刊:我们知道,内蒙古是玉米主产区。近年来,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这项改革在内蒙古的落地情况如何?2019年在做好粮食收储工作方面将有什么具体举措?

张天喜:近年来,内蒙古深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玉米市场化收购机制进一步完善。我们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要求,立足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修订完善《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实施细则》和《粮食收购贷款保证基金操作规程》,着力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与哈尔滨、沈阳和呼和浩特3个铁路局建立运力协调机制,2018年通过铁路外运粮食177.8亿斤,同比增长30.4%。出台《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从制度层面保障产销合作深入推进。在区内外连续举办三届内蒙古粮食产销合作洽谈会,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局、中粮协以及福建、上海等省份产销协作洽谈会,与8个省市、15个地市签订购销战略协议。充分发挥央企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2017/2018年度收购期收购玉米1516万吨,加工和贸易企业占72%,2018/2019年度收购期(截至2月25日)收购玉米912万吨,加工和贸易企业占86%;拍卖政策性粮食294.3亿斤,库存量比历史最高点下降73.6%。收储制度改革效果和“去库存”进度均好于预期。

2019年,我们将巩固提升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成效,多措并举抓好市场化收购,切实守住不发生农民“卖粮难”的底线。一是积极组织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统筹协调落实收购资金、运力等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特别是地方贸易、加工企业主力军作用,切实组织好本地区粮食市场化收购工作。当前,关键是要引导农民做好“地趴粮”离地通风工作,避免出现农户大面积霉粮、坏粮现象,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对产后服务“五代”功能的宣传,积极稳妥推进“五代”业务。强化政策宣传和解读,密切跟踪粮食市场形势变化,及时通过媒体发布粮食生产、质量、价格、供求、收购进度、市场走势等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收购任务重的盟市要及早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做到有备无患。积极探索在春播前推荐发布“质优、价高、畅销”粮食品种,帮助农民通过优质优价实现增收。三是加强秋粮收购市场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五代”业务管理制度,继续强化收购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压级压价、抬级抬价、克扣斤两、“打白条”“转圈粮”等各类坑农害农、损害国家利益和破坏市场秩序的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四是着力促进粮食产销合作。深入贯彻落实粮食产销合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产销衔接,拓展粮食购销渠道,巩固产销合作关系。集中精力办好第四届内蒙古粮食产销合作洽谈会,密切跟踪落实签约和合作项目进展情况,确保取得实效。

本刊: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张天喜:粮食产业是我区传统产业,也是我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2018年,我们深入贯彻“两头两尾”要求,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强化顶层设计,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9个盟市印发了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政策举措。召开全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座谈会,举办杂粮产业发展论坛,对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进行全面部署。成立自治区杂粮产业联盟,促进杂粮企业抱团发展。促成众农联“互联网+粮食+金融”项目落户呼和浩特。各地以强龙头、树品牌、紧联结为重点,积极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呼伦贝尔市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芥花油之都”,兴安盟多措并举推动大米和玉米产业发展,通辽市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提高玉米加工转化能力,巴彦淖尔市积极打造“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小麦、油料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中粮面业、中粮生化先后落户呼和浩特、巴彦淖尔和兴安盟,等等。

本刊:如何进一步推动内蒙古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张天喜: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以“优质粮食工程”为载体,建设粮食产业强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的重要任务,是我们服务发展大局的责任担当。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五优联动”,推动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有关文件和各盟市实施意见落实,突出抓好扶持政策落地见效,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县域粮食经济发展和破解融资难等问题,全力开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新局面。在“优粮优产”方面,推动粮食加工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和协作,通过定向投入、订单收购、代储加工等方式,建设加工原料基地,探索开展绿色优质特色粮油种植、收购、储存、专用化加工试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三品一标”扩大使用范围,提升品牌价值。在“优粮优购”方面,发挥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作用,积极引导收购环节强化质量导向,逐步形成以质定价机制,促进“优粮优价”。在“优粮优储”方面,积极改善粮食储存条件,创新管理方式,在收储、加工企业中试点推行按等级和品类,分仓储存,推动粮食储存向精细化管理发展。在“优粮优加”方面,引导企业加大对精深加工转化体系建设投入,积极推进主食产业化,加强产品梯次开发,着力提高原料利用率,努力提升产品优质化率,着力开发打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和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方便食品,引导产品链向餐桌、向循环延伸,向高端拓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在“优粮优销”方面,鼓励企业构建从“田间”到“舌尖”全产业链。充分发挥大型粮食企业仓储设施和铁路专用线等优势,认真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改变口岸“酒肉穿肠过”的要求,发挥满洲里、二连浩特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加快健全完善粮食进口物流园区,提升进口粮食、油料就地加工能力。挖掘内蒙古粮食文化元素,提升我区粮食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粮食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粮食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各盟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推荐“内蒙古玉米”“内蒙古杂粮”“兴安盟大米”“敖汉小米”“河套面粉”“鹿王面粉”“蒙清杂粮”“红井源胡麻油”“呼伦贝尔芥花油”等米面油和杂粮区域公用品牌,其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本刊:“优质粮食工程”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施情况如何?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效应?

张天喜:“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适应了市场化改革的新趋势和粮油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是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和抓手,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大工程之一,已经写入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我们会同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优质粮食工程”国家奖补资金7.9亿元,将实施进度纳入粮食安全盟市长责任制考核,对建设进度较好的盟市给予重点支持。建成并挂牌运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85个。列入财政预算1100万元,用于自治区粮食质检中心实验室建设;完成29个粮油质检机构功能提升。“中国好粮油”内蒙古行动认定9个示范旗县和48户示范企业。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品牌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优质小麦和大米集中产区巴彦淖尔市和兴安盟先后注册“天赋河套”和“兴安盟大米”区域公用品牌。自治区和

本刊:2019年在推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方面有什么新的打算?

张天喜: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粮食生产优势,天赋绿色,是公认的绿色无公害粮食产区,是全球18个农业文化遗产地之一,是公认的优质小麦、大米、玉米、非转基因土豆和杂粮以及油料黄金生产带。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呈现干湿分明的季风性和地带性,只适合一年种植一季,土壤养生休眠期长,地力比较强。从地理位置看,内蒙古横跨三北,毗邻八省,地域辽阔,粮食品种丰富,三北地区有的品种,我们基本都有,毗邻省没有的,我们也有。2019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注重科学布局,加快“五代”功能综合配套,尽快实现产粮大县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产后服务中心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土地流转,为种粮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从种到收的全过程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促进粮食提质进档,推动节粮减损,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质检体系建设方面,要加快自治区粮油质检中心实验室搬迁改造进度,提升服务功能,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各盟市要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适用、服务高效的原则和检测覆盖面达到60%的要求,加快粮食质量检测网点建设。同时,要积极稳妥开展第三方检测试点,满足粮食产品分等评价的需要,提高粮食产业各环节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检测水平。在“内蒙古好粮油”行动方面,要抓紧出台评定标准、遴选流程和管理制度,加大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地理标志产品和示范旗县、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落实好优质品率、促农增收等基本要求。要制定宣传推荐方案,通过媒体推广、举办专场推荐或品鉴会等多种形式,靶向施策,精准宣传推荐,着力提升区域公用粮油品牌和“蒙”字号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市场价值,让更多内蒙古优质粮油品牌畅销全国。

二是典型带动、示范引领。适时组织盟市赴区外学习考察,召开全区粮食产业经济暨“优质粮食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要注重挖掘、培树先进典型,通过工作信息、现场会、媒体报道等方式,加大推广力度,争取在全区形成一批影响和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县、龙头加工企业、放心粮店和一批叫得响的品牌。

三是狠抓落实、确保实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优质粮食工程”组织领导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目标、项目、资金、责任四落实。加大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跟踪调度、考核通报和验收监管力度。要严格资金管理,严防廉政风险,认真搞好评价分析,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对开展好的盟市继续予以补助和支持,对开展不好的盟市将暂停、核减、收回补助资金。

本刊:今年我国将进行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对此,内蒙古自治区作了哪些部署安排?

张天喜: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监管工作是我们的基本职能之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切实加强,而不能削弱。按照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今年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库存数量质量大清查。我区前期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已经印发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实施方案,各地协调机制已经建立,已足额落实预算。目前,正在推进人员培训工作。自治区政府将在近日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大清查工作顺利开展,坚决打好大清查这场硬仗。以摸清粮食库存数量、质量实底为首要任务,确保查清查实,守住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运作合规的底线。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大清查工作负总责,要逐级签订责任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对纳入清查范围的粮食企业实际储存库点,坚持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全程留痕。承储企业法人是自查的第一责任人。普查、抽查工作实行牵头负责制和组长负责制,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对检查结果实行终身责任追究,落实逐级分工负责制,对检查结果实行责任追究制。各级大清查协调机制办公室,要对质量清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确保检查结果客观准确,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对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限期整改,严惩违规行为,坚决堵塞漏洞,切实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猜你喜欢

内蒙古粮食
珍惜粮食
《自由》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2021年6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2021年4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教育 2021年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