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文化种子 升腾振兴希望
2019-06-03李思瑾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思瑾
毕节5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被国家验收组认为:“在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尤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贵州省毕节市成功入列。
2018年9月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集中评审中,毕节市获得西部第二的好成绩,其中“讲习所”、“三云互补”、“三双”考核、文旅融合等五项探索实践被国家验收组认为:“在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尤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山村盛开“文明花”
“龙潭建设新农村,关了家灯亮路灯。乡村旅游富百姓,青山绿水出黄金。”天气转暖,惠风和畅,夜幕降临,织金县三甲街道龙潭村的文化广场就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村民汇聚在此,载歌载舞。
“这景象真让人欢喜。”年过花甲的龙潭村村民尚正贤深切地感受到了近年来村里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唱山歌是农村民俗,是农家人流露感情的方式。日子好了,环境美了,我们常通过唱山歌来赞美家乡、感恩国策。”
4年前,龙潭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美丽乡村推荐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景点。每年夏季,站在宽阔平坦的文化广场,可看见摇曳的莲叶、荷花与风格独特的乡间院落、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花砖镶嵌的林荫小道。“好地方,正适合跳舞。”村里的舞蹈爱好者施学会动心了,她鼓动9位村民成立了舞蹈队,现已发展到近30人。
施学会常常带领队员练习舞技,为春节、中秋、荷花节等节日的文艺活动做准备,“我们把国家方针政策以歌舞、民谣、民乐等表演形式融入文艺节目,大伙喜欢看,我们也很有动力”。
“过去只有一块光秃秃的空地,哪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想要读书,也找不到借处。”尚正贤说,现在除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也是村民们爱去的地方。
“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图书管理员张吉祥介绍,老人们喜欢看故事类、保健类书籍,搞种植养殖的年轻人则喜欢借阅种植养殖、防疫技术的书。村里还不定期组织群众在农家书屋学政策、学法律、学农技,“农家书屋是村民们增智增技的‘精神乐园’”。
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毕节市以公共文化服务精准扶贫作为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新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4个,新建、改扩建、整合设置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83个,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建文体广场1106个,乡村文体广场覆盖率达82.3%。
上世纪80年代,赫章县海雀村村支书文朝荣说:种树,是海雀的希望。如今,种下文化的种子,升腾起乡村振兴的希望。
脱贫有了“源动力”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乌蒙地区群众拿出“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势,正奋力翻越贫困这座大山,其“源动力”离不开毕节市各级“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的开设以及各项文化服务的精准化。
黔西县大关镇七里村村民简成忠2017年以前一直在外务工,“家里有老小需要照顾,就想回来创业,可是干什么好呢?”心里没底的简成忠,没事时就去村里听文化讲习,寻找创业就业“金点子”,“听老师们介绍,生态土鸡投入少、见效快、场地要求也不高,我一想,正适合我家的情况,就尝试去做了。”
两年来,简成忠积极参加各种讲习活动,上网查阅相关养殖和防疫技术,现在已成为当地的养殖大户。2018年,他养了5000羽鸡,计划2019年要扩大到10000羽以上。“最近我又下载‘毕节文化云’手机APP,很快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养殖技术书籍。哪里有文化活动,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很方便。”
简成忠所说的“毕节文化云”,是毕节市财政拨款6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打造的文化大数据平台,与省级的“多彩贵州文化云”相互连通。此外,还有广电云“户户用”,把各级文化服务直接连通群众家庭屏幕终端,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使百姓通过直播、点播等形式享受到毕节市乃至全省、全国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除了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创建,毕节市也注重制度建设,结合脱贫攻坚实际,先后出台了《“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等文件19个,文化主管部门配套印发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反馈机制、业余文艺团队扶持管理、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等方面的制度性文件8个。
“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相关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要求,也为加快推进毕节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遵循。”毕节市文广局党委书记陈如新说。
为更好地推进工作,毕节市把公共文化工作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体系,出台《毕节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办法》,充分引入约谈、批评、预警、诫勉谈话惩戒机制,“软文化”有了“硬抓手”。
文旅融合在路上
黔西观音洞、赫章可乐、威宁中水等考古遗址彰显出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的独特魅力和夜郎文明的辉煌灿烂;以奢香墓博物馆、贵州宣慰府等文化遗存为品牌的彝族文化再现了水西古彝文化的繁盛之境;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鸡鸣三省”等红色遗址丰富了长征史诗的精彩内涵……历史的文化之灯照亮了毕节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路标。
毕节市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通过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讲习,鼓励广大群众解放思想,发展特色产业。图为威宁脱毒马铃薯产业园区万亩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苗麒麟 / 摄)
深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毕节打造了“索玛花开”“大梦织金”等一批留得住乡愁、接地气的演艺产品,提升了“火把节”“跳花节”等一批民俗活动,推出了《奢香夫人》《文朝荣》等一批能激发乌蒙儿女干事创业热情的影视作品。截至目前,毕节共有文化个体工商户5547个,文化企业2113个,规模以上文化企业88个。
毕节还将丰富的“文化大餐”端上了旅游“餐桌”,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让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
七星关区亮出了“三省红都”文化名片,倾力打造“鸡鸣三省”红色旅游景区;大方县抢抓国家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机遇,以慕俄格古城、奢香博物馆为主线,打造奢香文化古镇,建设奢香文化公园;黔西县围绕水西文化遗迹,加快古城、古镇、古街、广场、场馆建设项目……
3月底,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毕节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支持毕节市加快培育文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磅礴乌蒙古彝文化经典旅游线,南接安顺、六盘水的西部“瀑+洞+花”高原休闲避暑养生和黔西北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精品线,西融滇东、北靠川南的藏、羌、彝文化走廊旅游精品线等。
此时正值毕节百里杜鹃盛放的季节,乌蒙大地的文旅融合,在2019年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毕节的山水间,文化的种子在滋长,乡村振兴的希望在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