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间地头“传经送宝”

2019-06-03邱胜

当代贵州 2019年13期
关键词:核桃辣椒贵州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邱胜

春耕时节,贵州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群人:

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攻克技术难关,变科技为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他们是科研工作者;

他们一面讲知识,一面做示范,甘愿做精准扶贫的“传经者”、问需开方的“把脉人”,他们是科技特派员;

他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户干、带着农民赚,是农民的“土专家”“田秀才”。

科研人才攻克技术难关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罗甸县还延续着传统农耕栽种方式,每年种一季水稻,村民收入微薄。

为改变这一现状,省农科院名誉院长、“蔬菜专家”李桂莲和团队通过改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成功实现在水稻收获前后各栽种一季秋冬果菜,形成“早果菜—水稻—秋冬果菜”一年三季的高效栽培新模式,土地亩产大幅提升。

那时的李桂莲只是省农科院的初级科研员。没有经费,用的全是自己的工资;没有技术,全靠自己在田间地头试验。

李桂莲天天守在试验田,和农民一起栽种、浇水、施肥,最终试验成功。随后,李桂莲团队又研究出冬春早果菜行间套种一季耐抽薹的大白菜模式,把土地潜力发挥到极致,实现了“三季四收”。

“蔬菜种植成功,改变了罗甸的种植业结构,从过去一年种一季水稻变为早菜、水稻一年种两季。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成就。”李桂莲说。

上世纪80年代,王英杰、胡宁拙、张雪岳、何绍昌等老一辈科研专家攻破竹荪人工栽培技术难题,为贵州食用菌作出巨大贡献,点燃全国食用菌研究热潮。

如今,“脱贫攻坚的春风”将贵州科学院新一代的食用菌科研人才吹到了全省各地,他们用科技助力扶贫,为贵州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保驾护航。

5年来,大型真菌分类专家邓春英,带领团队走遍贵州9个市州,开展月亮山、思南、印江、草海等地的大型真菌本底调查,收集、分离并保存了20多种珍稀名贵野生菌菌株。

贵州大学农学院核桃研究专家潘学军教授,被赫章农民亲切称呼为“潘核桃”。

10年间,这个扎根泥土的教授,在赫章县的群山间写下了漂亮的“论文”:核桃种植面积由14万亩变成了166万亩,产值由3亿元变成了15亿元,核桃种植户户均增收超5000元。

14年如一日,贵州省农科院专家蔡永强带领他的团队选育的火龙果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贵州火龙果科研生产零的突破,在全省种植推广面积已近10万亩。

在贵州,像这样的农业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涌向一线,扎根基层,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把成果转化在脱贫战场,把技艺传承在小康路上,筑起科技人才扶贫新高地。

农技专家扎根基层

“感谢烟草专家的指导,为我挽回损失10多万元。”遵义市播州区茅栗镇草香村烟农李光健说。

李光健口中的专家,是本区科技特派员、区烟办产业发展中心副科长姚军。

烤烟种植是茅栗镇草香村的脱贫产业,全村180余户群众种植烤烟3500多亩。

李光健在烟叶烘烤中出现了“青筋” “霉头”现象,这可急坏了他,一筹莫展之际,姚军抵达烤房现场“把脉问诊”。

“姚科长告诉我,在烘烤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温度和排湿处理,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减少了损失。”李光健说。

在贵州,像姚军这样的科技特派员为贫困群众解决生产困难的事例不胜枚举。

贵州建立全省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围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六大主导产业类别建库建组,将专家人才精准匹配到贫困地区产业链上,让群众更便捷地找到专家,实现哪里有需要,农业专家就能够随时找得到、及时派得出、问题能解决。

位于大方县黄泥塘镇的“辣椒诊所”就坐落在罗庄村大山凹里,有两间小屋,一间挂满各类辣椒样品,一间挂满辣椒种植、病虫害防治科谱图片。

“所长”梁传静就在这里帮着村民解决辣椒种植遇到的问题。

“您是罗庄村第几组的?”

“辣椒田在哪一块地?”

“您说您种的辣椒叶子上长斑点了,那您过来看看指一指是什么样的斑点,是图上的哪一种?”

记者来到时,梁传静正边用手比划着边用笔记着,和问诊的辣椒种植户交流。

“诊所虽简陋,但村民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到我们,有了固定联系服务点;当地口音有时听不太明白,我们就把辣椒常见病图谱挂上墙,让村民来指认,解决了语言上的障碍。”梁传静说。

“无论是产业选择、种养殖管理,还是产品销售,只要有专家面对面、心贴心、手把手的帮助,贫困户就有了底气,有了奔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昌鹏说。

目前,贵州已经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农业专家库13989人,在全省7138个村的主导产业上精准匹配,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

贵州省核桃首席科技特派员潘学军(前),在赫章县省级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现场为农户培训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贵州省科技厅供图)

乡土人才相继涌现

“现在我在葡萄园工作,每个月可以领2000多元工资,最主要的是有唐志东传授种植技术。”毕节七星关区大寨村村民尹孝银说。

尹孝银所说的唐志东,是十里八村都知名的能人,他3年前创立葡萄种植公司,利用“土地+资金+劳动力”模式带动本地发展,许多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

唐志东的大本营建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梯田,如条条巨龙蜿蜒的,是他创新品种集聚的葡萄架,采摘期供不应求。

再远处的梯田上像铺了层厚厚的白雪,那是他饲养的30万只白鹅,每月可销售1万只。

“鹅可以清除葡萄架下杂草,鹅粪可以肥田。葡萄架下还有500多箱蜜蜂,用于给葡萄授粉,每箱年产蜜30多斤,价值千元……”唐志东说。

如何能做到扶贫产业绿色开放、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唐志东一语道破:“科学种植。”

这几年,唐志东走南闯北,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现在回到家乡做贡献,也算是达成了他最初的梦想。

唐志东的公司目前已经流转土地1600亩,种车厘子1050亩、葡萄300亩、青脆李150亩、套种蔬菜390亩,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带动贫困农户11户100余人。

在贵州大地上,活跃着许许多多“唐志东”,他们正成为脱贫攻坚新的“生力军”。

与此同时,贵州实施“乡土人才扶贫带富”计划,以“农民做给农民看、农民带着农民干”为理念,加大“土专家”“田秀才”培育力度,用政策优惠、技术支持、项目倾斜等方式带动乡土科技人才优先发展。

以贵州织金县“三带”培育工程为例,以“三带”培育工程为载体,通过开展“大专家”带“小专家”、“小专家”带“土专家”、“土专家”带“农户”的“三带”形式助推脱贫攻坚。

仅2017年以来,织金县就培育“小专家”200余名、“土专家”8000余名、贫困户102000余人。

“富脑袋,拔穷根,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廖飞说,贵州累计培训科技致富“二传手”7000多名,涌现出一大批“蔬菜土专家”“核桃土专家”“香米土专家”,带动近10万群众发展产业脱贫。

猜你喜欢

核桃辣椒贵州
辣椒之争
拣辣椒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卖辣椒的智慧
核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