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在摩洛哥王国学院的演讲
2019-06-03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
文_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孙志刚
3月25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应邀在摩洛哥王国学院作“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主题演讲。(牟晰/摄)
尊敬的拉赫约姆希常务秘书,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到著名的摩洛哥王国学院,同大家交流。摩洛哥王国学院是摩洛哥众多领域的最权威研究机构,英才荟萃,成果丰硕。我对贵院承担的重要使命和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由衷钦佩和真诚祝贺!
摩洛哥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之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中摩关系发展。2016年5月,习近平主席与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决定建立中摩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11月,摩洛哥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这次我们到摩洛哥来,就是要具体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促进相关领域加强务实交流与合作。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面积17.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贵州山川秀美,到处是湖泊、森林、峡谷、瀑布、溶洞、温泉,素有“公园省”之美誉,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黄果树大瀑布世界闻名。贵州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7%,空气优良天数97%以上。贵州文化多彩,世居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7个少数民族,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享誉世界,西江千户苗寨令人神往,有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贵州物产丰富,能源资源富集,绿色农产品远销海外,有全世界最好的白酒——茅台酒,被中国人称为“国酒”。贵州交通便捷,是中国西部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各市州都通民航,80%以上的市州通高铁。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主席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走遍了中国所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一场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战役,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在这里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五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指标,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二是确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采取“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三是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加强中国共产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司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这个制度体系中,根本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增强责任,强化落实。
四是构建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开展定点帮扶,中央和地方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开展社会扶贫,组织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加脱贫攻坚,形成强大合力。
五是积累了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习近平主席概括为“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这些经验弥足珍贵,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1660万人,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作出了重大贡献,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贵州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5年全省有贫困人口623万,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9%,数量居中国第1位;贫困发生率18%,比全国高10.8个百分点。贵州能否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1.2.3 问卷收集 患者出院当天,调查者向其解释调查目的、意义及填写方法后由患者本人独立完成问卷,对于有阅读困难或视力障碍者,调查者逐条阅读并解释,患者独立做出选择,研究者记录。
3月25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应邀在摩洛哥王国学院作“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主题演讲。图为现场提问交流。(牟晰/摄)
习近平主席非常关心贵州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期间,习近平主席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要求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强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倒计时,决不能犹豫懈怠,发起总攻在此一举”。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要求我们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聚全社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贵州经济增长9.1%,增速连续两年位居中国第1位,连续8年位居中国前3位。全省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623万人减少至2018年的155万人,每年减少100多万,其中2018年减少148万人,是近年来减贫人数最多的一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被习近平主席称为“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贵州脱贫攻坚的实践,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为农村持续稳定脱贫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基础。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欠账多,是制约贵州农村脱贫步伐的突出短板。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不便是贵州发展的重要瓶颈,改变山区交通状况是贵州人民多年的期盼。2015年,贵州在中国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现在已建成高速公路6450多公里。交通“大动脉”骨架搭起来后,我们致力于完善联结农村千家万户的交通“毛细血管”,2017年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继而提出把公路修建到自然村寨、村民小组,发动了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三年大决战,到今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近8万公里建设任务,彻底解决农村交通不便问题,直接惠及1200万农村群众。
2015年,贵州在中国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2017年贵州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公路后,继而发动了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三年大决战,今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近8万公里“组组通”公路建设任务。图为长顺县广顺镇盐井通组路。(贵州图片库供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安全饮水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全省大兴水利建设,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634座,建设200多个骨干水源工程,铺设管道5100多公里,2018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3%,集中供水率达到91.5%。现在我们正在集中精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决战行动,解决剩余27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让所有贵州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电网建设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6年起,我们针对部分农村地区电力保障能力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不相适应、贫困地区及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等情况,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2018年,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15.9%,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7%,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更好保障。
对于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通水、通路、通电成本过高地方的群众,贵州实施易地搬迁。图为贞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者相镇安置点现场,搬迁户吴克金从分房仪式的抓阄箱里喜获120平方米的新房钥匙。(李勇/摄)
二、强力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彻底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存条件
对于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通水、通路、通电成本过高地方的群众,很难实现就地脱贫,必须实施易地搬迁,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又需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我们从2016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搬迁188万人,约占全国1000万搬迁人数的五分之一,时间之短、规模之大,堪称历史之最。在实施搬迁中,我们探索了“六个坚持”的做法,即坚持建设资金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让贫困户不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确保了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已搬迁132万人,剩余56万人今年上半年将全部搬迁入住。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搬迁群众入住后,我们着力把工作重心转向后续扶持工作,加快建立完善“五个体系”,即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通过“五个体系”,有效解决搬迁群众遇到的各种生产生活问题,保证每户家庭有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据随机入户抽查,搬迁群众对搬迁政策的满意度达99.5%,对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达99%,对住房的满意度达98.3%,对就业脱贫措施的满意度达97.9%。搬迁群众主动将新旧住房照片挂在新房里,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恩之情。
三、强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持续稳定脱贫构建牢固的产业支撑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产业扶贫、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和长远之计。
我们根据贵州山地多平地少、传统种养方式效益低、气候多样性优势突出的特点,在全省发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推行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等“八要素”,大面积、大幅度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等高效特色产业。去年,我们连续开展“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秋后喜算丰收账”“冬季充电”,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增加值增长6.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均为近年来最快增速。
贵州在全国首创“一网、一平台、一枢纽”的远程医疗技术架构和服务网络,实现了远程医疗全覆盖,同步与国家和省外优质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图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远程医学中心 。(贵州图片库供图 )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一大特色。我们通过互联网给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信息,通过电商平台把农产品卖到全国、全世界,去年网络零售额增长30%。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先生对贵州发展农村电商、促进产销对接的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表示“贵州的案例有着巨大的启发性,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旅游扶贫是贵州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全省连续三年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每年增长30%以上,实现“井喷式”增长,为农民脱贫致富带来好门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原秘书长弗朗加利先生表示:“贵州已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前列,足以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授相关经验”。
四、实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为持续稳定脱贫提供有力的基本保障
教育、医疗、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需求,是发展中国家在反贫困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发展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我们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压缩党政机关行政经费6%用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实行9年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科学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率先在中国西部地区实现县域内城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在贵州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农村学生在学校免费就餐。实行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毕业近30万人就业后带动家庭脱贫。同时,通过办夜校、讲习所、培训班等方式,对农村劳动力实施大规模培训,让他们学习文化和专业技能,增强谋生和就业的本领,受益群众达1600万人。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健康扶贫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我们加大对县乡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实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鼓励省市医院的医生到县乡医院工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全省公益医疗“一张网”,加强对地方病、常见病、传染病、慢性病的防治,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施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三重医疗保障,大幅度提高贫困群众医疗费实际补偿比例,大幅度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安居才能乐业。我们大力实施农村住房保障行动,制定符合贵州实际的危房评定标准,对近50万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确保农民住房安全又不透风、不漏雨。
我们还积极推进生态补偿脱贫,安排生态护林员4万人,带动近1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实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为丧失劳动能力的群众提供兜底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五、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确保按时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最后堡垒
脱贫攻坚越往后,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贵州有16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对这部分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贫困堡垒,必须集中火力发起猛攻,才能夺取全面胜利。
一是推动扶贫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把各级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二是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把东部发达地区协作支持的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汇聚到深度贫困地区;三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布局在深度贫困地区;四是推动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帮扶责任制,选派优秀干部到深度贫困地区驻村驻点,引导企业帮扶、社会帮扶力量更多投向深度贫困地区。
贵州人民摆脱贫困的故事,引起了全国乃至全球各方的热切关注。去年,共有2个国家王室代表团、7个国家政要代表团、28个国家部长级代表团、6个国际组织代表团到贵州访问。参加2018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的外宾代表,包括来自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利比里亚、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7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到贵州参观考察,纷纷表示贵州的做法值得借鉴。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2018年,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牢牢把握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动权和制胜权。我们把2019年作为贵州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推动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发起猛攻,奋力夺取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把2020年作为贵州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责任担当,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为民情怀,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奋力夺取决胜之年的全面胜利,让贵州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贵州省和全国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加快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位于余庆县境内的构皮滩水电站是贵州省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贵州图片库供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600多年前,中国的汪大渊和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两位旅行家穿越惊涛骇浪,分别抵达摩洛哥丹吉尔和中国泉州,在中摩友好交往史上留下了一段传唱至今的佳话。600年后的今天,中摩两国人民正在弘扬丝路精神,开辟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崭新篇章,绘就中摩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2005年以来,摩洛哥实施《人类发展国家倡议》,致力削减贫困,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将认真学习摩洛哥反贫困的成功经验做法,也真诚欢迎摩洛哥朋友到贵州走一走、看一看,携手共创人类减贫事业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