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推行“1+X”证书制度的可行性分析——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为例

2019-06-01于千程

广东蚕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资格证金融管理证书

于千程

高职高专推行“1+X”证书制度的可行性分析——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为例

于千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1+X”证书制度以成果为导向符合社会用人需求,必将成为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政策制度。文章结合“1+X”证书如何界定、高职高专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问卷调查学生考取证书现状综合分析,对高职金融管理等目前尚无专业对口试点证书的专业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1+X”证书;高职高专;金融管理专业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存在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比例高;另一方面符合用人市场需求的新型职业技能型人才短缺,技能型人才年龄断层的矛盾。我国一直在探索职业教育的改革问题,2019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更是将职业教育改革推向高潮。该方案中指出要“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1 何为“1+X”证书

所谓“1+X”证书制度,“1”是指中职、高职高专的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1”学历证书是基础和依托,是中职、高职毕业生与社会无学历务工人员、农民工等的一大区别。学历证书代表了经过在学校3~5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课基础,为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或发展进修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能力。高职高专学校区别于社会证书培训机构,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通过学历证书能够反应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的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可以动态调整,能够评价学生是否符合市场就业创业需要的技能能力。

总的来说“1+X”证书制度不是一本学历证书与一个或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促进,补充强化。强调职业技能证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原本的校内基础职业教育和校外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毕业生在“1+X”证书制度下应比相同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有更强的实践实操能力,在一些基层岗位上能够快速上岗。拓展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2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课程设置与本科金融专业差别不大

笔者查阅了较多高等职业院校的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大学英语、体育、思想道德修养等公共基础课约占学生在校总学时的1/4,金融管理专业课约占3/4。而专业课中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国际金融等理论课占比很高,这与本科院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类似。这样的课程设置与高职院校侧重实践、侧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初衷有较大的矛盾。目前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均采用了“2+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学制中2年在学校上课学习知识,1年走向社会进行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本就差距很大,总学习时间又较本科生短1~1.5年,又无突出的动手能力,未来求职在于相同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竞争中更是难上加难。

2.2 有一线经验的“双师”教师匮乏

高职高专院校近年来新聘教师多为学历高、一线工作经验较少或应届毕业的年轻教师,这些教师理论水平高但欠缺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给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也多流于形式,鲜有高职院校做到新教师到企业一线培训学习1年以上的。因此这类教师授课方式也多为重理论轻实践,难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2.3 就业数量尚可质量不高

我国目前社会服务产业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金融类职业院校毕业生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人员后备军却出现学生就业数量可以但质量不高的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于招到技能熟练即刻上岗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理论研究比不过同专业方向本科生,具体工作动手能力也一般,学校所学知识用不上只能降低求职起点。职业院校一直沿用的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能否使毕业生达到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标准缺乏判断依据和验证方法。

3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学生技能证书考取现状

3.1 可考证书分析

随着我国近年来陆续取消保险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金融理财师证等通过率较高容易考取的证书后,金融管理高职高专在校生可考取的专业证书越来越少。“1+X”证书制度出台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三批共92 个试点证书(首批6个,第二批10 个,第三批76 个)中并没有与金融管理专业完全对口的证书。笔者认为“X”并不一定局限于三批试点证书,只要对提升学生能力有帮助、促进学生就业、社会认可的证书均可视为“1+X”中的广义的“X”。因此笔者认为适合高职高专金融管理专业考取的证书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专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驾驶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等。

3.2 研究过程与结果

此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辽宁金融职业学院17 级金融管理专业今年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QQ群和微信群共发放调查问卷273 份,收回有效问卷252 份,有效率为92.3 %。调查问卷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问卷内容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统计,问卷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3.3 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应届即将毕业生在校期间考证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如下问题:

(1)总体来看学生在校考证热情并不高。本问卷选取的7个常见证书,除了英语等级考试和普通话等级考试外,其余证书均超过一半的学生“在校期间不准备考取”。

(2)银行、证券资格证中,银行专业资格证取得证书学生只有3人占比1.19 %。证券资格证取得人数18 人占比7.14 %。据调查银行专业资格证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考取通过率较低,学生考取热情不高。

(3)英语等级考试每年我校组织集体报名,本校设置考点,大学英语也是所有专业必修课。因此英语等级考试已取得A级或以上证书146 人备考学生75 人,占比在调查的6个证书中人数最高。但同为必修课的计算机基础,超过80 %的学生表示在校期间不准备考取。个别访谈了解原因一是我校不集体报名不设置考点,二是社会认可度不高对就业帮助不大。

(4)普通话等级考试取得二级乙等或以上证书人数为101 人,是除英语等级之外取得证书人数最多的考试。经了解得知普通话等级考试是学校组织校内考试且免费报名,是考取教师资格证、部分单位招聘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较为重视,考取人数及备考人数众多。

(5)将近一半的学生准备在校期间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其取得证书人数、参与人数均明显高于银行专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等金融相关证书。

(6)学生自主考取的证书有初级会计证、教师资格证。

4 “1+X”证书制度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4.1 学校组织报名,鼓励学生跨专业考证

目前金融管理专业在校生可考取的专业完全对口证书屈指可数主要有银行专业资格证、证券业从业资格证,且国家三批“1+X”试点中并没有供金融管理专业考取的证书。学校可选取企业认可度较高的证书推荐金融管理专业学生考取。另外调查结果发现学校组织报名设考点的证书学生参与度高、通过率高。因此学校也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多组织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证书校内报名,争取为考点,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未来规划自主选择。

4.2 完善课程设置,找准课程定位

关于考取证书与高职院校正常课程设置的关系,可根据证书与课程的相关程度分为:将“X”完全融合到“1”中的书证融通模式和将“X”与“1”对接融合的模式。完全融合方法可将符合条件的课程完全用“X”即证书代替,如专业课中“个人贷款”“公司信贷”等专业课选用银行专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并按初级考试大纲授课。这样能保证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有利于考取各资格证书,能保证70 %以上学生在学完正常课程取得毕业证书同时也取得职业资格证。对接融合方法可在符合条件的课程中积极融合部分“X”证书,授课时提及或重点介绍可考证书,日常授课与考证内容既有联系又不完全重合。如基础课中“大学英语”与“英语A、B级”证书的关系;“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的关系等。

4.3 完善教师结构,增加教师企业实践机会

国家不断推行职业教育改革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合社会用人需求,但最终承担培养学生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是每一名职业教育教师。如果职业教育教师对学生就业岗位的日常工作流程、工作要点难点也不熟悉甚至自己也不能胜任,那何谈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就业岗位的人才。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培训不能仅流于形式,除国培省培等理论知识学习外,还应增加教师到企业实践机会。从理论到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的观点,高职高专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仅能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的教会学生,其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能给企业献计献策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4.4 尽快推行学分银行,增强学生考证积极性

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在校期间不准备考取任何职业资格证书。经过与同学们一对一的深入访谈,有的同学表述不考证是因为要占用自己额外的时间,考完证也要正常上课。授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学生已取得一门课程相关证书该门课程即可免修或免考,做到确定学生真正会了就不折腾。因此尽快推行学分银行,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换得的学分可储存,可替代相关课程的学分,这样也会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考证的热情。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12-13) [2019-03-0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徐凤,李进.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及试行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19(27):9-12.

[3]张素芳.“1+x”证书制度试点下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0):201-202.

[4]王亚威,赵林.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13-17.

[5]王兴,王丹霞.1+X证书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2):7-12.

[6]蔡效猛,孙兆化.1+X证书制度下教学项目建构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找寻[J].职业教育研究,2020(1):18-21.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2019年课题“基于就业导向高职金融专业1+X证书实施研究”(NO:LJZYL201912)。

于千程(1984- ),女,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G712

A

2095-1205(2019)11-104-03

10.3969/j.issn.2095-1205.2019.11.61

猜你喜欢

资格证金融管理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保证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优化教师后备军
收录证书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