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2019-06-01陈威龙文婷婷

广东蚕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职生健康状况显著性

陈威龙 文婷婷

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陈威龙文婷婷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目的:了解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通过SCL-90 症状自测量表,采用分层抽样对高职院校1~3 年级2 606 名高职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在专业类型、专业认同度、是否独生、有无留守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众多学者也对此展开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高职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仍明显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加之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制度的深入改革、社会竞争的日趋剧烈和高职院校的盲目的规模扩张等影响下,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期为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相关依据和支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自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19 至2017 级在校1~3年级高职学生。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共调查对象2 606 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调查问卷,通过分层抽样和问卷星进行网络调查,有效回收问卷2 269 份,有效率87.1 %。

1.3 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对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

研究显示,高职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较差,2269 份有效问卷中,总分160 分(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以上646 人,占28.47 %,总分200 分(存在较为严重心理问题)以上的280 人,占12.34 %。各因子问题检出率:躯体化12 %、强迫症状43.7 %、人际关系敏感30.7 %、抑郁24.9 %、焦虑18.4 %、敌对19.7 %、恐怖20.1 %、偏执19.6 %、精神病性16.5 %、其他症状21.2 %。

2.2 高职生测评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研究显示,高职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7 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高职生与全国常模比较

注: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2.3 无明显组间差异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年级”“性别”、“户口性质”三个因素无明显组间差异。“年级”中,只有恐怖因子存在年级间差异,呈现出年级越高恐怖因子得分越高趋势。“性别”中,强迫、焦虑、恐怖三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且都为女生高于男生。“户口性质”因素中,各因子均无明显差异。

表2 高职生“年级”、“性别”及“户口性质”差异比较

注: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2.4 存在明显组间差异的因素分析

2.4.1 专业类型

表3数据分析显示,师范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师范类学生,在所有因子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2.4.2 专业认同度

表4数据分析显示,专业认同度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所有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3 高职生“专业类型”差异比较

注: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表4 高职生“专业认同度”差异比较

注: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2.4.3 是否独生

表5数据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优于非独生子女,在所有因子上均有所体现,在人际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差异显著。

表5 高职生“是否独生”差异比较

注: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2.4.4 有无留守

表6数据分析显示,无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有留守学生,在所有因子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2.4.5 音乐影响

表7数据分析显示,(1)音乐喜爱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在所有因子上均有所体现,在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2)每天听0.5~1 小时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不听或时间超过1小时,心理健康状况有变差趋势。

表6 高职生“有无留守”差异比较

注: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表7 高职生“音乐喜爱程度”及“每天听音乐时间”差异比较

注: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

3 小结

研究显示:(1)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差,明显差于全国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尤其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及抑郁因子上;(2)“年级”“性别”、“户口性质”等因素上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专业类型”、“专业认同度”、“是否独生”、“有无留守”、“音乐喜爱程度”和“音乐接触时间”等六个因素上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性差异。

讨论:(1)专业类型上,师范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可能与繁重的的学业任务、复杂的人际交往、严峻的就业形势、崇高的职业素养要求和必须面对的各类资格证、等级证考试压力有关;(2)专业认同度上,越不认同所学专业,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对专业的认可认同也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专业认同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也会影响学校生活的态度和质量,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3)是否独生上,独生子女在所有各因子上都优于非独生子女,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这可能与独生子女享有和可支配的资源较多、获得家庭方面的重视、关爱和培养更多有关系;(4)有无留守上,非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留守学生,体现在各因子上。留守经历,尤其是幼儿时期的留守经历,会给学生终身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留守学生可能会因亲子互动不良、感情联结不稳、隔代抚养两极化严重、学习和生活支持系统不健全等,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5)音乐影响方面,整体而言,对音乐感兴趣的比不感兴趣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但每天听音乐的时间却要把握好度,0.5~1个小时的音乐放松时间最理想,但有更多依赖时,心理健康水平反而降低。音乐具有较强的心理保健功能。能满足审美需要,能调适情绪,能消除人际障碍,能增强意志品质。但沉浸其中、逃避现实也会影响正常适应,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当然有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会对其形成依赖。

[1]陈威龙.五年制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优化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09):98-100.

[2]陈楠,李旋.试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29-30.

[3]陈威龙.音乐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01):46-47.

[4]王浩,俞国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2):10-14.

本文是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研究基地2019年度项目“音乐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XLJKJY1934C)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威龙(1985- ),男,安徽泗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文婷婷(1981- ),女,四川广安人,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工作。

G444

A

2095-1205(2019)11-91-04

10.3969/j.issn.2095-1205.2019.11.54

猜你喜欢

高职生健康状况显著性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