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的效果

2019-06-01商翠红李艳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脑血栓康复急性

商翠红 李艳春

急性脑血栓为一类由患者脑动脉发生病变而出现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部分患者即便主动接受对症治疗后,也会有程度不一的后遗症,影响身体健康水平与日常生活质量,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栓子脱落现象,到达肺部、脑部诱发肺栓塞与脑栓塞,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有临床研究指出[2],早期护理干预有益于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预后,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主要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在本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血栓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有明确的临床诊断[3],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合并精神类疾病、肿瘤等严重疾病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30)男19例,女11例,年龄58~77岁,平均(67.4±3.0)岁;B组(n=35)男22例,女13例,年龄60~76岁,平均(67.8±3.5)岁。本次研究通过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以上基线资料经对比分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予以抗凝、降压、疏通血管等对症干预,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进行口头健康宣教,口腔卫生护理与出院指导等。B组在A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康复护理 在病痛影响下,患者出现多种躯体症状且生活活动有很大改变,外加对疾病缺乏全面、正确认识,很可能出现焦躁、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临床治疗与护理。针对该类患者,医护人员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其有效的心理疏导,尽量解答患者的困惑,可通过讲述本病治疗相对成功的病例,协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1.2.2 体位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需卧床休养,无法自由活动,机体运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也会让患者产生诸多不适感。故此医护人员应定时为患者调整体位,保证功能良肢体位的同时,也要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而出现压疮等并发症,提升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每天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做好保暖措施。

1.2.3 功能训练 (1)肢体运动:术后第2 d,指导患者家属每天帮助患者按摩双下肢,活动各关节,5次/d,20 min/次。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引导其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术后3 d,进行被动运动,屈伸、内外旋膝关节,10 min/次,3次/d,也可采用活动健肢以带动患肢进行活动,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进程;(2)站立训练:站立训练可在发病后3 d开始[4],先协助患者取坐位,医护人员为患者找到支撑点后进行站立训练,待站立平稳后缓慢进行原地踏步或行走。初始锻炼时间为5 min,后续训练结合患者恢复状况调整训练强度与时间,以患者耐受为宜;(3)语言认知功能训练:针对失语患者应进行该项训练,可先对其进行听力刺激,继而进行发音的口型训练与指导,例如伸舌、张口等,针对患者发音不准确处应多次训练。在患者恢复语言功能以后,应鼓励其积极与他人交流,促进语言功能的有效恢复,并在此期间应重视训练患者的记忆能力。

1.2.4 针灸疗法 在医师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局部针灸治疗,该干预方法有助于提升体内自由基的清除率,进而减缩脑部梗死范围,促进受损神经恢复。

1.2.5 饮食护理 结合患者病况,对其饮食做出科学指导,引导患者多进食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提升患者体质与免疫能力,促进病情早日康复。两组患者护理干预4周后,对比疗效。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测评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结合NIHSS评分减少百分率评价疗效[6],临床治愈:减少>91.0%;显效:减少46.0%~90.0%;好转:减少18.0%~45.0%;无效:减少<17.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人数)/总数×100%。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7],基本自理:>60分;生活需要帮助:40~60分;基本生活完成需辅助:<40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Bathel指数及NIHS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Bathel指数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NISSS评分低于A组、Bathel指数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疗效

B组总有效率为91.4%,A组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血栓具有发病急促、致残率与致死率“双高”的特征,半身不遂是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对患者生理与心理均造成较严重创伤。有资料记载[8],在急性脑血管患者样本总量中,急性脑血栓所占比例高达50.0%,本病治疗难度大、周期较漫长,故而会拖延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进程。当下,临床多采用吸氧、抗凝与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本病,有助于缓解疾病相关症状,但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欠佳,因此推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康复护理是通过临床护理干预预防继发性障碍,促进躯体的康复进程,以神经康复护理为主,包括体位护理、肢体功能锻炼、语言与认知康复训练、日常活动指导与心理护理等。兰曼丽[9]在研究中指出,在急性脑血栓患者发病后的30 d内推行康复护理措施,能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优势条件。朱甜甜等[10]在研究中表明,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运动,能促进血液流动,预防肢体功能减退。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Barthel评估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Barthel评估情况比较(±s)

Bathe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B 组(35) 23.2±1.8 8.9±1.2 47.2±11.6 67.8±12.0 A 组(30) 22.8±1.5 13.3±2.0 47.8±10.1 54.2±11.3 t值 0.963 10.929 0.221 4.679 P值 0.339 0.000 0.826 0.000组别(n) NIHSS(分)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周粉峰等[11]选择10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表明,甲组治疗总有效率、FMA 评分与住院时间分别为94.32%、(88.86±5.73)分、(13.21±3.57)d,与乙组84.91%、(79.41±5.02)分、(21.48±4.69)d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周粉峰等认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步提升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并减缩住院时间。在本次研究,护理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NIHSS评分低于A组、Bathel指数高于A组,与宋应群[12]部分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了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有效性。

急性脑血栓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13]。

猜你喜欢

脑血栓康复急性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急性心包炎1例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