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生活的诗意

2019-06-01邹师

快乐语文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汪老杨花口头禅

文/邹师

“活着多好呀!”一句口头禅,就能看出说话者对生活的乐观。说此话者,正是被人们赞誉为“生活家”的汪曾祺。所谓“生活家”,即热爱生活、乐观有趣之人。汪曾祺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文字里,都透露出“生活家”的气质。

《活着多好呀》正是以汪曾祺的口头禅为书名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他的28篇最受赞美、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题材涉及吃饭、访友、观景等再平常不过的小事。随手翻开,你会看到“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去过许多地方,故乡最有意思”“和有趣的人一起,活得很有兴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等几张彩色小辑页,诗意立刻就来了。

要成为“生活家”,一定要用心。在《一辈古人》中,汪老写道:“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我的记忆,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的、褪色的小城的人和事。”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曾说:“汪老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确实如此,虽然汪曾祺大半生颠沛坎坷,但是他对生活永远保持热情和钟爱,纵使是苦日子也诗意地活着。在《人之所以为人》一文中,他写道:“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

生活中也少不了遗憾,但对汪曾祺来说,遗憾亦有诗意——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一花一木,一人一物,在汪曾祺的笔下都是那么独特,这是因为他深情地爱着生活中的一切。看到这样的文字,你的内心是不是温润起来了呢?

对忙碌之人,汪曾祺会这样说——

人,是美的,是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以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生活中,我们免不了忙碌,一忙起来不注意休息的话就会感到身心疲惫,就像为了应付考试一直熬夜苦读直至内心烦躁,这时适当歇一歇,最终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心态变了,看问题的思路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汪曾祺写美食,令人流口水,跃跃欲试,于极其普通中找到趣味,即使随手记下“菜谱”,也充满了诗意。如“拌萝卜丝”,他是这样写的:“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临吃,浇以三合油(酱油、醋、香油)。”

汪曾祺说:“我希望我能童心常绿,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读着读着,那充满诗意的生活,一定能让你体会到他的用心吧。

阅读推荐

阅读推荐:《活着多好呀》,汪曾祺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猜你喜欢

汪老杨花口头禅
“我的处世哲学是淡泊心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的长寿经
独挂风帆汪洋行
等一会儿
妈妈的口头禅
爱情抄底
杨花柳絮
杨花萝卜花
妈妈的口头禅
在汪曾祺家抢画
冬夜最宜读汪老——漫说《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