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民俗观

2019-06-01陈树千黑河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移风易俗礼乐教化

■何 昆 柴 华 陈树千 李 平/黑河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春秋晚期,奴隶制度瓦解,王室衰微,诸侯兼并,礼崩乐坏,社会动乱。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政治结构、经济秩序剧烈变动,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西周以来的传统社会秩序与礼制体系发生了崩溃,以“周礼”为代表的礼乐文化出现了危机。面对礼崩乐坏、离乱动荡的时代,孔子认为应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恢复周公制定的那一套政治制度、国家纲纪、伦理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仪礼,配合以古乐陶冶性情、移风易俗,就可以救乱世、治太平、救万民。”他提出了重建西周礼乐秩序的救世方案,并且一生都致力于“移风易俗”。周游列国、办学参政、整理典籍都与这一活动有关。周游列国以寻求治国之机;办学参政以传播、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整理典籍以便“有法可依”。孔子搜集整理典籍的主要目的是为现实服务,净化风俗,改变春秋“礼坏乐崩”的局面。对古代民俗的搜集和整理,特别是对文武周公时代礼制的整理研究成为孔子民俗学的主要成就。

一、源自于礼乐思想的民俗观

“孔子是我国儒家伦理政治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伦理政治的核心是人学,因此,孔子也是从人学的角度来使用民俗资料的。他主要是在阐明人治的过程中,力图把原始民俗观改造成与礼制有关的学问。”孔子以“知礼”而闻名。学礼,不耻下问。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发问,被人耻笑:“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正是因为孔子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使他对民俗事象了如指掌,他能对婚娶丧葬活动的各种意外变故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他尤其重视丧礼,提倡通过隆葬厚仪,建立个人的家庭观念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的群体经验,并由此自觉接受一套相应的礼仪规范。因为个人心中的礼和社会秩序的礼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只有通过不断的、反复的礼的实践,才能缩小二者间的差距,使其融合统一,从而使人成为知礼守礼的人,社会成为有礼有节的社会。他在礼学上的丰富知识,对于他的民俗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对民俗的理解既涉及冠、婚、丧、祭等人生仪礼,又贯彻着礼、义、仁、德的伦理思想。孔子民俗学的主要成就是对古代民俗的搜集和整理,特别是对文武周公时代礼制的整理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孔子对《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典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这些古籍中包含着宝贵的民俗资料。孔子认为要实现“礼治”必须靠《诗》、《礼》、《乐》三者来达成。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论《诗》,常与《礼》并提。

表 1 《论语》[3]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第一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本是形容君子像切磋的象牙、琢磨的玉石一样好看,子贡用此来解释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见解,孔子为此称赞子贡能够触类旁通。第二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本是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孔子发挥到“绘事后素”(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又发挥到“礼”。虽离诗的原意更远,孔子却大加称赞,这正是因为子夏发挥到了孔子主张的“礼”。第五例,孔子教儿子伯鱼,先让他学《诗》,再让他学《礼》。孔子认为“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如果不能习《诗》,则情意隔绝,行礼就难免错谬;不能习乐,则质朴无文,行礼就显得单调。孔子强调《诗》、《礼》、《乐》三者要互相配合,而学《诗》又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环。孔子多次强调了学《诗》的重要性,让弟子们研究《诗》,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事奉父母、服事君上;让伯鱼研究《周南》、《召南》,否则如同面对墙壁站着一样。南容用诗句约束自己,孔子认为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修养,而把侄女嫁给了他。通过以上各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的重视,他认为通过对《诗》的学习和研究,能将礼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人的道德之中,由礼而成俗。孔子“还曾删定“诗三百”,宣传德音圣乐,提出诗歌音乐是人生阶段的生理环节与社会环节的中介的说法以辅助礼治。”孔子重视诗歌音乐对人的道德培养的教育和净化作用,提倡用符合伦理规范的诗乐来感化、陶冶人心,以辅礼治,认为良好民俗的形成需要礼乐的调谐。“孔子将民俗提高到维系社会的政治手段的高度,使民俗与社会政治、道德教化结合在一起。这无疑是为我国古代社会民俗观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民俗的教化作用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作用。“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在日常生活中,人民很难意识到民俗的规范力量,它对人的控制不像法律那样强硬,它是一种看不到却最有力的“软控”,在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遵从着民俗的深层控制。民俗这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它不仅统一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还维系着群体乃至民族的文化心理。民俗能统一群体的行为和思想,使群体内的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

孔子发现“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认识到了民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常常从社会教化作用的角度来展示民俗事象的意义,如“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又如“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孔子以礼的总体构想来要求民俗,以实现民俗的社会教化作用,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为了使民俗更合乎礼的需要,即为了移风易俗,孔子将“诗”、“乐”引进来,以此来弥补民俗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如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又如颜渊问如何治理国家时,孔子回答:“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主张舍弃郑国的乐曲,因为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在孔子的言论中,礼和乐也常常一起出现,如“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孔子认为礼乐刑政虽各有作用,但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用以和同人心从而走向国家大治的正道。

通过对诸多民俗事象的直观认识,孔子感受到了民俗在社会生活中的伟力。为重建西周礼乐秩序,他把民俗事象与社会政治、道德伦联系起来,将民俗作为教化百姓、移风易俗的手段。虽然孔子的民俗观深受其礼乐思想的浸润,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孔子的民俗知识、民俗观是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民俗学成就是其它成就取得的前提条件,孔子首先是一个大民俗学家,然后才是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猜你喜欢

移风易俗礼乐教化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高庄镇: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
白沙埠镇:争当移风易俗“四大员”
秋夜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不走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