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凹陷曙光—雷家地区高升油组储层特征研究
2019-05-31董足华
摘 要:曙光-高升地区高升油组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潜力一直未被充分认识,近年来随着致密油藏的勘探开发的攻关方向的转变,大型压裂技术的成熟以及相应配套技术的完善,为认识该区沙四段湖相碳酸岩盐致密油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为含泥晶云岩为主,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晶间孔(微孔)为主,储层属低孔、低渗-特低渗型储层为主。
关键词:高升油层;含泥泥晶云岩;低渗;特低渗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5.072
1 区域概况
曙古169块构造上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曙光低潜山带,紧邻盘山、陈家两大生油洼陷,油气资源丰富,纵向发育沙四段杜家台、高升、古生界、元古界四套含油层系,本次研究主要目的层为沙四段高升油组。
2 储层特征
2.1 沉积相特征
岩心、测井以及录井资料综合研究表明,高升地区沙四段为一套湖相碳酸盐和泥岩的沉积组合。洪水期以泥质岩类沉积为主;干旱-淡热季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根据湖泊水体的深度和水体特征,可进一步将湖相划分为滨浅湖亚相、半深湖—深湖亚相以及特殊的湖湾亚相,其中,本区湖湾亚相不发育相[1]。
2.2 储层分布特征
从南部曙光地区高升油层云质岩预测结果分析,整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主体部位最大厚度达40m。从已知标定分析,预测结果反映了云质岩主要发育区。储层厚度大于20m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曙古169井至曙古173井一线,局部存在两个高值区,位于曙107井北部及曙139南侧。曙古173井以北与雷家“两宽一高”重叠区的储层预测厚度整体变化趋势与叠前预测结果一致。
2.3 岩性特征
2.3.1 岩石类型及特征
沙河街组四段高升油层为一套湖相细粒级沉积岩,该套岩石矿物组成复杂,成分组成为碳酸盐、自生方沸石、自生长石等,并伴有陆源粘土矿物及小于0.0156mm长英质泥级细碎屑。自生方沸石、自生长石等推测为湖底热液成因。雷家-高升地区杜家台油层发现大量的热液方沸石,含量20%-30%,碳酸盐岩分类命名三角图已不适合,方沸石含量较高,对测井曲线特征及储层影响较大,为满足该类岩石的命名方法,建立了岩矿分类命名三角图及标准[2],将小于0.0156mm的长英质细碎屑及粘土矿物归为泥质,采用泥质、方沸石和碳酸盐三种组分命名。
(1)泥质泥晶云岩。灰色,黄灰色,泥晶结构,层理构造,块状构造。成分以泥晶碳酸盐为主,含量大于50%,次为粘土矿物及小于0.0156mm长英质矿物细碎屑。碳酸盐中以白云石为主。该类岩石储集空间类型以破碎粒间孔、张裂缝、收缩缝为主,储集性能较好。电性上表现为双侧向电阻率值在10Ω.m~40Ω.m,较平缓,局部略有起伏,密度、中子和时差三条曲线走势一致。
(2)云质泥岩(云质泥/页岩类)。浅灰色,灰色,泥质结构,层理构造、页理构造。矿物成分以泥质为主,含量大于60%,次为碳酸盐,平均含量30.8%,见少量黄铁矿、方沸石。泥质为粘土矿物及粒径小于0.0156mm石英、长石细碎屑;碳酸盐以白云石为主,占总量的91.8%。岩心荧光下发褐黄色荧光,富含有机质。
2.4 物性特征
2.4.1 储集空间类型
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图像、毛细管压力曲线等资料分析,曙古169块细粒级沉积岩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同时存在。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溶蚀孔、晶间孔(微孔)和成岩缝、张裂缝、溶蚀缝和构造裂缝[3]。
(1)晶间孔(微孔)。晶间孔主要是指白云石、自生长石、粘土矿物晶间的细小孔隙,一般需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和测量。本区为细粒级沉积岩,晶间微孔普遍存在。
(2)溶蚀孔隙。本区溶蚀孔隙主要矿物溶孔,细粒级沉积岩,矿物種类复杂,早期形成的方解石、石膏类矿物以及长石、白云石等都能被溶蚀,形成溶蚀孔隙,具体溶蚀矿物还需要借助扫描电镜手段,在薄片下见到溶蚀孔似圆状、不规则状,孔壁圆滑。该类孔隙为本区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相对较发育。
2.4.2 物性特征
工区物性受沉积相带及岩性控制,其中高升油层滨浅湖亚相中,泥晶粒屑云岩孔隙度多大于20%,大于12%的样品数占总数的80%;渗透率分布在0.1~300mD之间,属于中高孔,低渗、特低渗储层;而半深湖—深湖亚相,泥质泥晶云岩孔隙度一般分布在6%~26%之间,平均10.3%;渗透率分布在0.04~31mD,平均1mD;属于低孔-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
此次研究收集到的沙四段物性分析样品中,高升油层白云岩类物性分析化验44块样品,其中孔隙度30个样品、渗透率29个样品,物性分析数据表明,雷99区块云岩类孔隙度一般分布在6~22%之间,平均10.6%;渗透率一般1~301mD,平均49.9mD整体为中低孔、中低渗-特低渗碳酸盐岩储层。
3 结论
(1)曙光-雷家地区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岩性主要为含泥晶云岩,结构大部分表现为泥晶,局部地区可见砂质成分。
(2)本区矿物种类复杂,为细粒级沉积岩,晶间微孔普遍存在,溶蚀孔隙主要矿物溶孔。
参考文献:
[1]李红,柳益群,梁浩等.2012.三塘湖盆地二叠系陆相热水沉积方沸石岩特征及成因分析[J].沉积学报,30(02_):205-217.
[2]黄志诚,杨守业,陈智娜等.原生白云岩与交代白云岩的矿物学对比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06):544-550.
[3]宋柏荣,韩洪斗等.辽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湖相方沸石白云岩成因分析[J].古地理学报,2016(01):33-44.
作者简介:董足华(1989-),女,湖北孝感人,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石油地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