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高校联盟教育资源共享与规模经济优势分析
2019-05-31成榕
成榕
[摘要] 中俄建立高校同盟存在历史的必然性,原因有三: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使然,二是共享经济的必然选择,三是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中俄高校联盟的建立基于两大理论:一是资源论,二是核心竞争力论。中俄高校联盟发展的动力机制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俄高校联盟的发展存在挑战,同时要积极寻求解决路径,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促中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国;俄罗斯;高校联盟;教育资源共享;规模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8016
1中俄高校联盟的内涵界定
自2012年以来,中国和俄国之间的战略准同盟关系为中俄之间的教育合作带来了契机,中俄建立高校同盟存在其历史的必然性。所谓中俄高校联盟,是中俄高校基于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稀缺性,为了降低高校的交易运营成本,共享各类资源,确定约束制度,选择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学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以提升其专业和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高等学校战略同盟,是中俄高校的高度聚类。
2中俄高校联盟建立的必然性
21中俄高校发展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
資源的稀缺性促进了中俄高校战略联盟的建立。中俄高校认为,学校的专业竞争力、师资力量、硬件设备、战略基地、资金支持这些资源是稀缺的。其中专业竞争力是指专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师资力量是指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教育骨干、博士、博士后的数量和质量,教授和副教授占比,柔性引进二级、一级教授的数量和质量。这些资源对于中俄高校来说都是稀缺的,因为中俄均是大国,教育均衡一直是永恒的主题,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资源存在梯度差异性,因此宏观来说,中俄两国的高校资源对双方来说都是稀缺的,同时中俄两国高校发展的愿景是无限的,从招生的数量、质量、规模、专业的数量和质量、中俄联合培养的方案和师资、策动合作的基金支持、两国从总理层级首脑的教育合作意识体现了两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和意向。近两年中俄政府奖学金项目和高水平项目生计划一直在实施中。
22共享经济促进成本降低、资源共享
资源应该包含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可以通过交通运输的途径进行自由流动,但是前提要有双方的邀请,所以这个前提应以中俄高校互建友谊校的形式进行对接。人力资源的共享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外聘外教、柔性引进、授予名誉教授、名誉院士的方式进行流动。物力资源的共享存在空间的局限,但是慕课、视频、图片资源可以成为隐形的共享模式。财力资源的共享可以说是资金的调配,这个层面还需要国家层面的特殊布置,一般高校很难突破资金的瓶颈,将这一稀缺资源进行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种常态,因为网站、微信、微博、电视、广播、微视频、慕课资源的传播速度飞快,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这将为中俄高校的联盟合作提供低成本的信息流动。这种资源层级的合作,可以有效实现中俄高校的竞争优势的提升,最终达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中俄高校战略同盟生态圈。
23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这是教育的主流趋势,我国以九年义务教育的高水平在世界享有盛誉,目前很多国家对中国教育基础设施的建构表示赞许。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俄罗斯的教育优势主要体现在学习费用的低廉和教师对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方面。通过对赴莫斯科访学和留学的学者进行调研发现,俄罗斯的教育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教室、校舍、宿舍、公路等基础设施亟待改善,由于俄罗斯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大多采用小班制进行授课,在莫斯科很多高校中,并不是每间教室都有投影仪设施,一般在举办大型的学术研讨会时才采用媒体类教学,教学方式略显落后。在出口层面,在俄罗斯高校毕业有一定难度,无论硕士还是博士论文均需在公共网站上挂出2~3个月进行评议,答辩分为预备答辩和正式答辩,有同行企业专家对论文进行提问。相比之下,中方的设施会更完备,但是答辩过程略显容易,很多学校没有预备答辩,在实习环节的管理也略显松散。基于中俄高校的比较发现,中俄教育改革中,中方应严把学生出口关,而俄方应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中俄之间存在教育资源的互补优势。
3中俄高校联盟理论
31资源理论
中俄高校联盟最重要的就是资源共享,资源包括实体资产、无形资产、能力、资金收入、发展动力。
4中俄高校同盟发展的动力机制
41规模经济促进招生规模和服务范围的扩大
中国学校招俄罗斯的留学生,俄罗斯学校招中国的留学生,就好比进口的同时出口,属于双向贸易,可以同时增加中方和俄方的招生数量,一般有配额的国家公派本科、硕士、博士生都是国内相关领域优秀的学生,这种对等的互派行动可以拓宽中俄双方学生的视野,毕业以后可以在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防、科技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42范围经济助力资源共享
建立中俄高校同盟,实体资产、无形资产、能力、资金收入、发展动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共享,目前中俄高校联盟最好的范例就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从地理区位上来看,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哨,虽不具有北京理工大学在北京的地理区位,但是从就业导向来看,深圳的就业层次和人才需求很高端和前沿,这就为北理与深圳政府合作提供了条件。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好的大学,在世界上也是前50强的知名学府,像核能、航空、航天、信息电子、化工等专业北理和莫斯科大学的合作是强强联合,可以互惠互利,共同交流促进,这个组合也打通了中国的南北,打通了中国和莫斯科的国界,是范围经济的典范。通过研读发现,俄方的课上学习更加自由宽松,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更多,即兴做报告对语言的自学有很大的助力。中方的课上主要体现在语音的校正和语意的解释,多采用影片的形式,或是书法绘画的形式、厨艺大赛的形式让俄方学生感知中国文化。
5中俄高校联盟发展存在的挑战
51强化语言学习,学习俄高校的教学模式
由于语言基础问题,中国留学生赴俄罗斯之前或是俄罗斯留学生赴中国之前都要进行专业学习。这个过程需要对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语言习惯、文化交际进行适应,同时也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异国生存技能,对遇到的生活和学习困难进行心理调适。基于以上切身感受,认为出国前的语言学习要加强听力和阅读理解的训练。由于俄方高校教师更想通过课上内容感知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多以竞赛和考试的方式进行交流,所以这也激发中方高校教师要积极的进行课上课下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6中俄高校联盟发展路径
61鼓励师生参加高端会议,拓展中俄智库合作视野
达沃斯经济论坛、G20峰会、国际青年大会、亚洲博鳌论坛学术年会、世界电子商务大会、互联网大会,这些高端的学术会议中俄高校要积极派教师和学生参加观摩,学习国际最前沿的理念,中俄高校间要建立学报互通机制,促进学术交流。同时加强中俄经济类智库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62加强慕课教育的互联共享,以专业基础课作为突破口
在留学生互派以后,即将进行的就是语言学习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因此中俄高校联盟做慕课应以专业基础课作为突破口,加上中俄文对应的字幕,其一可以实现学生的网上自学,减轻其预科和出国学习的心理压力,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其二可以给高校中对专业基础课感兴趣的跨学科学生以新鲜的国外资源,可以构建学校的外文课程资源,填补空白。
63推广中俄联合培养,以企业问题为导向进行落地式订单培养
加强应用型学生的培養,应以企业的问题导向为切入点,及时地通过实践课程感知企业的问题,通过中俄双方高校师资力量的互补,将专业知识渗透析出,理论联系实践,针对对口大企业,将学生组成团队进行联合订单培养,从而在学校期间就建立科研团队,自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64拓展双学位教育,中俄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出国留学的中俄学生大多为语言类专业的学生,虽说语言能过关,但是专业课略显薄弱;还有很多外语零起点的学生,专业课过关,但是语言略显薄弱。基于这个现状,中国和俄罗斯的留学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语言问题,另一个是专业课问题,就是成为“语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社会是检验人才的最后出口,只有专业没有语言基础的学生缺乏国际交流的机会,只有语言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缺乏专业技术的翅膀。综上所述,做双赢人才需要中俄高校联盟重点解决“外语+专业”的问题。通过设置双学位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孔德琳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试论高校联盟治理的观念逻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38-41
[2] 汪怿国外高校战略联盟与合作的几种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 2013(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