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多序列MRI在急性期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05-31曹阳
曹 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07)
目前,临床医学中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通常会选择影像学进行检测,有螺旋CT以及磁共振成像等技术。MRI在对机体软组织进行检查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成像全面,能够直观反映病灶的基本状况[1]。通过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诊断手段的探讨,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多序列MRI在急性期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收治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共6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从30岁至74岁,平均年龄(54.81±5.91)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从4h至65h,平均时间(7.29±3.62)h。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同意书,通过伦理委员会同意,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纳入标准
(1)无恶性肿瘤患者;(2)临床基础资料以及影像学等信息完整。
1.1.2排除标准
(1)发病至入院时间超过65h;(2)MRI检查禁忌者;(3)神经疾病患者或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患者仰卧位,安放相控阵体线圈,基础SE轴位T1WI扫描,调节参数,TR不超过600ms,不低于500ms,TE调节为8ms,5mm层厚;FSE轴位T2WI扫描,调节参数,TR不超过5000ms,不低于4500ms,TE调整为102ms;调节FLAIR矢状位T1WI扫描指标以及相应SE序列等,TR不超过600ms,不低于500ms,间隔1.0mm。DWI扫描,调节TR为 6000ms,TE92ms,5mm层厚[2]。
1.3 观察指标
医生对MRI扫描的影像学进行分析和评估,针对急性期脑出血的基本情况对病灶成像予以探讨。对多序列MRI的血肿量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P20.0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多序列MRI诊断结果
血灶T1WI呈等信号并且边界不清晰43例(71.67%),略低信号8例(13.33%),环状低信号9例(15.0%)。T2WI序列,高信号水肿相对较窄31例(51.67%),高信号灶周水肿带且中线移位3例(5.0%)。T2 FLAIR表现外高内低信号6例(10.0%);DWI序列极低信号是血肿中央,有状稍长T2信号环11例(18.33%),血肿区低信号,周边高信号范围增加,伴有低信号9例(15.0%)。
2.2 多序列MRI血肿量
T1WI血 肿 量(28.03±5.61)ml,T2WI血 肿 量(26.74±5.31)ml,T2*WI血肿量(34.53±4.22)ml,见表1。
表1 多序列MRI血肿量
2.3 多序列MRI诊断敏感性
T1WI诊断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敏感性76.67%,T2WI敏感性81.67%,T2*WI敏感性100%,见表2。
表2 多序列MRI诊断敏感性
3 讨论
近年来,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治疗等手段具有较大的争议。脑卒中在临床医学中又称为脑中风,由于出现器质性脑损伤产生的急性脑血管病症,调查指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并且有一定的致死致残率。根据诸多临床研究表明,急性期脑出血的病因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和相关并发症状,治疗时确保预后效果[3]。在脑卒中病种类型中急性脑出血症状大约占1/5,发病机制受到高血压、动脉瘤等因素有关,这都会引发急性期脑出血的产生[4]。临床医学针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诊断通常利用影像学检查,而MRI扫描能够获取诸多有利的信息。常规MRI扫描的序列有T2加权梯度回波成像、T1矢状位等。根据早期研究指出,利用FLAIR序列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扫描,MRI针对脑出血症状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有效辨别不同时期脑出血的基本情况,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对脑出血患者的研究中,MRI的成像更具特性,相对而言比较典型,能够直观反映出血的时期、具体位置等基础状况,T2的使用能够有效诊断急性脑卒中患者缺血以及相关血肿的情况,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多序列MRI检测,其成像较为典型,图像清晰,质量相对较高,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依据,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