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杰
2019-05-31智勇杰
1988年,进入哈建工建筑系就读,在懵懵懂懂的年纪,日新月异的年代,步入了这所一生挚爱的“马路大学”。聆听了诸多前辈的教诲,也尽情挥霍了4年的青春。
师长和同窗的优秀让我为之震撼,激情四射者、才华横溢者、求索人生者比比皆是,更不乏艺术修为高深、道德品行高尚之长者。
现如今工作近30年了,深感未有建树,但仍以哈工大建筑人为骄傲。
建筑师的知识结构
宽泛地讲,艺术和技术课程是建筑系学生的必修课,但课程内容的陈旧与滞后,使得目前毕业生对这两点知之甚浅,艺术修为没有入门,技术方面也是纸上谈兵,更不用探讨对设计哲学思想的启蒙。
现今,重要项目的主持建筑师需要非常强的综合能力和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学生时代的匹配训练甚少,并且领导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对于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注重多元、融合和全能。城市、建筑、室内、景观,甚至于家具、软装、照明等都应当是建筑师控制的范畴。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建筑师的尊严
通常建筑师都很有个性,自步入校门伊始,便充满优越感。但在目前国内的社会大分工中,建筑师失去了尊严。
一是,在这多快好省的建设年代,鲜有建筑师能用作品“征服”业主,“折服”大众。本土建筑师原创的优秀作品太少了,客观讲我们和国际设计大师的差距依然很大。
二是,建筑师的创作空间狭小有限,包括设计周期的限制、设计费用的拮据等等,但更核心的是,对于大部分项目,甲方的修养决定了创作的高度,业主的喜好决定了设计的品味,建筑师慢慢习惯于自己的声音被淹没,我们逐渐失去了自我。
幸运的是,随着经济发展从量到质的变化,创作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建筑师当自强、自律,担当起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创作出更好的原创作品,重新获得属于建筑师应有的尊重!
光线、动线和视线
人有千面,面对不同的人会展示不同的一面。能称之为作品的建筑亦是如此。
建筑是有表情的,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角度和坐标,我们会看到不同的表情。优秀作品的诸多表情大多是迷人并令人陶醉的。这与绘画、雕塑、音乐和诗歌等艺术形式异曲同工!形式上唯一有所不同的,建筑带给人的是一种场所感受,需要光线、动线和视线的密切配合,这是建筑师深入思考和精心筹划的结果,最终促成了某种高度的巧合。这样的建筑作品,震撼心扉,触动心灵!这才是建筑艺术带给人类的多巴胺!□
1 深圳中科纳能研发中心
2 深圳国民技术总部大厦
3 深圳海王银河科技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