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对期货市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传导机制与实证检验
2019-05-30陈一彤辛慕轩蔡逸群李维涛
陈一彤 辛慕轩 蔡逸群 李维涛
[摘要]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浪潮下,东北等主要粮食产区改变了旧有的临时收储政策,市场成为价格决定的主要力量,市场主体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增大。研究新政策、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及农民收入之间的传导机制可为金融服务“三农”提出建议。文章选取玉米和大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新政策对于大豆、玉米期货价格序列的影响以及验证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新政策实施后,大豆、玉米期货价格下降。进一步的ADF检验表明,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月增长量、大豆、玉米期货价格均为一阶单整,基于此进行的协整检验显示,大豆、玉米期货价格与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
[关键词]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农产品期货市场;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Wilcoxon秩和检验;协整检验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2054
1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实施的背景
2016年,国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以临时收储政策为代表的一些旧有政策虽然在特定历史阶段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出现了国内外粮价倒挂以及进口量、生产量、库存量等三量齐增的现象,农产品期货市场无法有效运作。因此,自2014年起,国家在东北、内蒙古地区重点实施大豆目标价格政策以及玉米市场化收购政策试点,旨在让市场定价。新政实施后,价格由之前的国家托底转变为“随行就市”,市场主体会预期未来价格下降,由此影响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价格。同时,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后,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关系更加紧密,农业生产者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激励增强。
期货等金融工具为指导农民合理种植、维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長提供支持与保障。目前,在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东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需要着力解决粮食的生产与销售问题,尤其是面对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的冲击,保证东北地区粮食安全、在震荡期中寻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阶段不可忽视的问题。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21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与期货价格
2014年11月18日,财政部明确要求在东北以及内蒙古地区实施大豆目标价格试点。2016年3月30日,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在东三省与内蒙古地区进行玉米市场化收购试点。随着新政策的连续出台,玉米、大豆价格不再由国家托底,而是随行就市、由供需双方决定。理性期货投资者因此预期玉米、大豆未来价格下降,而这一预期很可能带来期货价格的下降。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说:
H1: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会对农产品期货价格产生负向影响。
22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与期货市场有效性
已有研究揭示,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表现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联度上,即期货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的程度。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之前,现货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受最低收购价保护,一直居高不下,且无法反映市场供需状况;而期货市场相对来说不存在过多的政府管制,投资者可以在期货市场进行公开公平交易。因此,期货、现货市场脱节,期货市场无法反映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价格发现功能受到抑制。新政策出台后,农产品在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其价格的形成机制由政府管控转变为市场决定,这意味着,期货、现货市场的关联度提高。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说:
H2: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增强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系,期货市场变得更加有效。
23期货市场与农民收入
期货具有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的功能。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能预测农产品未来价格变动趋势,从而能够在生产前对种植结构做出规划,规避了价格波动引起的收入风险。特别是在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市场开放程度扩大,收益的不确定性较之政策取消前明显提升,因此农民以及加工企业利用期货来稳定收益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据此,本文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说:
H3:期货市场价格与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3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31模型设定
为了验证假说1,首先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验证临时收储政策改革是否对玉米、大豆期货价格有影响。若有影响,则将影响玉米、大豆期货价格的其他因素也考虑在内,建立如下模型(1)、(2)分别来验证政策对大豆和玉米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程度:
FPSt=c1+α1·σ+∑4i=1βi·Xit+εt(1)
FPCt=c2+α2·σ+∑2i=1γi·Yit+εt(2)
其中,t表示时间,表示FPS大豆期货价格,FPC表示玉米期货价格,σ为虚拟变量(σ=0表示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之前,σ=1表示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之后),X是其他影响大豆期货价格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大豆现货价格(X1)、大豆期末库存量(X2)。由于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强,故也考虑汇率(X3)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X4)等因素对大豆期货价格的影响。Y是其他影响玉米期货价格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玉米现货价格(Y1)、玉米期末库存量(Y2)。
为了验证假说2,对大豆和玉米数据分别设定模型(3)、(4):
ZSt=c3+α3·σ+∑4i=2δi·Xit+εt(3)
ZCt=c4+α4·σ+θ·Y2t+εt(4)
其中,ZS表示大豆期现货价格基差,ZC表示玉米期现货价格基差。
为了验证假说3,首先对大豆、玉米期货价格以及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平稳性检验,若数据是同阶单整的,则再进行协整检验以验证长期均衡关系。
32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大豆、玉米期货价格来自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黄大豆一号期货合约中的收盘价,其余数据均来自Wind数据库。其中,大豆现货价格选自Wind数据库中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大豆收购均价,玉米现货价格选自Wind数据库中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玉米收购价。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玉米、大豆期货价格单位均已换算成元/吨。
对于大豆数据,选取2013年1月7日至2017年4月17日作为研究时间段,并以2014年11月10日为分界点,分为政策实施前以及政策实施后两个时间序列进行研究;对于玉米数据,选取2015年1月5日至2018年3月26日,并以2016年3月28日为分界点,同样分为政策实施前以及政策实施后两个时间序列进行研究。这种选择既保证了数据的充足性,也能避免因选取时间段过长而受到其他无关因素干扰的问题。
表 1为文中涉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JB统计量的p值来看,除了大豆库存量(X2)和大豆期现基差(ZS)在10%的置信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其余变量均可认为不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大豆的期货价格(FPS)以及现货价格(X1)的均值都高于玉米数据,说明我国大豆价格普遍高于玉米价格。从标准差可以看出,大豆期货价格(FPS)、现货价格(X1)以及期现基差的标准差(ZS)均大于玉米数据,即大豆的波动性强于玉米。并且,从我國大豆期现基差(ZS)的标准差来看,其值小于大豆的期货价格(FPS)和现货价格(X1)的标准差,这说明投资者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行得通的。
4实证结果与分析
41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对期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使用SPSS软件分别对大豆和玉米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均是方差非齐性,基于此性质以及非正态分布的性质(描述性统计结果)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两组数据的渐近显著性均为0(小于5%),因此认为政策实施前后两组数据的分布是有差异的,即大豆目标价格政策以及玉米市场化收购政策分别对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新政策对于期货价格影响程度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模型(1)、(2)进行OLS回归,结果详见表 2。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1)的DW统计量为1842492,这一值大于临界值dU,所以认为模型(1)不存在序列相关。模型(2)的DW统计量为0693121
42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结果
对模型(3)、(4)进行OLS回归,发现均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按照相同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到表 4中的结果。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对大豆和玉米期现基差的影响不显著,即新政策真正实施后,大豆和玉米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并无紧密联系,期货市场未得到未充分利用。预期这一结果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尚缓、农民这一广大市场主体对期货了解程度以及运用程度低相关。
43大豆、玉米期货价格和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对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大豆期货价格和玉米期货价格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发现三个变量均是一阶单整的,因此需要进行协整检验。
2265
2020
之后,用E-G两步法分别对大豆期货价格和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玉米期货价格和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与表6所示。
检验统计量值分别为-4552293和-4836516,均小于显著性水平在1%、5%和10%下的临界值,且p值均小于005,因此认为残差序列均为平稳序列,进而可认为大豆期货价格与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存在协整关系,玉米期货价格与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也存在协整关系。
5结论与传导机制分析
本文运用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协整检验系统分析了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对期货市场的影响以及期货价格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对大豆、玉米的期货价格有负向影响。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大豆期货价格与玉米期货价格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
因此,在临时收储政策改革、期货市场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导机制。随着旧有政策的改革,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放开,人们预期价格由于摆脱政府管制会下降,因此带来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下跌。同时,期货市场上供需双方的公平交易使得期货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信息,因此可以较好地引导和指示现货价格,期货工具价格发现以及套期保值的功能在政策实施后能够较好地发挥。由于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期货价格有着长期均衡关系,政府通过政策指导农民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是显著的。但是,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发达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与生产者结合的层次上差距尤为显著。从期货市场客户结构上讲,投资者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直接进行期货交易的比例较低。因此,政策应着眼于引导农民成立、加入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在农业主产区加快推动“保险+期货”模式以鼓励农民运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增加收入,并使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市场化而非局限于精准扶贫的层次,这对于有效解决当前中国“三农”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韩啸,孙玲琍 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对农产品市场化影响实证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2(4):64-71
[2]徐建玲,钱馨蕾 目标价格政策对国内大豆期货市场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5):74-85
[3]高新宇,余国新 目标价格政策前后国内棉花期货市场波动特征分析——基于ARCH族模型[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46(1):53-61
[4]蔡胜勋 我国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再思考[J]. 经济研究参考,2008,48(2):60-65
[5]曹殿义 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J]. 发展研究,2009(4):52-55
[6]查婷俊,徐建玲 大豆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多维度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88-102
[7]王燕青,姚灵,简林强,等 临时收储政策及其改革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影响[J]. 农业现代研究,2017,38(1):81-88
[8]苏会敏,杜丙辰 农产品期货市场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功能分析[J]. 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08(12):103
[9]梁启东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新一轮东北振兴[J]. 新农业,2017(4):23-25
[10]杨桂红,曹先磊,张颖 市场化收购、价格补贴与我国玉米市场调控效率[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 (6):54-57
[11]王健,黄祖辉 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06(3):42-46
[12]裴辉儒, 高斌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对农业波动性及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黑龙江省大豆农业、河南省小麦农业的实证分析[J]. 企业导报,2010(5):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