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刍议

2019-05-30邴燕玲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评估制度

邴燕玲

关键词:事业单位  薄弱环节  内部控制

一、引言

目前,无论是教育、科技层面的伟大成就,还是文化、卫生层面的重大进步,都得益于事业单位长期的公益性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对社会服务各方面、全过程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其内部控制中却涌现出不利于其发展的问题,如内控观念有待加强、内控制度不合理等。究其根本,是内控薄弱环节的不重视,因而针对内控薄弱环节的探讨是亟待进行的。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的意义及薄弱环节阐述

(一)内控对事业单位的意义

众所周知的是,内部控制作用于不同类型单位或组织会发挥不尽相同的作用,因而针对事业单位而言,内控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独特的。依据《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试行)》(下文简称《规范》),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的主要四个目标,一是保障自身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二是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四是防止腐败和舞弊现象的出现。基于此,内控对事业单位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关于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的意义,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第一,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具体来讲,就是单位权力的运行受到更严格的监督,自由裁量权范围受到强有力的限制,使得权力运行和自由裁量权范围的廉洁性更强;第二,保障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它需要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同时它还要对社会事务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使得经济社会实现更优的发展。而加强内部控制可以促使事业单位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保障其工作质量,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第三,为风险打“预防针”。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识别风险、防范风险的前瞻性工作。同时,内控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是通过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共同作用的,前者为后者提供执行保障,继而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最终确保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有待加强、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合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事业单位的组织负责人和内部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规范》的学习程度不够,因而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并未形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内控观念。具体来讲,事业单位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单位领导权力过于集中。这是事业单位中仍然残余的内控问题;二是事业单位过于重视事业的整体发展,从而造成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造成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实践和执行存在困难。

由于内控意识不强,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现在,部分事业单位自身的内控制度依然长久不变的,所以最初设计的内控制度就无法改善其弊端。例如,对风险定期评估机制的完善还有待推进,具体来说,可能是以下两方面的不合理:一是针对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期间不合理。部分事业单位的风险定期评估可能是一年一次,对于规模较大的单位,他们仍然使用一年一次的风险评估期间,这就无法做到因地制宜的完善风险定期评估机制;二是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形同虚设。由于风险控制意识不强,部分事业单位成立的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基本无法发挥监督和督促作用,因而风险评估报告的形成和上报不是很及时。

(三)内控流程缺乏科学性

内部控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全面的、系统的,因而内控流程的科学性十分重要,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的内控流程还有待细化。具体来说,存在的不足可能是三方面的:一是岗位责任制度的不完善。事业单位中存在“多项职责集中于一人”的现象,这是无法使用内控一般方法的体现,因而岗位不相容的工作会成为一人的工作,比如说采购兼保管等,这是造成舞弊风险的源头;二是内部管理流程的不合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体现为业务程序、运行管理等流程的关联性不强,因而内部工作的相互监督就难以进行;三是经济预算不够细化。在很多事业单位中的普遍现象是,预算编制很“死板”,甚至把预算情况照搬上一年度,这就造成预算编制无法结合实际经济业务情况,最终导致预算调整频频。

三、事业单位加强内控薄弱点控制的途径

(一)纠正全员内控观念、增强内控意识

针对内控意识不强的问题,事业单位需要纠正自身全员的内控观念,从而增强内控意识,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推进。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思想培训和文件学习。这要求事业单位定期进行职工的思想宣传和教育,依据《规范》,为全体职工普及内部控制的意义、实施方法等重要内容,使得事业单位内部全员重新认识内部控制、形成正确的内控观念;二是加强事业单位的领导导向作用。这要求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立内控专题学习组,依照其他优秀单位的内控案例,学习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的实践经验,继而为内部员工的思想培训做准备,最终在事业单位内部营造“人人知内控、人人学内控”的氛围。

(二)改善风险评估机制

依据《规范》精神,事业单位要严格参考文件中对风险评估的阐述,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優化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一是重新商定风险评估的期限,这要求事业单位要依据自身规模变化和风险点变化,选择是否增强风险评估频率;二是风险评估报告要及时上交。由于风险点的发生和变化是极快的,事业单位对风险评估报告的时效性要求较强,对此,可以通过信息化数据处理的手段加快报告的形成;三是关注重大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通过定性分析等手段,继而分析出风险发生的危害大小和机率大小,最终确立风险防范方案。

(三)确保事业单位内控方法的长效性

尽管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存在一定的固定性,但是其内控管理的变化也是不少的,具体来讲,包括预算控制、归口管理等控制方法的变化。对此,事业单位应当在内部形成长期的、动态化的内控制度,针对经济业务、内部组织等方面的变化和变革,要及时完善适时的预算控制方法、归口管理办法等,最终保障内控方法的长期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长期发展中需要面临多方面的障碍和问题,为实现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控管理。对此,可以从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入手,分析其产生原因,从而探寻出解决途径,使得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有效加强。

参考文献

[1]王心如.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9(01).

[2]方芸.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探究[J].财会学习,2018(35).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评估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评估依据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