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励学求真兴荆楚

2019-05-30艾前进艾佳

职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湖北工匠水利

艾前进 艾佳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水,国之命脉;电,国之动力。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陪同下,登上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坝顶,极目远眺长江上下游,详细了解水利、发电、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他说,“第一位的是要保护母亲河”“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坚实走过了67年艰苦之路的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湖北水院),始终秉承“修身、明志、励学、求真”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累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7万名。服务国家和湖北战略需求,对接行业企业现实需要,新时代的湖北水院全体教职员工在党委书记甘齐顺、院长孙国荣和班子成员引领下,顺应人民群众对水利资源除害兴利,对电力能源转型的人才需求,办学应时而变,育才应需而变,现已建成五系三部29个专業的“大水利”“大电力”学科体系,其中17个专业被评定为国家和省部级特色品牌专业,成为我国区域水利工程建设和能源电力工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成为首批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示范院校,连续4届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先后几十次赢得国家和省教育、水利等部门表彰奖励。湖北省水利厅厅长周汉奎多次深入学院调研,称学校因水利水电而生、因水利水电而变、因水利水电而强,与湖北需求同向而行,承担起为水利建设和电力发展育人、科研智力支撑的责任使命。

把握核心定位  提高综合办学实力

造福惠民,鼎基强国。水利电力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维护健康生态、保障国家安全,以水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电力开发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国计民生。湖北水院扎根湖北,铁心办出一所人民满意的高职学校,坚持姓“水”为“电”的本质属性,围绕行业抓教学、着眼建设育人才、瞄准开发搞科研,立足自身条件、积极主动作为,既借鉴先进学校先进经验,又结合湖北水利建设实践;既讲学科学术的可比性指标,又讲对生产力的贡献指标;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科学确定办学定位:坚持立足水利,服务社会;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不忘初心,传承“工匠精神”。“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国家创造更大人才红利”,是职业教育的两个核心目标。湖北水院打破惯性思维,从职业、实用、就业、人本、服务、需求入手,牢牢抓住“人生出彩”、“人才红利”的职教“灵魂”,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实现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职教愿景。

师者与匠者完美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融互通,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路径。湖北水院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精神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使工匠精神内化为每一位学子的优秀品格。学院挖掘育人内涵,总结出了毕业学生蒋志刚、白玛旺堆岗位奉献的事迹。1981届毕业生蒋志刚将在校的学习习惯变成工作习惯,扎根基层水利岗位,30多年写下120多本工作日记,被评为全国水利先进工作者。1987届毕业生白玛旺堆,坚守西藏基层水利岗位25年,成长为拉萨市委书记,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省级常委。学院党委号召师生向优秀校友学习,发挥“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不失追逐梦想的决心,不忘勤勉实干的恒心,不离敬畏规则的诚心,不弃忠于自我的真心。

薪火传承守初心,搭梯架桥育才俊。在2018年举办的全国水利职业院校“鲁水杯”技能大赛上,共有33所职校420名选手角逐河道修防工、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成图技术、水利工程造价、混凝土设计与检测5大赛项。经过激烈比拼,湖北水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参赛学生祝卿夺得水利工程造价一等奖,王涛、徐加强、吴震、谢凯、李少宏、雒易合、邢祖锋、范莉萍、赵向军、高壮、曾晨阳分获河道修防工、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成图技术、水利工程造价二等奖,许佳豪收获三等奖,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和3个单项团体奖,最终摘得全国综合团体奖桂冠。类似这样的赛事,学院精准把握,在全国和全省职校技能大赛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成绩的取得,缘于学院以高质量创建省部级优质高职院校为目标,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不断完善覆盖教师和学生的校-省-国三级竞赛选拔机制,坚持以赛促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赛促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赛促环境,营造出了更加优越的育人环境,堪担重任的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全国水利电力领域,“工匠精神”使他们脱颖而出。

精益求精塑造“工匠之师”。让“中国制造”成为“金字招牌”,需要成千上万的“大国工匠”;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更需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工匠之师”。湖北水院要求教师争当引领型、创新型、学习型、专家型的“人师”,不仅讲解书本知识,而且传授职业技能;不仅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而且培育学生修炼匠心、格物致知。

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门让人信服的过硬技能——这是学校给每一位教师下达的硬任务,也是每一位教师内心自觉的新追求。“每一名学生都有成才志向和发展潜质,只要我们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带领学生勤学苦练,就一定能让他们学到真知识、练就真本事。”这是湖北名师、学院测量专业教师王金玲挂在嘴边的“育人经”。在“王金玲省级名师工作室”,王金玲老师热心指导培养测量专业的青年教师,她带领专业团队建设的《地形测量》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多年来,她以“每天进步一点点”激励学生,鞭策自己,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每一次批改作业、每一次辅导学生的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工匠”型学生。

一名领军教师可以引领一个新专业,增强学校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系主任可以改变一个专业的面貌,开创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学院大力宣扬优秀教师的“工匠精神”和育人成就,形成了一支热爱职教有定力,淡泊名利能坚守的教师队伍,在学院现有的426名教师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05人,湖北名师1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3人,全国水利技能导师2人,全国水利院校专业带头人1名,湖北水利技术拔尖人才5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特聘教学岗位12个。

猜你喜欢

湖北工匠水利
The rise of China-Chic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工匠神形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