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保护发掘“语文前素养”
2019-05-30李旭山
李旭山
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能获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无疑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合适的表述。然而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强调“双基”的时代,我们认为学生的“双基”并没有打好;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觉得学生的语文素质不升反降;在强调“三维目标”时,我们又觉得连“二维”都没达到。今天强调核心素养,会不会也心余力绌?
以前没能落实好“双基”“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原因在哪里?今天落实核心素养又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笔者认为,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调动“语文前素养”。什么是“语文前素养”?好奇,敏感,想象,质疑,是人的天性,是认知活动的动力和基础,我们可以说它们就是“语文前素养”,是语文素养的干细胞。语言启蒙、阅读启蒙、写作启蒙阶段,绝大部分孩子喜欢学说话、喜欢读幼儿读物、喜欢写话涂鸦。遗憾的是,随着学习的正规化,这种喜欢逐渐消失了。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设法让低年级的孩子保持这种喜欢,设法让高年级的孩子重新回到爱读善写的状态。
缺乏对语文前素养的保护和发掘,是之前语文教育改革受挫的原因,也是今天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而保护和发掘学生的语文前素养,不仅是亟待研究的学术课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语文前素养决定了读写的广度、深度、敏锐度
好奇,在于感受新、异,在于探个究竟。好奇,是打开阅读之门的第一动力,没有好奇就没有真正属于孩子的阅读,没有好奇就无法认识黄金屋、颜如玉,就无法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因而培养学生对语言及语言背后信息的好奇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猴子捞月亮》的时候,我们好奇这群聪明绝顶的猴子在干可爱的傻事,竟然没人抬头看天。这群猴子充分发挥了它们的才智和能力,开启了一个复杂的捞月工程。只有像猴子一样好奇的读者,才能充分关注这一工程的实施。猴子精力旺盛,捞月无关乎得失,结局早已注定,阅读本无什么期待,但是读者就是因为有了一颗好奇之心才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在既不讽刺猴子又不参悟人生道理的情况下,在好奇之中我们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欣赏。故事很简单,既不曲折也无深意,但玩的参与感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好奇心又使我们玩出了意蕴与妙趣。
敏感,在于走心、专注、反复品味。敏感,对于启蒙阶段的阅读至关重要。敏感是孩子与世界近距离触碰反射的条件。当语言文字成为孩子与世界的连接物时,对语言文字敏感就会缩短孩子与世界的距离,对语言文字高度敏感,则会使孩子彻底进入语言文字描述的世界之中。
不仅对语言的显性信息要敏感,还要对语言的隐性信息敏感。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开头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文章结尾说:“在奥斯维辛,没有新东西可供报道。这里天气晴朗,绿树成阴,门前还有孩子们在打闹、嬉戏。”开头与结尾高度相似却又有不同,是局部到整体、个体到群体的差异,以此显示享受和平与忘却历史的畸形统一,因而让人体会到深刻的两难:孩子们应该深切体会历史的痛苦,还是尽情体会今天的快乐?记住历史的教训是靠经历苦难的人,还是靠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纳粹的罪行,同时也是人类的耻辱,教训应该由整个人类来吸取。历史的悲剧,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历史之中,极有可能会在未来重演。
想象,捕捉画外之画,体会画外之情,再续画外之情节。想象,在于将文字转变为画面,在于由文字反映的画面导入联想出来的新画面。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一樽还酹江月”,依次可想象成如下三幅画面:近景,苏东坡深情慨叹,手端金樽,将满盛的美酒款款洒向水中的月亮;中景,苏东坡立在开阔的江边,似乎手持酒杯,望着水中的月亮;远景,宁静而温柔的长江像一条宽宽的带子,蜿蜒伸向远方,岸边隐隐约约立有一人,天空高高悬挂着小小的月亮。这是由强调人逐渐到强调自然的过程,反映苏东坡由伤感到超脱的态度的转化,使全诗形成了“激越一伤感一超脱”的抒情结构。
质疑,就是表达疑惑、新发现。质疑,考问情节和逻辑是否合理;无疑问处找疑问,不经意处有发现。在阅读叙事作品时,我们常常感慨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总在我们期待之外,总喜欢重新推敲情节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如《武松打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若武松只喝三碗酒,还会遇到老虎吗?一开始店家就说有虎,情节会怎样?店家开始为什不说清虎患?店家为什么容许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店里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店家说清虎患之后,武松为什么不听劝?
对任何一个疑问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整个情节的合理性就不存在了。若武松只喝三碗酒就过景阳冈,也未必能遇到老虎。若一开始店家就说有虎,就会影响生意,他自然不会说。店家容许武松喝十八碗是想用酒把武松留住。喝多了就更不容易相信别人了。生意不好,因而店里只有店家一人。不信有虎,看出武松的英雄气概。不信有虎,也把情节一步步推向紧张。一旦有一个环节武松相信有虎,那么武松打虎的故事就得改写。
质疑,能揭示一些通行说法隐含的错误,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黔之驴》的故事被后人讥笑为“黔驴技穷”。细心的读者会看出,从一开始,驴就被迫陷于不公平的境地,而且会进一步认识到:在驴的老家,即使有虎,驴也照样能生存;在黔地即使没有虎,驴也未必能生存;以虎的存在和价值来衡量其他动物,大部分不會有好的结局;用“黔驴技穷”来确定寓意,体现了价值霸权和恃强凌弱心理,因而“黔驴技穷”是后人的误解与曲解。
二、语文前素养内部之间的关系
好奇、敏感、想象、质疑,在实现语言建构、审美鉴赏、思维提升的过程中,往往交互作用。如果好奇、敏感、想象、质疑孤立出现,说明有效读写还没有真正展开;语文前素养在认知活动中互为关联,但基本呈现为好奇、敏感、想象、质疑这样的顺序。
对于好奇、敏感、想象、质疑的交互作用、综合作用,我们还可作一些细致的说明。
1.好奇与敏感
在对语言的感知中,许多时候好奇和敏感同时出现,不好奇就无敏感,不敏感就无好奇,甚至我们觉得好奇和敏感是一回事。但是仔细比较还是能看出二者的区别。好奇在主动获取信息方面较为突出,而敏感在被动接受信息中体现得较为充分。好奇对阅读的发生作用较大,敏感对阅读的持续作用较大。好奇往往是对事物奥秘感兴趣,敏感总是对语言文字保有新鲜感,因而更有助于写作。
我们阅读《雷雨》总体的好奇是:如此惊心动魄的冲突,竟然是在暗中进行;曾和自己有过生死恩怨的女人,长时间对话竟然没能认出;随时都可能暴露身份,竟然一次次成功掩盖;随时可能中断的冲突,竟然被一次次延续一次次推到新的高潮;一个曾经遭人抛弃的弱女子,竟然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智慧和能量;原本毫无悬念的较量,却演变成了以弱戏强、以弱胜强的精彩大戏。
来看从“周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到“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好奇使我们敏感:周朴园问鲁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鲁侍萍看着他说“大概是的”,这是因为“看着他”而敷衍,也是故意顺势以下人的口气说出,更是想进一步观察周朴园的反应。当周朴园说“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时,鲁侍萍回答“嗯”,这时鲁侍萍一不做二不休,要把对话进行下去,而且站着不走。当周朴园下了逐客令“你走错屋子了”时,鲁侍萍不仅没有离开,而且主动把对话进行下去问“老爷没有事了”,不堪回首的伤痛促使她离开,旧陈设的房子让她好奇而留了下来。这个变被动回答为主动的问话,使得周朴园让鲁侍萍留了下来,于是又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暗中较量。
2.好奇与想象
通过阅读来塑造形象、感受情景、理解情感时,好奇是前提,想象是结果;好奇是动力,想象是运转;好奇基本属于追逐跟踪,想象则是独立思考与再度创作。好奇与想象是人类天性的最佳组合,是超越自我的最佳搭配。大千世界,有无数信息能引起我们的好奇,好奇之后的想象又能将我们带入更加迷人的新的世界。我们既可以在新信息的刺激下产生好奇,展开想象,也可以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获得好奇点,展开想象。
下面这些文字,就是从好奇开始逐渐展开想象的典型范例:
把身子缩小,穿过层层迷雾,从红色枫叶的一角钻进去,就降落在了这个广阔的红土高原上。从南到北,自东至西,生活着各种风俗截然不同的民族,云南因而散发出一种扑朔迷离的色彩和美丽,像一个硕大的拼图,每一个民族都是它的一个板块,都那么不可或缺,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上光芒万丈;每一块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诉说着古老,雕刻着沧桑,或浸润着安详,享受着宁静;每一块都充满诱惑,诱惑着懵懂的心绪,誘惑着青涩的爱情,诱惑着不同肤色和种族的客人,到此遗留下一个个绚烂多姿的梦。(选自《图说天下之彩云之南》)
这既是阅读的由好奇到想象的范例,也是写作的由好奇到想象的范例。不断有新的好奇出现,不断由新的想象来满足好奇,在好奇和想象的交替作用下,完成螺旋式审美的过程。
3.好奇与质疑
在阅读中如果没有好奇,自然就失去质疑的兴趣。不断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好奇和敏感共同持续作用下的极佳状态。
请看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材料: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黑暗的环境怎么会有色彩斑斓的蝴蝶?“几天后”的再次观察能说明问题吗?别人来过这里吗?这个故事到底有多真实?
原来本段材料是《轻一点,别点蜡烛》的缩写,与原文最大的区别是:原文为“几个月后”,本材料是“几天后”;原文是“黑蝴蝶”,本材料是“色彩斑斓的蝴蝶”。这两处小小的改动,使故事大大失真,影响着故事最后的结论,几天的变化能说明什么问题?原本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了教育人被改动得不真实了;原本需要进行科学观察、积累更多数据才能得出的结论,被一个偶发见闻就给证实了,故事越编越经不起推敲,暴露了寓意先行不顾故事真伪的普遍弊端。
4.敏感与想象
无论是阅读还是创作,敏感相对处于静的状态,想象相对处于动的状态。因此,从敏感到想象,就是由静到动的过程,这里敏感是前提,想象是结果。从敏感到想象,就是由感受信息到创设情景创造形象的过程,敏感是启动,想象是飞腾。从敏感到想象,是由引发情绪到塑造形象的过程。
韩晓征的小说《无题》有这么几段描写:
香菱找黛玉问诗的时候,经过那棵挂着红果子的枸杞树,进的就是张爷爷那间窗子上爬满了牵牛花的东屋。那时候屋里没有张爷爷。只见黛玉,正擦拭那个有裂纹的小瓷瓶。
住着回民的南屋,在我读《孔乙己》的时候,暂时成了咸亨酒店的铺面,里头依然有膻味儿;孔乙己就在那儿“排出九文大钱”,也在那儿坐着个包袱喝下最后一碗酒。那时候院儿里其他几间屋子都虚成一片空旷。
至于南院儿,“武陵人”走啊走,钻过了那条狭长的昏暗夹道,眼前出现了很亮的世界。大葡萄架上新生的叶子在阳光里是透明的。
“大脚”给我们小孩儿讲过牛郎织女,说“七月七”夜里,蹲到雨中的葡萄架底下,会听见牛郎织女说着悄悄话儿。后来每逢阴雨夜,我总觉得“大脚”正溜到南院儿葡萄架底下去偷听……
作者前面说“有一个感觉总那么不可思议”“直到我要把它写下来了,就更觉得它奇怪”,这是作者的敏感,敏感邻居的环境,敏感邻居的形象,由此才想象出邻居们出现在经典作品之中。
5.敏感与质疑
由感触而生疑。阅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时我们甚至觉得这是海子告别人间的吟唱:“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是从明天开始呢?为什么明天才算一个幸福的人呢?这似乎在暗示自己将走出现实的不幸福。为什么要给每一位朋友写信呢?难道以前不曾联系吗?难道他的旅行真的就是字面里的旅行,没有隐喻和象征?为什么在海边才能见到春暖花开?难道身边没有花草,只有海边才有?难道大海不是他旅行的终点?难道再往前迈不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为什么到了绝境才会获得春暖花开,这难道不是在寻找一种彻底的放逐和解脱吗?这么多的质疑实际上把鉴赏推到了新的高度。
6.想象与质疑
质疑引发想象,通过想象释疑。在质疑和想象的交互作用下,实现读者的二度创作。
《晏子治东阿》(刘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晏子治东阿三年,(齐)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呵也,寡人无复与焉。”
第一,善于直谏的晏子没能直谏,没有直接说明事实和理由来提醒齐景公,而是绕了这么大的弯子,他的忠诚和智慧都打了折扣。
第二,晏子这么做冒了巨大的风险,付出了惨痛代价。假如齐景公认为受了戏弄,就会严惩他;假如齐景公认为代价大,同样会惩罚他。
第三,晏子的证明逻辑荒唐。如果晏子治的不是东阿,而是整个齐国,那不是更大面积要遭殃了?如果晏子治理东阿不是一年而是三年,岂不制造更长的灾难?如果前三年是好事做到了顶,那后三年岂不是得将坏事做绝来证明?
第四,晏子制造了一个逻辑陷阱,不管晏子前错后对,还是前对后错,都证明齐景公是错的。这样很不厚道。
质疑也许源于直感,想象却借助了逻辑推理。
三、语文前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如果把核心素养比作发电机的功能,那么前素养就是维持发电机正常运转的燃料。
对文字描述的事物没有好奇,自然就会失去语言建构的机会,也就无法细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就不能解除经验与习惯的束缚,无法把自己带入新的对象世界和共鸣空间。永葆童心,永葆青春,不但是学生语言建构的状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状态。没有好奇就无法展开有效阅读,没有好奇就没有兴趣将自己的见闻思绪传达给别人。
对文字若没有了敏感,不仅无法达到语言建构与表达的目的,而且无从体会文字蕴含的丰富意义,无法获得审美体验,无法选择个性化语言进行创造。阅读会变成走马观花地浏览信息,写作只是枯燥乏味地记流水账。
面对文字没有想象力,不仅无从实现审美体验,而且也无法理解文字所描述的事物的起码形态与色样、动态与变化,也无从运用语言精彩地表达自己所认识的世界。没有想象,就没有了审美的主体;没有想象,二度创作也将是一句空话。
面对文字、面对信息没有质疑,就无法获取文字信息背后的更多奥秘,无法发展、提升自己的思维,无法实现作为读者、信息处理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价值,无法养成创造才能,无法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无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没有质疑就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思维。
核心素养突出了理性特点,前素养则突出了感性特点。如果排斥这些感性素养,将会对学生的语文成长造成致命的影响。轻感性重理性的传统,不仅使国人的语文素养黯然失色,而且会使国人逐渐失去应有的创新潜力,因为大部分创新都发端于感性。排斥感性素养,实质也是排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感性素养,也就意味着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
当前的教育生态还不利于我们投入很大精力去保护、发掘学生的语文前素养,但我们起码应该让广大家长和教师知道其重要性。语文前素养和当前的教育生态已成为一对矛盾,这恰好看出保护、发掘语文前素养具有教育改革的宏观意义,一旦在课堂上落实了语文前素养,那将是语文教育改革不可估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