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说“文”

2019-05-30梁颖范飚

语文建设·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汉语言整本书语言文字

梁颖 范飚

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常谈》这本书,以及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涵泳语言、走近学术。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理解书中重要概念的同时,关注、积累、思考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运用书中的相关内容解决自己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产生探索汉语言文字规律的兴趣,提高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在阅读中梳理思路,厘清关系,感受学术性著作的语言特点,把握学术性著作的形式特征,获得学术性论著的阅读经验,以及阅读同类型作品的思路和方法。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理解、梳理和提炼书中的重要概念、观点,明确全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整体理解与把握作者对八类汉语常识问题的阐释,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

结合语文学习中的问题,重点阅读有关章节(如《古今言殊》),师生合作,梳理本书的论证思路,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探究一般的学术性著作的语言和形式特征。

撰写内容梗概、读书笔记与作品推介语等,简要介绍和深入分析作者的观点,结合自己对生活中语言文字现象的积累与观察,仿写杂感,表达对汉语言文字的细腻感受与思考。

积累学术类著作的阅读经验,体验学术类书籍阅读的门径,激发探索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二)学习内容

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概括主要内容。把握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语言问题的阐释,理解、提炼、梳理书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以本书目录为线索梳理全书纲目,借助思维导图,发现全书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

在整体理解本书意旨的基础上,梳理作者阐释论证的具体思路及表述方法,感受并把握本书深人浅出的语言特色。

尝试运用书里的内容解决自己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用《古今言殊》中介绍的汉语词语的演变和语法的变化原理,解决文言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从文化读物角度阅读《四方谈异》,了解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结合文本中的方言举隅与沪语环境的实际,进行语汇比较研究。

整理自己对本书的批注式阅读,撰写读书笔记;观察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借鉴本书的分析视角和写作思路,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中语言文字现象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师生交流学习进展和收获,调整学习状态。

梳理并记录本书中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语段与思考;总结自己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过程中的心得,撰写阅读报告,通过网络发布、学术展板等平台与同学、家长等分享。

反思对本书的阅读过程,总结学术性论著的阅读经验。体会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提高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强化守护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意识。

二、学习情境与任务

(一)学习情境

汉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時,语言和文字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语言和文字的“平常”,“平常”到像喝水吃饭一样,学生反而会熟视无睹,对语言文字现象本身、对汉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等,缺乏必要的积累、观察和思考。

语言和文字是怎样的关系?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汉字是如何传情达意的?了解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表达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语文常谈》一书用现代语言学来解读汉语,其独特的视角可以给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带来启发;了解汉语言和汉字的发展变迁,促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入了解,激发他们对母语文化的热爱,强化其守护和传承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意识。

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一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和文字知识,例如文言文、白话文、方言、字音、字形等。但这些内容大多是散碎的,有一些止于概念,有一些流于现象,缺乏整体、系统的了解和梳理。另一方面,许多学生也不善于将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课堂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相勾连。《语文常谈》这一具有普及性、理论性的学术类作品,以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事例,形象幽默又充满事理地呈现了语言文字的知识,能够丰富和增加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积累、认识与思考。

本单元以“论‘语说‘文”这一统摄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了解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尝试阅读学术类作品。

(二)学习任务

1.任务框架

在四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了解汉语语言和文字的知识,产生对语言文字的探索兴趣,掌握阅读学术类作品的方法。

2.课时:6课时

(三)学习过程

这一单元采用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其中课内学习内容主要是布置学习任务、小组交流学习经验,班级汇报学习收获;课外学习主要是阅读整本书,师生网上交流学习进程,撰写修改读书报告。课内学习时间预计为6课时。

1.学习准备(课内学习,1课时)

教师作学习动员。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包括:确定阅读书目,选择自己重点学习的章节,任务群学习计划,学习要求和学习结果呈现形式,学习评估标准等。落实分组情况。

2.初读作品,整体了解书中涉及的汉语语言和文字知识(课外学习)

(1)略读整本书,读懂作者对语言问题的基本阐述(如《语言和文字》《声、韵、调》《形、音、义》《字、词、句》《意内言外》《古今言殊》《四方谈异》《文字改革》等),了解书中涉及的话题、知识和主要观点,经历学术著作阅读的过程。

(2)阅读每一章内容,体会其主要意旨。通过圈画、批注等方法,将自己的理解、质疑、困惑、评价等,写在与内容相对应的地方。

(3)结合阅读批注,用300~500字对每章内容进行提炼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探究各个章节所论述的语言文字知识之间的关系。

(4)在初读、理解书中内容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通过网络交流、课间交流、班级网络论坛等形式与同学进行分享。

(5)整理阅读中的图画、批注,撰写阅读笔记(包括每一章和全书的阅读笔记)。通过阅读笔记,表达自我对于书中内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6)梳理问题,提出疑问:哪一项知识有帮助?哪一处阐述值得质疑?哪一个话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答?

3.聚焦问题,拓展研读范围(课内学习,2课时)

(1)班级交流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自己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与该书内容相关的问题。

(2)梳理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通过提炼、合并、补充,列出阅读该书时遇到的问题。

(3)借助初步阅读收获,尝试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4)分组学习,每个小组聚焦某一问题,确定该书有关章节,作为下一步閱读原著的重点。

(5)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补充阅读书目,修订阅读计划和学习分工。

4.根据新确定的阅读目的和阅读范围展开阅读(课外学习)

(1)有重点地精读、研读部分内容,并尝试通过书中所介绍的知识、方法等,解决日常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加深对本书所介绍的语言文字知识的理解。例如:通过阅读《古今言殊》,运用作者所说的汉语词语、语法的演变去解决文言文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问题等。

(2)聚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根据本书的写作视角和表述方法,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现象,仿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感受与思考。

5.课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课内学习,2课时)

(1)以班级交流或个人(学习小组)汇报等形式,展示这次任务群学习的收获(如以《古今言殊》一章的阅读收获为例,作班级交流)。

(2)以适当方式(如班级墙报、网页)展示全班阅读研讨成果。

6.反思阅读体会,激发对语言文字的探索兴趣(课内学习,1课时)

(1)梳理和摘抄阅读过程中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有意义的观点和看法,制作“语言知识卡片”,将卡片在“班级展示”栏中张贴和分享,以此积累汉语语言和文字方面的知识。

(2)反思自己的阅读,梳理阅读作品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将其汇总成一个有主题的个人阅读报告(主题内容自定),以网络发布、学术展板等形式分享。

(3)通过阅读和梳理笔记,进一步感受作者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守护和传承。在单元接近尾声时,举办一场有关“汉语汉字”的主题讨论会,表达各自在阅读后对汉语语言和文字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

(一)基本资源

《语文常谈》内容梗概与作者简介(略)

(二)拓展资源

1.吕叔湘《书太多了》《买书·卖书·搬书》

2.朱光潜《咬文嚼字》

(三)在线资源

1.吕叔湘《谈语言的学习、教学和研究》

2.胡明扬《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

3.陈建民《吕叔湘先生教我如何读书》

4.林有苗《吕叔湘:心中装着读者的人民语言学家》

五、评价建议

(一)阅读过程中的评价

阅读过程中的评价方式建议以多方互评为主。多方互评包括三种渠道:一是阅读过程中,学生学习小组内的互相评价;二是其他班级同学、家长、教学管理者等对学生阅读中所做的汇报、展览等分享性内容的评价;三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在阅读课程期间的表现等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学生对教师的学程安排、设置等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阅读过程结束后的评价

本书的阅读探究活动结束时,对整本书的阅读、探究过程,以及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实施作总结性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自评两个方面。

1.学生自评

设计学术作品阅读自评表,供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活动完成之后填写,帮助学生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梳理、反思。示例如下:

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表

姓名:___填表日期:

我在__月__日到__月__日期间阅读了《语文常谈》一书。在阅读中,撰写阅读笔记__篇,共计__字左右;仿写小论文__篇,共计__字左右;课堂上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约__次。

对整个阅读过程的具体总结如下:

1.在整本书的阅读(包括撰写阅读笔记和仿写小论文)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

2.在整本书的阅读(包括撰写阅读笔记和仿写小论文)过程中,我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问题:

3.在阅读《语文常谈》这一学术著作时,我的成就和进步表现在:

4.在阅读中,我还有一些思考和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根据学生撰写的阅读笔记、内容提要、思维导图、小论文,以及个人阅读报告的制作、展览等活动,结合学生的自评、反思,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2.教师自评

通过教师自评表对学程安排和教学设计进行反思,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估,总结教学过程的亮点和不足,以改进学术作品阅读指导的设计和教学。示例如下:

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表

填表日期:__

阅读内容与主题:__课时安排:

1.我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的阶段性规划是否合理?

2.我是否从书籍的类型特征和学生需要习得的阅读策略出发设计阅读任务?阅读任务设计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

3.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切合学情?

4.教学资源的使用是否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

5.在这一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主要的成就和进步表现在哪里?

6.在这一阅读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可能的改进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猜你喜欢

汉语言整本书语言文字
《论语》整本书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