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单元教学常见问题与对策

2019-05-30李亚

语文建设·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周朴园雷雨戏剧

李亚

戏剧和诗歌、散文、小说同属文学四大体裁,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专门设置了包括《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在内的戏剧单元。但是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任务较重,高考评价指向和部分一线教师在戏剧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显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戏剧单元往往被边缘化,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笔者通过对河南省洛阳第一高级中学、河南省孟津第一高级中学、安徽省淮南第一高级中学、安徽省毛坦厂中学、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第四中学等多所学校二十余位一线教师的访谈,结合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管理中对四十多位一线中学语文教师的调查,总结出当前高中语文戏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并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对高中语文戏剧单元的教学有所裨益。

一、当前戏剧单元教学的几种倾向

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同,戏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戏剧本体特征、忽视戏剧艺术价值展示和教学内容选取不精当等方面。

1.去“戏剧化”,忽视戏剧本体特征

忽视戏剧本身特性,以教记叙文、教小说的方法教戏剧是当前戏剧单元教学的一大倾向。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它是一种区别于小说等叙事艺术的综合艺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尽管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剧本,语文教材上所选取的也是戏剧剧本,但它仍然具有舞台性的特点。

相比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涉及文字之外的舞台性内容,综合性强,而且戏剧包罗的内容多。尽管都属于戏剧范畴,但中国古代戏曲和西方舶来品话剧迥然不同,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与中国现代话剧即便形式上基本一致,但要掌握二者卻也需要完全不同的背景知识积累。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所选编的三篇作品为例。关汉卿的元代杂剧《窦娥冤》属于中国古代戏曲,要想真正搞通弄懂《窦娥冤》须具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比如宫调中的正宫、黄钟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商调、大面调、双调、越调,曲牌中的油葫芦、天下乐、赏花时、青哥儿、寄生草、一半儿、后庭花,角色行当术语“卜儿”“正旦”“孛老”“孤”等,还有曲韵、平仄、对仗、衬字等相关知识。这些均需要费一番力气才行。教材所选的《哈姆莱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所选《雷雨》为我国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除去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上的隔膜不论,一个缺乏戏剧理论和舞台实践的人想要完全深入体味两部作品的妙处确实是有困难的。

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相当一部分一线教师确实存在戏剧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足。于是,在教授难度大、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学生面临高考升学压力、高考考核少的多种合力的作用下,把戏剧单元等同于小说单元,分析分析情节、人物形象,然后根据教学参考书介绍一下戏剧文学相关知识成了不少一线教师的自然选择。

2.重社会价值分析,轻艺术价值展示

重社会价值分析、轻艺术价值展示是当前戏剧单元教学中的另一大倾向。一些教师在讲授戏剧单元课文时,把课时和精力都放在分析其主题思想上。对《窦娥冤》则着力讲解“作者通过窦娥的贞烈孝行,展示了儒家礼教的人格美”,“通过这位受过封建文明洗礼的民间弱女子冤死之前的三桩誓愿及其应验的天人感应,向野蛮、暴虐的元蒙统治者示警”,“通过平冤狱的光明结局,向统治者预演了解脱社会危机的政治道路:通过科举取士、改革吏治、名教治国等用夏变夷的方略,使倒退了的元代社会最终恢复和重建封建文明”。对《雷雨》则着重分析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封建资本家与下层劳动人民的在阶级思想与思想意识上的对立,暴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

造成这一教学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还是与上述的高考考核评价、教师知识储备、戏剧教授难度以及“去戏剧化”的教学倾向有关。由于小说教学模式轻车熟路,一些教师就把既有经验照搬过来,用之于戏剧单元教学。分析人物、分析情节,然后把重点放在主题思想分析上。其次,造成这一现象还跟教材节选部分有关。由于篇幅限制,选人课本的只是整个剧本的一个部分。以《雷雨》为例,节选的就是突出展示鲁大海与周朴园矛盾的第二幕,而第二幕恰恰是展示社会矛盾最集中的部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往往把社会矛盾分析作为重点。最后,与一些教学参考书的引导有关。一些教学参考书观念较为陈旧,教学理念局限在阶级斗争的窠臼里,因而对教师教学产生了此种导向。

戏剧教学仅仅满足于主题分析和社会价值呈现是远远不够的。戏剧本体的艺术价值展示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之一。

3.教学内容选取不当,面面俱到

教学内容庞杂,面面俱到又缺乏有机联系是当前戏剧单元教学的又一倾向。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戏剧单元收录了三篇戏剧作品,规划课时分别是《窦娥冤》2课时,《雷雨》2课时,《哈姆莱特》1课时。不得不说,这些课时对于学生全面了解掌握所选作品的文体特征、主题思想、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人物性格是不充裕的。学生平时接触戏剧作品的机会少,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古代戏曲繁复的专业术语、外国戏剧作品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加上这些戏剧作品都是节选,在没有全面了解整个剧情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课文,学生很容易出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情况。

在访谈调查过程中,不少一线教师表示戏剧单元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难度很大。教学内容往往是介绍一番戏剧的文体特征,讲授一下戏剧语言,领会一下戏剧作品的矛盾冲突,讨论一下剧中人物形象,分析一下剧作的主题思想。戏剧教学面面俱到,缺乏有机统一的设计,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教学建议

以上常见的几种教学倾向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有的来自教师本身,有的来自教育环境,也有一些来自教育之外。一些问题不仅在戏剧单元的教学上体现得十分突出,而且也存在于其他教学单元甚至整个语文教学之中。要破解这些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需要从理念和操作两个层面来进行。

1.理念层面:以超越功利的人文情怀面对戏剧单元教学

戏剧单元教学搞不好,表面上看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问题,但根本上是教师的教学理念甚至教育理念的问题。当前功利化教学思想在教育领域有急遽蔓延之势。以考试为导向、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思想甚嚣尘上,这种思想在高中阶段尤其盛行。如果教师仅仅以高考考不考、占分值大不大来衡量所教内容的价值,戏剧单元必然成为价值有限的鸡肋。教师在思想上可能会產生松懈甚至惰怠。反映到行动上就会表现出不重视甚至走过场的教学行为。再加上部分教师戏剧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用教小说的方法教一教,将剧本的社会价值分析分析,搞几块拼盘面面俱到地讲一讲,自然成了不少教师的选择。戏剧单元教学效果不好也是必然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抛开工具性不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必然要求教师具有超越功利的人文情怀。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灵魂,担当起人类精神的守望者的重任。如果将语文教学的意义提升到这一层面,教师自然就会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学,也自然会不去“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并且戏剧本身的艺术价值不是小说、诗歌等其他文学形式可以取代的。恰当的戏剧教学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空间能力等智能发展,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从这一层面上认识戏剧单元教学,破除唯考试论唯分数论的桎梏,则完成了搞好戏剧单元教学的第一步。

2.操作层面: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戏剧单元教学最大的现实问题在于学时少、内容多。《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都是节选,学生在课本上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章节必须先对整个戏剧的情节有个大致了解。从学情方面来讲,学生对戏剧接触的不多,也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明确“教什么”的问题。在课时有限、内容庞杂的情况下,教师须删繁就简地精选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以《雷雨》为例,第一步,通过布置提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戏剧是什么?戏剧的三要素是什么?戏剧的情节分为几部分?《雷雨》中故事的大致脉络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步,用自然界的雷雨之声导人新课,告诉学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年轻的剧作家曹禺创作的《雷雨》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一个集体走向灭亡的悲剧。到底是什么推动着他们走向集体灭亡的呢?通过创设戏剧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步,让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有个初步认识;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梳理出故事梗概、人物关系,并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纠葛、周朴园与鲁大海的阶级矛盾。布置下节课分角色表演剧本的任务,要求学生揣摩人物语言和心理。第四步,在第二个课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剧本,其他学生可通过直观的表演,体会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教师点评学生表演,进一步明确人物性格与语言的关系。第五步,分析台词和潜台词。如周朴园说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鲁侍萍却说她不是小姐,也不贤惠,并且听说也不大规矩。再如周朴园说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个很不老实的人;鲁侍萍回答周萍说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教师点评,明确台词和潜台词的意义,体会语言的妙处。第六步,找出周朴园和鲁侍萍对话时的几次感情变化,让学生分析并总结周朴园的性格特点。最后,分析舞台说明的作用,并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这种方法归纳鲁大海的性格特点。教师用一个完整合理的教学设计,教会学生分析语言、理解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

戏剧作为文学体裁之一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以一种超越现实功利的人文情怀对待语文课、对待戏剧单元,让语文课程的人文光辉照耀更多年轻的心灵。

猜你喜欢

周朴园雷雨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雷雨天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雷雨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雷雨
戏剧类
《雷雨》(节选)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