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重庆工业遗产地“空间复兴”设计研究
——以重庆“特钢厂”城市工业遗产地保护更新设计为例

2019-05-30胡斌梁蕤王轶楠严雨桐

重庆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遗产地遗产景观

胡斌,梁蕤,王轶楠,严雨桐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生产性空间衰退问题。其根源既有产业自身兴衰的客观原因,也暴露出全球化产业资本配置带来的竞争失衡。产业的衰落不仅带来经济困境也使得城市空间发展出现不平等状况,这些原来活跃的区域大多面临空间热度降低、边缘化、社会矛盾滋生等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新型城镇化战略不仅要解决国家持续繁荣、民族振兴的课题,也代表着对传统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推动的对抗性城市化缺陷的校正[1]。在列斐伏尔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城市时代”三层次论中,城市时代的来临同早期的由农业转向制造业的工业革命一样,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它将是一个 “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占主导的时期到一个城市问题占决定意义的时期的变化,……在这个时期探讨适合于社会的方案和形式居于优先地位。”

1 城市工业遗产地“空间复兴”之系统重构策略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一文中指出,“今日,对生产的分析显示我们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2]。作为生产力本身,空间的失效就是资源的闲置,空间生产的停滞会带来区域发展的后退。同样的问题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已经出现,随之兴起的城市工业遗产地复兴运动从本质上也反映出传统工业空间转型再生产方式的变化。即“工业过去曾经是城市的创造者,现在却正被城市创造”。[3]其中成功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空间的再生产过程“批判的潜能”1。也间接应证了列斐伏尔“边缘地带是社会主义差异空间的诞生地”的观点。

“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组成的,其中经济系统起决定作用。”经济转型中的城市工业遗产地复兴核心在于实现空间的新一轮生产和空间重构。从建筑学的角度就是一种“再循环”,即调整功能将其内部组成再重新调整,成为能接受的空间和使用功能。从城市生态学角度,是以人类活动主导下的生态系统复苏来使这些空间进入再一轮可持续发展。从空间的社会学角度来说,应该将遗产地空间重构理解为缓和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冲突的中心和集结地,目标在于重建城市“关系空间”2。保障公民平等开放自由、公平合理地享受空间资源以实现空间正义。

1.1 重构空间属性

作为社会主义的空间实践,我国传统生产性空间遗产在当代的转型复兴具备了重要的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价值取向性。“城市为谁而建?”(列斐伏尔在《接近城市的权利》提出的观点问题),城市时代空间再生产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是一个我们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在理清了资本主义抽象空间同质化、碎片化增殖背后的权力和资本运作机制的弊端和无限逐利性之后,列斐伏尔为纪念马克思《资本论》出版100周年撰写的著作《城市的权利》(1968年)明确区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突出了城市化与重建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提出通过实现“城市的权利”和“差异的权利”,来实现“日常生活”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赋予新型社会空间时间以合法性[3]。

上个世纪以来,大众享有完整的公民权是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发展的基础。文化遗产作为全社会共享的公共财产,应被纳入到社会权力平等享受的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工业遗产地在空间性质上已经从工业文明文化形态载体转化为后工业时代文化载体。从单一的生产性空间到复合型公共空间转变,即从“物的生产”到“城市文化、艺术、生活的生产”。新一轮工业遗产属地的空间生产方式也由交换手段和运输优先性的观点改由使用价值优先性的观点来生产,空间重构要保证“公共开放性、共享参与性和品质均好性”。城市遗产地的保护和更新在于归还一系列开放空间,它们在形态和面貌上仍然是过去的,但是它们的本质却是新的社会空间组织模式在空间上的一种投影,可以保护已建成的景观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当今西方城市普遍出现的中产阶级化和博物馆化的风险。

1.2 重构空间形态

城市公共空间往往是贮存和浓缩历史事件、引发集体记忆的特殊容器。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代表性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构成城市肌理、文脉,一部分特别重要的标志性强的空间,在视觉和心理层面往往成为一定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意象地标。它对于增强场所性以及塑造城市的精神与文化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集体记忆理论和公众史学观的发展,使城市工业遗产地作为城市公共记忆的“场所媒介”的价值凸现。从工业建筑遗产本身改良和重构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发展并重,传递历史城市场所归属感。对于工业遗产地本身应慎重评估基地的经济、文化和环境价值,充分挖掘潜力,并给予合理开发利用。建设“新城市-工业”社区,让工业遗产回归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借助“拼贴城市”和新陈代谢理论辅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新建、改造、整治、保护等全过程。

图1 重庆特钢厂厂区格局建设发展脉络图

保护是与“身份认同、归宿感、历史情感”等体验型空间形态密不可分的。历史遗迹一旦丧失,与场所相关的集体记忆、社会历史线索都将丧失,会直接导致场所的“无根和失语”。这已经成为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症结。在策略上,需要以保护为基础展开更新手段,实现空间的延续性。对那些集中体现工业遗产地工业文化延续性,一旦破坏即无法恢复的建筑及其环境,要采取绝对的或严格的保护。

除了“可进入性、可通达性”等空间形态的变化可以增加传统工业空间的价值,从景观视觉角度更容易形成对新空间的识别。通过充分展示遗产的本体价值,并控制相关要素,可以形成公众对新型城市“工业化”公共空间景观的视觉识别,强化市民的记忆与认可度。这个打造“后工业景观”的过程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将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它们是工业遗产价值内容的具体体现。

1.3 重构空间内容

工业时代的城市生活最乏味之处在于均质空间对 “日常生活”的破坏,因此新一轮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需要助力城市空间中感性的复归。城市空间将是走出现代性的新开端,真正具有革命特征的社会转变必须表现出对日常生活、对语言和空间具有创造性的影响力,“重建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因此,由工业遗产地转变成为的新城市公共空间需要城市公众通过不断的社会性、日常化行为实践进行维持与认同。依托于新的空间形态,“艺术性、日常性、草根性和即时性”应该成为这些空间新的内容特征。其中,艺术活动介入是催化剂。 19世纪以来的艺术空间和艺术社区发育史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和主流权力规训机制抗争的空间流变史。艺术社区的成长似乎也与工业遗产地有着天然的融合性。从早期苏荷街区到北京798艺术社区、重庆的“坦克库”等等,这种空间生产模式和艺术家的“个性化怪异”行为从早期受到主流社会排斥,逐渐成为城市中受到千禧一代追捧的时尚空间,这背后有后现代社会语境的改变,也有资本乐于和新鲜空间气质迅速结合的敏锐触角,但是就其本质还是代表着新的更为包容的空间行为方式被允许。

图2 重庆特钢厂交通区位分析图

图3 重庆特钢厂区域位置

图4 场地横向剖面图

图5 场地周边道路示意图

2 重庆特钢厂工业遗产地空间保护与复兴设计解析

重庆特钢厂位于沙坪坝区滨江地带双碑-井口段内的原东华特钢厂地块,其前身为“重庆炼钢厂”。地块北部为高层住宅区,西侧为城市干道,南靠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嘉陵江从东侧流过。该厂于1935年动工兴建,是西南地区最早建设的钢铁企业。1954年,厂更名为重庆第二钢铁厂;1958—1975年间各主要厂房兴建完成,形成了厂区的基本格局;1978年,重庆钢厂正式更名为重庆特殊钢厂,简称“特钢厂”,形成了与现状基本一致的建筑格局(图1)。重庆特钢经历了60年的历史,在抗战时期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历史文化积淀较为深厚,长期的闲置以及受到交通上的限制,使其无法成为有公众参与的开放型场所,导致了空间的失效与片区发展的停滞。

重庆特钢厂工业遗产地区域内有多条交通干道及轨道线路经过,该地将成为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走廊和人文功能提升的交汇区。由于本次城市设计地处滨江景观敏感区,紧邻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又处于重庆主城“两江四岸”重要区域,同时地块内部均为特钢厂房工业遗迹,因此对如何实现工业遗产地的空间保护与复兴,以及对其设计策略的讨论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图2、图3)。

2.1 外部空间环境与景观保护更新

1)交通环境优化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工业遗产环境空间受到严重的侵袭。一是城市的建设使得工业遗产空间不断收缩,工业遗产环境空间受到空间面积上的挤压;二是遗产环境空间逐渐被城市建设所替代和包围,人们对城市交通快速可达性的需求使得工业遗产环境空间变得日益封闭,缺乏可达性,进而遗产环境空间逐渐衰败而失去活力。因此,对遗产环境空间的保护与更新,需要站在城市的视角,提出有利于开放和利用遗产空间的策略,来开拓发展潜力。改善外部交通环境通达性是重构空间属性,开放遗产空间的先决条件。

图6 人行道路与轨道站点示意图

特钢厂场地西侧为现状主干路(杨双路),东侧为在建的下穿滨江路主干路。现状轨道为沿杨双路的轨道一号线,为地上架空线路(图4)。从场地的交通通达性上来看,场地南面以人行道路为主,其余三面均为现状或规划中的车行道,并未规划有停车场所。目前问题即是场地四周均与城市道路有一段空地作为屏障,无可直接进入的入口,人流和车流无法直接抵达场地内部(图5、图6)。工业遗产地外部应该面向城市开放,遵从城市的整体规划来确定其发展思路,从城市的角度让居民可达、可观、可游、可用。

设计所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打通外部道路与场地间的封闭性,使道路上的人流及车流有机会进入场地内部,二是对场地入口的设置,三是对停车场位置的选择(图7—图12)。方案提出了将社区间及沿江道路规划调整为下穿的设想,一方面可以把场地沿江下穿道路与场地地库间连通;另一方面可以将滨江道路表层覆土来形成绿地公园,将场地与金碧社区之间连通,来导入南边的人流。在城市界面与场地界面均设了地上或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将场地向城市打开。

图7可进入和通达性城市策略一

图8 可进入和通达性城市策略二

图9 可进入和通达性城市策略三

图10 可进入和通达性城市策略四

图11 可进入和通达性城市策略五

图12 可进入和通达性城市策略六

2)山水城市景观空间形态控制

特钢厂的遗产景观空间面临两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以嘉陵江滨江景观为主的自然山水格局,如何在既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形成对自然山水景观的呼应以及风貌的协调,并使城市沿江景观界面得到一定的提升;二是作为工业建筑风貌区,如何让遗产场地、城市界面与滨河界面景观实现景观上的过渡,使遗产景观本身成为一个过渡区域。

3)建筑形态控制策略

图13 传统山水格局与建筑的转化

图14 沿江界面效果图

图15 景观鸟瞰图

图16 景观鸟瞰图

由于场地背山面水,将传统山水画意向转化为建筑形态,能够形成生动形象的天际轮廓,与背景的山体轮廓形成呼应(图13)。控制滨江路沿线临山地区建筑高度与布局形式,原则上不超过背景山体高度2/3,并遵循“前低后高、顺应地势”的建筑布局原则;控制滨江地区建筑密度,使建筑簇群与山体交替呈现,预留山水视线通廊;根据生态保育和使用功能需要,进行滨江建筑后退控制,划定绿化缓冲带控制线;结合地标建筑的打造,以“层次丰富、高低错落、主从协调”为原则,对滨江岸线天际轮廓线进行研究与优化。通过控制临街建筑高度,以达到最佳的视域范围,在建筑形体较低处能够形成视线通廊,使得沿江景观界面、工业遗产景观界面与城市界面连通成一片,在城市界面形成怡人尺度和亲和视线。

从沿江视角向特钢厂场地方向观看,视线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工业遗产标志,透明长廊上的厂区名称、景观步道,作为横向要素伸展;第二层次是以工业遗产建筑物及构筑物所形成的中景区域,主要由不同尺度的厂房屋顶,与工厂烟囱的高低起伏形成一定的错落景观;第三层次是以临街的高层建筑的仿山水曲线轮廓为主体,以最远处的山体轮廓线作为布景形成的柔美图景,与前部的直线与折线线条组成景观元素的多层次对比(图14)。

特钢厂地块恰好处在沿江滨河地带与城市干道的过渡带上,需处理从城市绿化到工业景观再到滨河景观的过渡关系。通过场地边缘地道四周与绿化结合,形成丰富的生态公共空间,步道、绿化等空间形成连接各界面的生态路径,建筑之间形成丰富的动态活动空间。对沿江的景观步道设计则采用退台式的处理,使沿江地带形成可观、可游、可憩的滨河景观带(图 15、图16)。

景观过渡带从平面上分为五个主要区域,靠近城市干道的区域主要作为生态步道使用,起到植被隔离道路污染和噪音的作用;在场地西南侧入口部分以城市广场的形式处理;北侧入口以生态绿地的形式面向城市干道与北侧住宅区,形成绿色景观过渡块;沿江界面分为两个层次,近厂区边缘部分以滨江绿地公园的形式连接;第二个层次即是沿江地带,由于需要处理一定的高差,退台式景观步道在该区域能起到弱化高差的作用。

图17 建筑遗产现状

2.2 历史建筑空间本体保护与修复

遗产建筑本体空间是工业遗产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何种功能的实现或是传统风貌的再现都需要利用建筑本体来实现。对建筑本体空间价值的评估与价值的提炼都是对工业遗产价值被最大化利用和保护的前提。因此,需要对工业遗产的建筑本体空间进行重点调查与分析,以提出适宜的保护更新策略。

1)空间调查与价值评估

场地内主要工业遗产建筑分为厂房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群由7栋主体厂房及部分附属构筑物组成,共51741.4m2。其中主体厂房分别有二薄厂房、二扎厂房、二扎附属厂房、钢坯库、750初扎厂房、冷却炉以及一号厂房。建筑目前虽设有专人看管,但建筑损坏依然严重。建筑群建设时序长,从60年代到90年代不等,期间也经历多次维修,导致建筑残损程度差异较大。其中750初扎、冷却炉残损情况最为严重。另外,厂区内保留了许多构筑物,如6处红砖砌筑的烟囱以及一处水塔构筑物(图17—图19)。

图18 各厂房高度统计图

图19 各厂房平面空间分析

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82条、88条[4]中对遗产建筑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定义与评估要求,并依据重庆特钢厂的现状情况,从工业遗产建筑本体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评估,并从4个方面,即历史价值的代表性、技术价值的代表性、审美价值的代表性及社会经济价值的代表性对特钢厂的建筑本体进行评估 (表1、表2、表3)。

2)空间更新策略

图20 各厂房价值分级图

表1 厂房真实性评估表

表2 厂房完整性评估表

表3 厂房代表性评估表

对建筑本体空间进行分级,并制定针对不同级别的建筑空间更新策略是该方案的主要设计思路。根据对真实性、完整性、代表性三个方面价值的评估,对各栋建筑的价值进行综合评分,并将该厂区建筑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有较高价值的建筑,综合评分为7~8分,此类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无法完全保留,因此,在合理保护原有价值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功能转换和局部修缮;第二级为有一般历史价值的建筑,综合评分为6分,虽然没有突出的某一方面的价值,却是构成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类工业遗产可以适当地对其进行结构、外貌及功能改造,保留主要历史特征;第三级为有一定价值的建筑,综合评分为5分及以下,该类建筑没有显著的价值,但是具有再利用的优势,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合理的拆除或重建,并尽可能保留原有场所的文脉和肌理(图20、图21)。

图21 A、B栋厂房分级设计策略意向

3 结语

工业遗产地的“空间复兴”设计并非白纸作画,可尽展想象,同时亦非在原作上进行小添小补即可实现。不破不立,若想实现遗产地的“空间复兴”,对其进行重构势在必行,针对空间的属性、形态、内容提出重构策略则是设计实践中的重要内容。而所谓 “重构”,更是针对原有要素的“打破”与“建立”,因此不同的项目,虽原则相同,但其具体必然会因“原作”的不同而不同。在重庆特钢厂的保护与更新设计中,通过“下沉”车行通道从而延续步行空间的方式,将原本被道路分割的场地重新连接,改变场地的“可进入性、可通达性”,为空间属性的重构打下基础;通过对景观环境的梳理和优化,形成拥有多重城市角色的城市活动场所体现的则是空间内容的重构;通过对遗产本体价值进行评估和策划是空间形态重构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进行设计,才能使建筑遗产本体价值最大化呈现。无“旧”亦无“新”,重构策略的提出,正是一种基于“此时”、“此地”、“此物”的深度思考。

注:

1列斐伏尔“游戏城”概念提出“日常生活本身具有压抑和颠覆的双重性,所以,虽然日常生活已经被充分同质化、商品化和科层化了,但批判的潜能仍然存在于欲望的身体、日常社会性和都市生活密集和非工具性空间里”。

2大卫·哈维的城市空间思想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早在1973年出版的《社会正义和城市》一书中,哈维就把空间分为绝对空间、相对空间和关系空间,他尤其看重关系空间。由此,关系空间成为哈维理解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概念基础,他把城市空间理解成为聚集了各种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各种利益矛盾及其冲突的重要区域。总而言之,哈维把空间看作是由性别、家庭、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利益矛盾和冲突等社会实践的构造物。

图表来源:

图1—图20:作者自绘;

图21:根据网络图片绘制;

表1—表3:作者自制。

信息快读

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揭晓

以“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为主题的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经过紧张有序的评选,最终结果近日在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年会(深圳)上揭晓。

雅:超凡脱俗,使人见而生悦。城市绿色化进程之中,或单体建筑,或主题社区或城市生态的导引,展现在参与者面前的是低碳、节能、环保理念的全方位对接。

获奖者:厦门云顶自行车快速路项目(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在经历了汽车的疯狂发展演变后,以汽车为中心的公路交通正在出现由“四轮”到“两轮”的回归。理想中低碳、高效的空中自行车道必将成为未来城市新宠。

仁:亲也,真心至爱、通情达理,民之所向。这是万世太平之基石,是党和政府落实民生问题的具体体现,充分表达了政府牵头、企业发力、深入彻底改造城市居住设施,改善居住条件的决心,实现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目的的主旨方针。

获奖者:上海虹口区复旦小区“美丽家园”综合整治试点工程(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以人为本、走进社区、反复勘察、充分沟通、引导参与,让社区“微更新”真正做到提升社区居民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赢:在产能过剩和环保政策收紧的双重压力下,工业企业更新和再重组势在必行。这将是城市更新重兵布防的区域,通过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运用标本兼治的手段提高工业区生产活力,丰富业态形式,整体面貌的改观和成熟的商务运营模式,为国家、企业、百姓三方得利奠定了基础。

获奖者:上海倍格老船坞(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

老船坞曾经随着中船集团的搬迁而落寞,可喜的是,她在城市更新中凤凰涅槃,在重获新生的同时,更多了创业的激情与奋斗的理想。

(摘自:搜狐网)

猜你喜欢

遗产地遗产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遗产怎么分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千万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