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2019-05-30王旭玮
王旭玮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300)
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是高等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由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学生深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对中国传统艺术综合研究的师资力量匮乏,使中国传统艺术的美育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近年来围绕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创作的电影、音乐、广告、服装等时尚领域成为创意的热点,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建立系统化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紧迫性由此而生。
一、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与意义
(一)现代科技发展推动教育向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转型
现今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将逐渐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人工智能对现代教育的未来与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席董刚提出“未来职业教育要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岗位变革、人才素质的要求变化和人才层次需求的变化,落实职业教育任务,培养产业变革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策略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回归教育本质,调整专业设置,引领产业发展”①。因此,具有文化内涵与技能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
(二)美育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美育教育又被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即为体育、智育、德育、美育”②,他倡导全面推进中国素质教育,把美育列入全民教育方针之中。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美育工作,推进全省职业院校美育教育的改革发展。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美育教育是提高民族自信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我国灿烂的文明历史,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现代大学生肩负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在人生的学习阶段用心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积极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通过不断地发掘与创新,促进传统艺术不断向前发展。提高中国传统艺术鉴赏力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是加强学生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鲁迅先生就曾提出“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③这一著名理论;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在美育教育中如何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传统艺术的美育教育成为目前大学生美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④。由此可见,美育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中国传统艺术更是美育教育的关键。
二、高校教育的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现状
(一)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学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在本就不足的美育教育教学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美育教育板块几乎空缺,然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体现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方面。美育教育不仅仅是给受教者简单的审美教育,更重要的是这是以美学理论美化心灵的情感教育,通过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教育方式,如何通过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中国传统艺术的修养、认知、关注,成为现代高校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是历史悠久的新内容
中国传统艺术内容虽然是历史悠久的艺术,但在中国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中却是一门新兴课程,在我国大学中开设此课程的院校也并不多。
中国的美育教育的知识结构中,中国传统艺术研究人才培养并未受到重视,从中小学到大学,大多以主流的西方艺术鉴赏为主,全国各大院校开设的艺术史、设计史等学科,更是多以西方艺术史学为主要方向,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科中,也仅限于对历史、考古、文学、绘画的研究,并未开设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的内容,然而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能够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品类繁多,包括中国传统艺术图形的造型与意义、服饰的形式与工艺、建筑的地域与风格、节日与节气、民俗与风情、民间工艺、戏剧等方面,整个课程内容包括了近千年的中国传统艺术的演变与发展,涵盖各种艺术形式,而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象征,是代表着中国民族风格与特色的具象符号,是当代国民必须具备的民族文化基础。
三、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内容涵盖面广
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普及性扫盲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风格、特点与含义,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涵盖面广、外延博大,教学内容围绕中国传统艺术所涉及学科较多,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具备初步的了解与认知,使其感受到中国艺术瑰宝的魅力与内涵。
(二)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缺乏兴趣
自2018年开始我国高校都迎来第一批21世纪出生的新生,这批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与文化交融背景下成长的学生们,接受着以西方艺术为主导的艺术美育教育,生活中深受西方文化与日韩潮流的影响,对中国传统艺术认知不足,同时也不关注,他们向往西方的艺术与时尚,喜欢喝咖啡,喜欢看美国电影,然而却看不懂美国拍摄的《功夫熊猫》里所呈现的中国传统艺术。然而在中国美育教育教学体系中却缺乏中国传统艺术的美育教育,大多学生对中国璀璨的艺术瑰宝知之甚少,更有大量学生直接表示不喜欢中国传统艺术。
四、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教学方法
面对这种课程内容庞大、学生又抵触的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现状,如何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向主动、从关注向喜欢转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知识环节中则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在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内容,以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内容结构,消除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排斥,以中国传统艺术的感染力逐步影响学生的观念,随着学生自我体验与思考的逐渐丰富以及不断增强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更多、更全面地学习中国传统艺术,从而深深的被本民族璀璨的艺术所感染,在内心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
(一)搭建以学生为本的内容结构
由于教学内容复杂,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结构上,改变灌输型的教学方式,搭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内容结构,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不同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类的课程教学,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构上强调学生的感悟与情感,以学生感受为模块,通过他们有切身体会的生活角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与历史进行整理与分类,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衣、食、住、行、看相结合,使看似枯燥的知识点与生活息息相关。(表1)
> 表1
(二)采用穿越古今的对比教学法
中国传统艺术经历了漫长的时代变迁,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均有着不同的传承与演变,每一次的演变都是将传统向时尚的推进,直至今日,我们所见到的很多艺术品都来自中国古老的艺术传承,这些艺术品沿袭着古老的艺术血脉,因而具有着鲜明的中国民族特征,它们在时尚中透露着传统。现代以及未来的学生大多都深受西方艺术与文化的吸引,对中国本民族的事物并不关注,面对这样的现状,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讲授中,首先需要解开学生的排斥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对比教学法,以穿越式的手法,从现代时尚中国风的创意切入中国传统艺术,例如音乐中的周杰伦与青花瓷、飞天的舞蹈与敦煌壁画、明星的红毯礼服与旗袍,让学生在时尚中对比反观中国传统艺术的悠久历史并感受其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带动学生进行比较、对照古今艺术作品的共同气质与创新发展,切身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悠远与博大。
(三)开设以体验为主的第二课堂
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教学是一个带学生慢慢体会与感受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特色建筑园林、民间工作坊、少数民族村落等第二课堂,让学生能够与传统艺术零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与魅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民族艺术鉴赏力。
(四)组织多元化教师团队
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教学内容庞大,涉及外延学科较多,专任教师多在中国传统艺术的某些方面研究比较透彻,但不可能做到精通所有学科方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搭建一个跨学科、跨行业的多元化教师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完整的专业设置优势,联合多学科专业教师进行各项知识的专业讲解。聘请工艺美术大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技艺的精湛与奇妙。在参观考察过程中,还可充分发挥现场讲解人员进行知识讲解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考察现场积极思考并进行提问与讨论,逐步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好奇与关注。
(五)开展翻转式课堂的分享交流
通过课堂讲解、考察参观,以及大师的演示与讲解,每一位学生都会对所见所闻产生不同的感受与思考,这时需要开展翻转课堂式的分享交流会,在课堂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把考察与参观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彼此分享,通过分享会,在各自表达感受之余,启发学生对纷繁复杂的考察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分析,带领学生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种类、形式等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这种学生自主的交流活动,实际是推动学生从“探究”向“研讨”递进的学习过程,通过充分的“探究”与深入的“研讨”,对学生的感染更强,其记忆也更加清晰,有效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与鉴赏力。
结语
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教学是大学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肩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艰巨使命,是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学生民族自信的动力源泉,面对这样的重任,中国传统艺术美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董刚:在2018年3月的第三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发言稿.
②蔡元培研究会.论蔡元培[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39.
③鲁迅:《致陈烟桥》.
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