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伤害
2019-05-30作者张梅
作者/张梅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善,是一种内质,一种品德,一种操守。在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团体内部,如果善成为所有人的行为主导,那这个社会、单位、团体,就有了发展的基因和传承的血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既是对人的良苦劝诫,也应是人的言行规范。
但善亦有度,很多时候,良好愿望不一定带来如意效果,善良也是。倘若超过某种限度,即使你的出发点没任何私心杂念,也完全是为他人着想,可换来的,却可能是他人的厌烦,甚至怨恨。到头来,付出善意的和接受善意的,都会受伤。
我所在的一个微信群里曾发生一件事:一位群友发来个泪流满面的表情,说他母亲和弟弟年初双双患了重病,虽经半年时间治疗,但丝毫无效,家里积蓄已花光,且还欠了很多外债,搞得他心力交瘁,难以支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一位群友倡议下,群里所有人都伸出了援手。大家你一百他三百地,无私捐起款来,使那位群友深受感动,一再表示谢意。捐款都统一打入提倡议的群友银行卡里,再由他转给那位群友。每天,倡议者都在群里公布捐款人名单和所捐数额。
当时,我对倡议者的做法提出异议。我说这样不好,捐款由他帮助转过去就行,没必要天天公布,这样只能给捐助者和受助者增添不快和烦恼。因为,捐助者的捐助是个人行为,很多人不希望别人知道;而受助者本人,也不愿把自己的困难放大,让天下人皆知。这对双方来说都是秘密,不需告诉别人。但倡议者对我的异议也提出异议,态度强烈。他说善良的行为没必要想那么多,只要大家心尽到了,让受助者缓解下燃眉之急,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就在我与倡议者私下“交锋”时,受助者也在群里接连发出“告示”,希望大家不要再捐款了,也不要再议论它,更不要再扩大它。而倡议者依旧我行我素,不但如此,他还把倡议捐款的信息发布到其他群里,导致有些人开始怀疑受助者的家庭境况是否真实。对于大家的议论,倡议者还是“据理力争”,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结局可想而知。一天受助者突然退群,不再与群里任何人联系,包括倡议者本人。这让倡议者很是受伤,在群里发了一星期的牢骚。对于他的不解和恼怒,没有一个人回应。
这是别人的故事。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发生过。
有段时间,我身体不适,就想一个人静静休息。可是,知道消息的亲人朋友,接二连三打来电话,询问我的状况,表达善意的关心和问候。有时,一个人一天打来若干个电话,语之柔,爱之深,情之切,很是令人动容。
初始,我还满怀感激。可电话多了,就成了种负担,搞得自己心神不宁,原本不佳的状态,显得更加糟糕,并开始厌烦这种关心和问候。
仔细想一想,才明白,他人善意的关怀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掌握好时机和火候。就像炒菜,火候正好,菜才可口。火小,菜便生了;火大,菜则糊了。
古人言,上善若水。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善良之行,亦然。当你的善举给他人带来困扰烦恼时,该放下就放下吧,千万不要“一意孤行”。凡事都要多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否则,善良造成的后果,必然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说过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他说:“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以让我去选择道德根基,我愿选实事求是。”
善,也应实事求是。别人需要时,不要有丝毫保留;别人不需要时,适可而止。这样,善言才能说到心里去,善举才能做到无瑕疵。而这关键,就是把自己变成对方,然后思考善的限度和方式。
有时,自以为是,既伤人,又伤己。最可悲的结局是:最亲的亲人,最好的朋友,最近的同事,与你终将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