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下社会教师的“师道尊严”
2019-05-29刘有国
刘有国
摘 要:教育,是国家之本,民族之基,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参与实施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与文明的传播者,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种观念和思想的日新月异,当下社会教师的“师道尊严”如何呢?
关键词:教师的现状;“师道尊严”的重塑
一、当下社会教师的现状
(一)教师生存状况尴尬无比,里外不是人。有人听到这句话,便觉得好笑,如今的教师是何等威严,高高在上,咳嗽一声,家长都要抖一抖。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如果学生在学努力,教师尽责,家长配合,那就是师生和谐,家校和平。如果有些学生,不写作业,违反课堂纪律。对这些学生,教师痛心,家长痛苦,教师管吧,这些学生不受管教。惹急了还能和教师吵上一架,更严重的是家长来了,领导来了:学生永远是对的,错的便是老师!打?根本不敢!因为,《教育法》《教师法》等明文规定,教师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果是情绪失控,失手打了学生,无异于捅了马蜂窝,领导责骂,家长讨伐,甚至动手殴打教师的事件,屡见不鲜。若是不管,家长嫌老师不管学生,不教学生,不负责任。领导批评老师教学不力,效果不明,混天度日混饭吃。所以教师就在这双方夹层中工作,尴尬无比,渐渐成为“弱势群体!”。
(二)职称评比无可奈何
提起职称,教师们都觉得这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心中百感交集。因为职称是教师努力工作的体现,是教师自我追求的认同。是教师提高待遇,改善自身物质生活水平的唯一途径。教师没有福利,车补等,只有通过竞聘职称才能实现这些。设立职称竞聘制度的本质就是体现“多劳多得”,激发广大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生崇高的追求。但现状是职称竞聘制度初衷并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出来,甚至成为教师队伍积极性的障碍,迫使得不少一线普通教师对职称竞聘已经失去了信心与希望。在如今的教师队伍中,职称好像成为部分教师群体的”专利“,无论他们怎么努力的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成绩,总会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而落选,每次职称竞聘都是信心满满,但最后都是落败而归。面对职称竞聘中的”不公“、”非透明“现象,只能心里有不满,行为上也无法左右。
(二)教师“负担重”
目前,大多教师脱离一线教学,在社会上扮演着各种角色,承担着各种社会责任。慢慢丧失了本来职责。
首先,承担各类社会性监考:在大多数周末负责社会性考试的监考任务,比如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等。
其次,各类无关紧要的培训,大多数培训,完全是“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连视频都不看,然后还有做题、还要交作业、考试。。
(三)教师“表哥”“表叔”泛滥
现在很多学校大把的时间不是用在研究课准备教学器具,而是用在对付表格、应付考评上,很多明知就是应付应付,做与不做于教育大计无碍的事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老师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做。教师还有大量的考评、评估工作。还面临大量比赛,如青年教师大比武、教坛新秀、基本功大賽、说课大赛、优质课……不管什么类型的比赛,准备起来都要让人褪层皮。
二、如何重塑教师的师道尊严”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面对教师们的“千疮百孔”,我们怎样重塑教师的“师道尊严”?
(一)首先提高教师地位,我觉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关键。否则,出台再多的文件,唱出再高的调门都没有实际意义。说来说去,就是一条,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当教师的一切合法权益都能得到落实,一切侵害教师合法权益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时候,根本不用去喊什么尊师重教,全社会都会很自然的尊敬教师。 其次,社会上对于教师权益的侵害也没有受到及时而严厉的打击。侮辱、殴打、诬蔑教师的行为几乎没有什么违法成本,践踏教师尊严似乎已经形成了破窗效应,谁都敢对教师指指点点,甚至挥舞拳头。不说家长了,就连未成年的学生当中也开始弥漫轻贱教师的氛围了。所以说,全面依法治教才是恢复教师应有地位的治本之策!
(二)要切实为教师们减负,全面清理和规范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更不能随意给学校和教师搞摊派。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全社会传承和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中国具有八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从“天地君亲师”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历代都把“尊师”放在重要位置。“尊师重教”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许多志士仁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推崇。
教师本身要有过硬的专业“尊严”即专业素质,这种内在的底气不是与生俱来就有,而是在自身“积淀”,内在“修炼”,平时教育教学中自我反思,教育反思得来的。同时还有“言传身教”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示范效应。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要做到“学高称师,身正为范”,做一名有素养,有尊严的优秀教师。
所以,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全方位重塑“师道尊严”,重启“科技兴国”的强国之梦。做一名品德高尚,气度优雅,人民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