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整合策列

2019-05-29郑旺斌

新一代 2019年1期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

郑旺斌

摘 要: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整合,使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突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功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教材鲜活起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使用;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的目的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使儿童更加热爱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更多的学习空间,信息技术会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展现或模拟各种教育教学场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教材内容可通过信息技术来扩充

现行《品德与生活》中有图片和简要文字的提示,教师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灵活处理,面对这样的教材,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深入研究学生年龄和心里特征,将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因素综合起来,可以让各种相关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来呈现出来,变静为动,变零为总,让学生有一个创新的认识,讓教材内容呆板的画面和文字鲜活起来。信息技术通过获取、传递、处理信息,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用,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官刺激和感受,促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和道德情感的体验,最终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家门前新事多》,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为家乡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家乡以前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事情,孩子想象不出来,所以我课前就搜集家乡以前的一些图片(学校、建筑、公路、市场等等),让学生与书中的一些图片进行鲜明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家乡巨大的变化。接着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憧憬未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儿童的生活情况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再现出来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拍摄图片,视频,把孩子们的生活场景如实地记录下来,并可以保存和再现,这样儿童看到真正的生活场景时,使课堂教育变得有血有肉,只不是口头上的说教,更重要的是活生生的现实,这样给儿童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更富有真情实感,让课堂更接近于生活,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在《美化家园》中保护水、节约水这一课导入时,播放家乡干旱地方下雨天集水,人们用水时反复使用几次才划算,学生会感受到水的确很少的,在播放一些人类浪费水的视频和图片,使他们直观地收到教育,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节约水,珍惜水资源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开始懂得人类应该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真正深刻理解“水是人类资源”这句话的含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在《保护森林,节约用纸》活动中,教师从本地饭店一次性筷子使用的录像、本地山林火灾照片、树木被砍伐、水土流失等课件,给学生强烈的体验和感受。接着再从城区孩子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对旧挂历的丢弃、街头广告的滥发、商场货物的过度包装等现象的分析和反思,让孩子们深切的感悟到节约用纸与保护森林息息相关,节约用纸就得从身边小事做起。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导质疑解难,实现探究学习

明代著名学者陈敏章曾经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还存在着不少的串讲串问,老师牵着学生走,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给夺去了。实践证明: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巧妙结合信息技术,合理地把握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把质疑解难引进课堂。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储备有限,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因此,网络中生动有趣的文字、画面能吸引学生主动钻研、思维推导,使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能。当然,质疑是手段,解疑是目的。因为网络是一个“天然的图书馆”,它给学生解答疑难提供了完备的场所。当学生遇到困惑时,只要将鼠标一点,庞大的学习资源库便展现在眼前。利用网络解决疑难,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征服感,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如在学习《地球上的红飘带》一课中,我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鼓励学生将疑难问题输入计算机,在网络中质疑。我便通过网络进一步梳理学生的问题,将那些“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问题透过网络转播给全体学生。例如学生质疑道:“所谓红军不怕远征难,那么红军们在长征途中遇到过哪些艰难险阻呢?”针对这个有价值的的问题,我让学生利用我制作的“拓展资源”查找。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适时看到:《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的录像片段,当这些未曾履迹的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不禁发出了敬佩的赞叹声。这样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通过再现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感染了学生绪,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产生了与情境相应的情感,使教学变为具有吸引力的有意义的活动.

老师采用了非常生动形象的视频来表现红军长征的艰辛,让学生融入到情景中,情景体验,这样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及爱国的情感。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架起师生间的桥梁,还成为他们学习途径之一。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中》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更有助于突破教学难关,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猜你喜欢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