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9-05-29陈珍丽
陈珍丽
【摘 要】在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与养成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进行自主学习和提升。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支架式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理念;支架式;教学质量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已成為绕不开的话题,新式教育确立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诸多改变。在高中生物中,支架式教学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搭建概念框架的方式,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一步步进行推进的教学模式。
1.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支架式教学的思路来源于前苏联的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将个体发展分为现实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两个部分,两者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现实发展水平为个体通过自身所能达到的水平,潜在发展水平为个体在帮助下能达到的水平。这种帮助就是指最近发展区所做的行为,即搭建支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现实发展水平,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没有发展方向。
2.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形式
在高中生物中应用支架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出积极地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2.1范例支架
教师通过举例的方式,使得教学中的定理定律变得形象化,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其方法为观察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推理验证—得出答案。例如:教师在教学“遗传和染色体”时,可以就同学自身进行举例,比如:肤色深浅、身高个头、鼻梁高低、眼睛大小、单双眼皮等等,都与父母遗传有直接关联。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身的身体特征,与父母的体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遗传的具体表现与实际效果,以及遗传的原理和概念。
2.2问题支架
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可以根据问题的困难程度,分层次和角度去搭建框架,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所在,与该使用哪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其方法为不停地进行问题的深度挖掘,通过不停地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实现问题的深度剖析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是怎么产生的”进行切入,提出问题: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什么?需要怎样的外在条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区别是什么?在不停的提问中,学生可以很好的了解光合作用的具体概念与表现形式,将光合作用的理念刻印在脑海深处。
2.3建议框架
教师在学生陷入困境时,能提供恰当的帮助,使学生走出问题的泥潭。建议框架与问题框架有相似性,都是对问题和提出与解答,但是问题框架更偏向整体性,而建议框架直指问题本质。例如: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要使用浸泡法,将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保持温度的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
2.4工具支架
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灵活使用各种工具,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工具包括计算工具、网络信息、相关书籍、多媒体、视频资源等等。这种支架能将高中生物的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能极大的丰富学生的视野,达到直观表现的结果。例如:在“细胞衰老和凋亡”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细胞的视频,通过快进式的细胞视频,将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死亡的过程浓缩到10分钟,不仅可以观察到细致的成长过程,也能了解凋亡的具体过程,从而深入理解细胞的概念,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结果。
2.5图表支架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有观察实验,要求详细记录实验的动态与搜集实验的数据。学生可以使用表格、流程图、概念图、时间线等方式,将实验的变化记录下来。通过记录的实验变化,联系高中生物课本中的概念,真正理解其中的理念。例如: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学生可以使用时间线的方式,将人口与生态环境进行图表分析,得出气候变冷、人口增加与王朝更替之间的关系,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人口增加对北冰洋和南极的冰川影响,人口增加对臭氧层的破坏程度等。
以上五种支架都是化抽象为形象,将复杂变简单的学习模式,教师在搭建支架时不要盲目追求形式,而要根据课程的概念和方向,进行支架的有机结合,组合使用分析出最佳效果。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大学习效果。
3.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实际运用
3.1创造情景,增强氛围
教师在教学前要创造情景,即收集相关资料,介绍当时背景,将氛围代入教学当中。教师的资料可以来自于课外书籍、网上摘抄、视频信息等方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信息收集。例如:在“酵母菌细胞研究”中,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面包和馒头,教师可以带来葡萄酒,从酵母菌的性质、类型入手,对面包和馒头的松软原因和酒的发酵情况进行描述,得出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结论,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列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3.2搭建支架,打好基础
支架的搭建可以先确定主题,再将主题分层,最后将每层的内容进行填充。这样的支架思路清晰,结构分明,目的明 (下转第66页)(上接第64页)
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将抽象的理论实例化。例如:在“植物细胞工程概述”中,教师可以将植物细胞工程拆分为几个方面,比如植物培养技术、植物改造技术、植物研究和生产技术、植物保存技术、下游加工技术等,每层都填充实际的解决办法,这样就能通过搭好的框架进行实验。
3.3放飞思想,独立探索
教师在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而当学生因为遇到难点或缺乏思路而卡壳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向,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和解决问题。比如“建设和设计生态缸”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生态缸进行评估,评定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的组成、营养结构。学生将少量植物,与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缸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物种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生物链条,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实验工作。
3.4分工明确,学习协作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兴趣小组,并让学生自主选择负责的问题。这样的协作方式能有效刺激学生的积极性,视自己为小组的一份子,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要求。在小组学习中,可以取长补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思想通过争论得到碰撞。同时不同的小组之间也会展开竞争,提升学习效率和最终效果。每位学生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后,可以将得出的结果进行串联,并得出最终结果,獲得团队荣誉感。
3.5注重评价,巩固成果
教师在学生做完实验以后,必须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试验态度进行评价总结。教师不仅要指出错误,还要进行表扬和褒奖,每个小组和每位学生都应获得评价,这是对他们努力学习的肯定。评价可以从小组贡献度、研究专业性、概念是否理解、结果是否符合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最终学习效果影响很大。
以上五个环节,贯穿了支架式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对该结构进行调整和删改,契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通过试验和验证,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4.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窗口,也提升了学生对于自然和生物的理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可以从微观的视角理解世界。教师可以通过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概念、问题、工具等有机结合,实现思路和学习的有序化。高中生物教师在搭建支架时,要高屋建瓴,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通过生物规律,抽丝剥茧的寻找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并最大化的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凯燕.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7(19)
[2]肖萍.“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