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途径研究

2019-05-29肖萍

新一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情境小学数学课堂

肖萍

摘 要:在为小学阶段学生实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体现浓厚、有趣、活泼、严肃的教学氛围,国内大部分教师都将情境创设确定为教学活动的主要项目。现如今,情境创设已成为丰富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内容、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措施。但是一些教师为单一的实现情境效果,忽略了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使得教学质量和水平明显弱化。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途径做出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点融入相应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杨庆余教授曾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指出:“所谓有效,首先是指创设的问题是儿童感兴趣的,能激发儿童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第二,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经验支持的,且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的;第三,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提出问题或假设的;第四,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尝试和探索的。”那么教师就应当保证所创设情境的有效性,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状况,建立落实相应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扎实学生学科理论基础。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营建严肃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之间良好使合作,促进学生同步发展。

一、从学生好奇心入手进行有效情境创设

由于小学生感性化心理特点和高度的好奇心,其通常都会表现出很明显的求知欲。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就必须要设置相应的问题,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拓展其想象空间,促进学生以探究的形式学习。在具体教学前,教师就可以童趣化的讲解做为引导,结合知识点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平均数”的教学环节中,就需要创设以下情境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游戏活动,就是教师鼓励学生的提出两个数,教师利用心算得出平均数。而教师需要在很快时间内得出答案,之后学生及时做出验算。在活动过程完毕后,学生可能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说出多大数字教师都能及时做出标准的回答。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这样在状态下,学生必然会很快专注于对问题的探究中,以此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和能力。再如在讲解“能够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二到三位的数字,然后教师也需要利用心算的方式及时得出答案,之后请学生及时做出验证。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专注力,还会促使学生带着十足的好奇心,来对以往所学生知识进行汇集,总结规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储备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活动入手进行有效情境创设

在为小学阶段学生实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活泼爱玩的天性,来创设具有活动性强的情境,就能够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到专注探索知识的状态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知识实践,认真思考,拓展思维空间等,以此扎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强化学生数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茶叶罐、易拉罐和其他圆柱形物品,让学生“碰碰”、“摸摸”、“比较”,让学生经过活动对物品进行划分来总结其特点。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体会圆柱体的生产材料和结构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圆柱体的认知,再让学生应用这些物品进行拼接。教师建立的情境能够使学生经过小组之间的共同合作處理问题,激励学生在小组当中沟通探讨,精准地把控课堂,促使学生可以在沟通和协作中学会有效学习。

三、从模拟生活入手进行有效情境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规定明确的数学教学是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将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结果创设出的问题情境事与愿违。因此,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设的问题情境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关素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如在教学《数学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临时创设在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的角色,具体情境为顾客给收银员80元,但购物花销是30元,找零50元,这种模仿真实情境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思维能力,还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悦,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不仅如此,为保证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还可以进行问题的创设,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课程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在教室中是否能够找出圆形和方形?”,学生们踊跃发言找出了很多个图形和方形。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区别?”会有学生说出:“在漫画图像中,人的身材可以用图形来表示,瘦身材可以用长方形表示,矮胖身材可以用四方形表示”,类似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教材知识,并营造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教学氛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总而言之,在小学生数学教学的环节中,情境创设可以有多种方法,需要教师结合实际,采用合理的情境创设方法。在具体工作中,就需要结合新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扎实学生学科理论基础,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小学数学质量和水平,并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丽霞.小学数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J].学周刊,2019(07):35.

[2]刘海萍,郑天罡.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101.

[3]费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9(01):87-88.

猜你喜欢

情境小学数学课堂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