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应用型波兰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9-05-29郝家昌
郝家昌
摘 要:呼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东欧国家波兰是“一带一路”战略方针中的重要枢纽和区域,随著中欧贸易的不断繁荣,我国对高质量的应用型波兰语人才的需求激增。本文以今后学生就业为目标来探讨课程体系,研究实用课程,校际合作等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应用型波兰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中波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升温,经贸,文化,教育交流异彩纷呈。2011年至今,中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双方在各领域合作不断加强。2016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波兰友好访问。近年,中国加快了西南地区开放的步伐,以成都-罗兹为点的蓉欧快铁欣欣向荣;2018年,波兰旅游节和文化日等活动在成都隆重举办。
波兰语专业在国内刚刚起步,特别是欠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不能准确定位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志向。为顺应中波友好合作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以“波英双语+专业”这一理念将成为我院培养学生发展的方向和关键点。
二、“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下应用型波兰语人才特点
随着中波两国贸易发展的不断推行,应用型波兰语人才在全国需求强盛,呈现出当今时期的特点:
(一)未来几年人才供给数量短缺及发展。以就业市场分析,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倡议下,中国市场对波兰经济发展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波兰老旧企业和现代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欣欣向荣,为两国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当下燃眉之急的问题是既掌握波兰语又擅长其他领域专业技能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比如在电子、法律等领域。所以,我院波兰语专业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培养为推动中波两国企业发展的高质量波兰语应用型人才。
(二)具备较全面的综合能力。今后的就业市场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与社交能力。波兰语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较强的语言实践能力,还应具有计算机操作、国际关系、法律、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现行波兰语人才培养模式及现状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波兰语+英语”这种复合双语教学在学生中取得较好的反响。究其原因,主要为波兰语和英语都使用拉丁字母,记忆起来较为容易。因此,我认为,我院波兰语专业应依托所在区域的地域经济优势,从实际角度出发,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突我波兰语专业的办学特色。
作为独立院校的波兰语专业,如何依靠国家政策,地域优势来定位学生的就业方向,调整课程建设是重中之重。下面将结合我院波兰语专业的现状,未来的专业定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培养现状
首先,教学基础较落后。由于波兰语是非通用语种,师资和教材资源匮乏,没有相对完整的教学系统,再加上我院波兰与专业的学生基本为零起点,由此可见教育形式较为严峻,学生要从最基本的字母学起,为使学生尽快的掌握波兰语,教学任务十分艰巨,这更要求师生在课上课下的效率。
其次,课程设置整体单一,缺乏延续性。波兰语专业低年级主要课程为《基础波兰语》,《波兰语阅读》等专业课程;高年级主要课程为《高级波兰语》,《波兰语写作》,《波兰文学选读》等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看似整体性合理,但从教學效果得知,内容单一,缺乏整体延续性。课程设置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应在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和练习上进行研究和改善。
最后,专业培养途经受限。我院与波兰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刚刚开展,合作方向单一,师生互派交流还没有完全开展。2017级的部分学生会选择自费出国留学,剩下的学生留在学校继续学习,这部分学生可能在今后的口语交际和专业应用中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二)创新波兰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找准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
其次,创建资源平台,提升专业整体实力。师资方面,第一,加强和我院兄弟院系的联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第二,加强和波兰高校的专业合作联系,可以把波兰高校优秀的课程和师资队伍引入我院供学生们学习;第三,提升我院中方教师的整体实力,可以用到波兰高校进修的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和语言教学能力。
学生方面,第一,加强与波兰外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有与专业相对口的实践基地;第二,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完善知识和经验的资源整合。
(三)国际班培养模式探究。办学模式——基础阶段学习,以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基础,学术能力为依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方向、实践能力为目标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已达到国际班的真正意义;国际交流合作,重点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探索多种合作形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与波兰的多所知名学府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签署有关校际合作,师生交流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协议。我校在本科阶段与国外知名大学的教育合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合作伙伴不断增加。目前合作的学校包括:雅盖隆大学、哥白尼大学、密茨凯维奇大学理大学等各具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办学特色——对学生的有利因素,第一,与国外高校基础课程对接,学生能够更快适应当地生活环境和教学模式;第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主要体现在听说方面;第三,为今后学生在国内外就业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习的选择。
随着我院波兰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留学项目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不仅仅是调动了学生们对学习波兰语的积极性,同时对提升学院的层次和拓宽知名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我院也将继续探索,争取在“一带一路”的方针政策下走出具有川外成都学院自身特色的波兰语专业道路。
参考文献:
[1]胡海鹏.波兰综观[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53-55.
[2]高德平.波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