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5-29杜良莉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

杜良莉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离不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套完备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的工作效率及决策水平。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将内部控制5要素扩充至基于风险管理8要素。Weili Ge 和Sarah McVay通过对200多家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息息相关,内部控制的不足往往源于对收支政策认识不足、会计信息不准确、责任分工不明确等因素。Jan Colbert从监督角度分析内部控制,提出了监督也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它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监督审计人员、财务人员是重点。只有加强监督才能有效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进行。张庆龙以及彭志国认为内部控制源于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的要求,其主体为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应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自觉保持独立性。李锦萍认为大部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度趋于形式、组织机构形同虚设、监管不力等问题。田祥宇认为内部控制目标是为了提高对公众的服务效率,内部控制以预算管理为起点和主线,注重风险防控,单位内权力的行使赖于相关法律的约束。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理论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的为实现其管理控制的战略目标,通过制定章程制度对风险进行预防和管控,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最大价值。

组织机构、资源分配、管控的方式等,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重点,用于核定单位内的日常收支规模,确定补助的定额和项目,测算编制收入及支出预算。内控信息是实施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前提,反映了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业务执行情况。内部监督必须保持相对独立性,监督进度,检查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改革,有效防止内部控制系统出现的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行政单位经费来源以财政划拨为主,具有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位内部经济活动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就需要单位强化部门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健全内控制度。内部控制通过一系列的盘点、记录、评估等措施对单位内部资产定期进行检查、清算,对业务全面监控,杜绝浪不必要的资产损失。正是实行了内部控制制度,才使单位内部管理更加严格,公私分明,井井有条。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控制管理混乱,监督机制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领导层内部控制意识有待提高。一些领导对内部控制不够了解与重视,将内部控制等同于财政预算控制,导致单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一些单位内部存在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的现象。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限制,单位内部出现部分兼容岗位现象。导致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管理程序,造成工作业务混乱,资金流动不畅,大大延缓了工作的进度。在具体业务层面,面对出现的问题,相互推卸责任,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该问题在财务领域将导致更加严重的结果,造成浪费、流失,损害单位利益。

(二)会计基础工作相对滞后,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薄、编制会计报表等内容。许多单位负责人忽视了会计基础工作,相关会计知识没有与时俱进,执行工作效率较低,工作不规范,不仅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秩序混乱,而且也会阻碍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内控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不仅影响单位工作进度,也会公务上徇私舞弊情况的发生和单位内部资产的流失。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信息沟通障碍

如今内控信息沟通存在障碍,虚报、瞒报、不报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内部信息沟通不畅,不能及时处理单位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够使单位内部控制实现控制目标,保证经营活动健康开展。信息沟通存在障碍将造成单位内部信息封闭,使得无法实现各业务环节有效信息的提取来满足管理控制的要求,也不能正确评估、预测风险。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同时做好各个部门之间、各个业务层面之间的相互交流。单位内部的财政和内控体系联系紧密,可以从财政方面为起点,全面梳理经纪业务流程,建立严格地内部控制体系标准。

(二)加强单位内部牵制,强化内控考评和责任追究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用内部控制制度使一项经济活动有效的组织多个部门人员参与其中,并且要求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岗位分离。通过明确轮岗范围、条件、周期、交接流程、责任追溯等要求,建立定期轮岗制度。并对失职或违法违纪行为按国家有关规定追责。加大对单位内部人员奖惩力度,严格落实单位内部人员责任制,并做到奖惩分明。

(三)完善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工作业务目标的保障。建立预算考核体系,严格执行考核标準,对涉及的相关人员加强管理,履行有关预算管理的相关职责。对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加大重视程度,强化预算管理的程序,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合法性。

(四)加强单位内的信息与沟通

单位内部的信息与沟通不仅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是单位内上下级领导、员工之间的沟通,它贯穿内部控制的全过程。第一,信息应该在单位内部如实传递。第二,需要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

四、结束语

本文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现单位内部控制仍存在管理混乱、监督机制不到位、职权不明、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特点,提出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单位内部牵制,强化内控考评和责任追究、完善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单位内的信息与沟通等科学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罗贵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N].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3).

[2]唐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2.

[3]梁步腾.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对策建议[J].会计之友,2012,(11).

[4]刘红梅.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西财税,2009,(7).

[5]李三喜.行政事业单位如何进行内部控制[N].财会信报,2015,(5).

[6]俞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与思考[J].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7).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