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创新思路探讨

2019-05-29董冰华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贷小微商业银行

董冰华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信贷  挑战

一、互聯网金融下小微企业信贷近况

(一)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理解

目前,互联网发展最为突出的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以及云计算等形式,而这一系列的互联网科技给金融界带来很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一般的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不同,是只属于互联网独有的模式。现在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到各大在线平台如大数据平台、在线支付、搜索引擎等,让金融得到大范围的发展。不仅可以在线融资,而且还可以进行在线支付等,是目前发展的新兴产业。但互联网金融并不代表全都是以互联网为主,金融依旧还是金融,互联网只是将它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了,而本质上是不变的。主要还是围绕以下几个特点:(1)一切金融工作以大数据为基础;(2)金融中小客户居多;(3)金融的高效便捷;(4)金融涵盖范围较为广泛,混合化。

(二)目前小微企业信贷工作情况

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大部分小微企业发展迅速,这类企业主要利用互联网进行信贷工作,首先创造贷款条件,再收集整理贷款资料,然后上交贷款申请,一系列过程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这就充分运用的互联网的特点,快且省时。例如P2P借贷,与以往传统的借贷形式不同,是进一步的升级,解决了时间、空间上的局限,并且这样的平台也更加真实、透明,对借贷的要求也降低了不少。这是一种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的新兴产业,适合于小微企业信贷的一种模式。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3年开始,各种P2P网络贷款公司突然涌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阿里巴巴、数银在线、京东商城、苏宁等多家大型电商平台已经主动开始应用小额贷款业务。所以,互联网金融已经慢慢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逐渐熟悉离不开它,但也不是过度的急于求成,从中出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整改的地方。

二、互联网金融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创新

(一)目前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创新近况

目前,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有以下几种模式,一种是商圈融资模式,根据商业银行所在区域,进行集中管理,并与周边企业进行合作,给商圈内的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目的是充分发挥了商贸产业集中发展的优势。第二种是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模式。利用过去的金融交易信息数据,将相关贸易金融获得的利润用来还款。最后一种是商业银行参与P2P模式。这类模式是通过人和人的小额借贷交易,再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展示相关最新借贷消息,是直接交易的一种形式,可以获得高效益,而且门槛低。

(二)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创新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和电商平台进行信贷模式的合作,获得互利共赢的结果。这一举措也确实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改善了许多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费用。再加上互联网的联保体连带责任机制,使其小微企业信贷信息得到良好的监控,降低了财务风险的概率,不过这种方式可能影响到有关银行和电商的经济利益,相互都能满足各自的需求。

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的主要举措

面对不同种类、规模的银行,其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能力也不同,银行都会为了降低成本,而进行相关的信贷规划发展战略。例如国有商业银行属于国企,自然规模和体型也比较庞大,拥有的客户也是范围广大,进行统一性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其动机不强,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也不小,一般它们会进行小部分的产品“单边突进”,在含股份制的银行内一般背后是由金融控股集团进行支撑,主要运用交叉销售的形式。而且一些银行也已经在逐渐转型,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都已经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和范围,向低成本、高技术的方向发展,这样有利于小微企业进行更加全面的金融工作,在一些城市的商业银行中,所面对的主要对象就是小微企业的客户,因为小微企业所受到的风险成本和服务成本比较小,面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形势下,将会给小微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建设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首先从农村开始,作为主力军,全面加强农村信贷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将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与小微金融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提高了管理客户的能力以及范围,在应用大数据将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分类筛选,获得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线上销售,很大程度上提高金融工作的效率以及成本费用的降低。另外,通过一些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展示出准确、清晰的金融数据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内部各单位间的矛盾。

其次,加强系统故障解决措施,进一步升级,将系统成功转型。商业银行的信息部要不断加强内部信息数据的更新,防止流失部分商业效益,紧跟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不断改良完善信息系统,防止存在的漏洞和错误导致整个银行信息系统崩溃,造成银行内金融活动不能顺利进行,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银行已经更新了的系统要顺应当前发展新形势,可以有效的采纳大数据提供的一些新产品,通过正当的渠道和体系,进行正常的运行。

而且,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也不能忽视,银行要将以往的“人力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这种“技术密集型”是为了加强小微企业信贷工作的管理,并要求小微企业进行流水化生产,进行有效的防风险控制,这样可以使商业银行减少因为小微企业信贷问题而产生的高成本、高风险。在对信贷客户进行录入时,要严格按照标准,一切程序进行透明化,对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也要可信、安全。另外,还要研究出一款属于中国特色的信用评估模式,并根据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要求进行策划。使其信贷信息的的安全真实。对顾客无欺瞒,还可以进行一些测试软件,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最后,加强金融服务的管理,创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模式。小微企业在进行信贷创新时,避免不了与其他金融服务的辅助和配合,更少不了互联网技术的帮助,录入客户信息是最为基础的一项程序,也为商业银行进行营销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徐细雄,林丁健.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6):144-148.

[2]赵燕.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127-129.

猜你喜欢

信贷小微商业银行
小微课大应用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小微企业借款人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