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性科学地引导建构母语能力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对教学改革的引领价值刍议

2019-05-29刘笑天

中国考试 2019年1期
关键词:母语思维语文

刘笑天

(济南外国语学校,济南 250107)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所撰《论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一文中指出:“面向新时代,高考改革要适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的根本方向,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体系。高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突出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全面提高科学选才能力,助力实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1]高考如何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德国著名学者洪堡特指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2]从这一角度论,我们的母语教育将决定一个人的价值空间,甚至决定一个民族的精神格局。依此论断,高考语文负载的文化使命可谓任重而道远。

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中,最受重视而又最被忽视的是“引导教学”。之所以说它受重视,是因为高考对高中日常教学的影响强势、无所不在;对教学的实践操作层面而言,它的实际影响甚至远远超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许多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和家长理所当然地把高中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吴非先生比较形象地比喻:“高中三年,每天上课不离高考,‘课堂教学考试化’,犹如一直‘只吃第五块饼’。这种教学的危害,在于让学生对教育产生了错误认识。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没有听到来自学校或社会的不同声音。”[3]可以说,这种过度重视,并不是对高考“引导教学”功能的正确角度,相反,是一种误读甚或戕害。说“引导教学”被忽视,是因为对这种功能的内质缺少正确的解读和贯彻,把教学实践等同于“应试”并非重视,而是一种严重的低估。

就高考语文而言,除去育人功能之外,它的价值在于引导师生共同构建母语语言文化的知识、能力、素养系统。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表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4]4可见语言学习强调“习得”,即通过有效学习,提升母语的核心素养。

高考语文对教学实践的引导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笔者认为,核心在于引导教学重视母语的文化属性,通过深度生活化的学习,整体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梳理构建符合母语学习规律的路径与方式。下面尝试以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阐释高考语文在对教学的引导功能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1 树立文化价值取向,重视母语文化属性

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母语属性,最早的课程名称是“国文”,始于1906年。这一时期,学生读的写的都是文言文,国文所指当然就是用文言写的书面语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1920年北洋政府训令,将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国语”(后小学各年级均改为“国语”),并通令自1922年以后,国民小学各种教材一律改为语体文,之后就沿用了小学“国语”、中学“国文”的称名。1949年,叶圣陶先生主持草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时,第一次使用“语文”作为学科名称,用来取代当时在小学称为“国语”、在中学称为“国文”的课程。叶先生后来解释:“‘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5]以叶老的学养识见,不可能忽略母语特质,所以“语文”最初是“国文”“国语”的合称;然而后人的理解却出了偏差,对“语文”的诠释纷纭,但无论“语言和文字”还是“语言和文学”最终舍弃的皆是一个“国”字。国人最重“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虽然教育实践不必纠缠于概念术语,但问题是国民整体语文素养的确在呈衰退之势。

“国语”也好,“国文”也罢,突出了汉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有专家指出“学科概念不允许含混不清,学科性质也不允许含混不清。针对母语教学的衰败,我们有理由说:复兴母语,必须从我们的母语正名开始,然后明确其本质,找回其民族特征,否则,再继续‘语文’下去,母语的学科建设、基础研究、课程改革还将会继续衰败下去”[6]。时至今日,理性而科学的态度是其名可以弃,其实必须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部分的诠释如下:“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4]5这里对文化传承的内容作出明确界定,即文化传承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党的十九大之后,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高考语文负载的责任必须凸显,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在此方面的改进尤为突出。

1.1 古诗文阅读试题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3套试卷的文言文选文均属于传记类散文,分别节选自《晋书·鲁芝传》《后汉书·王涣列传》《宋史·范纯礼传》,出自二十四史,是典范的“浅易文言文”。鲁芝身处三国乱世,安境抚民,深受百姓爱戴;“清忠履正,素无居宅”,同僚羊祜高度评价“洁身寡欲,和而不同”;面对牢狱之灾和死亡威胁,“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赢得政敌司马懿尊重。王涣遇事敢于决断,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被誉为有神算,去世后百姓仍然缅怀其恩德。范纯礼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儿子,为了免除百姓过重的赋税负担,敢于抗言;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鉴察往事,爱护百姓,治事去苛从宽;为人沉毅刚正。鲁芝、王涣、范纯礼虽然属于不同时代,但都是清官良吏,私德清正廉明,刚正不阿,长于治理,政绩突出,更重要的是宽厚爱民,深受百姓拥戴;从另一个层面说,他们不仅是“官”“吏”,更代表着一脉相承的中国士人精神,由此释放出的政治理念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仁政爱民的价值导向。范纯礼,不仅得荫于父亲范仲淹获取官职,更秉承了范仲淹的为人为政风范,如果再扩展到他的兄长范纯仁的事迹,从中可以读到一种醇厚家风的延续,读到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质元素。这些内容的呈现可以引导日常教学通过阅读渐染学生的文化传统,其效果会胜过诸多灌输说教。

古代诗歌阅读分别选取中唐天才诗人李贺的七律《野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七言古诗《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中唐诗人王建的七言古风《精卫词》。李贺本是唐朝皇室,但是命运多舛,怀才不遇,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少年心事当拿云”,虽然处于困厄之中,但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如初春之柳,“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春柳”“烟濛濛”是中国诗歌的经典意象,嫩黄未绿,远望如轻烟笼罩,蕴含生机希望。《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的前8句写醉中作草书,宛如临阵杀敌,在蓄势、疾书、书成的整个过程中,诗人将满腔壮志和豪放的英雄气概运之于书中,表现了高昂的爱国热情,风格雄健纵肆。陆游爱国情怀一以贯之,考生初高中均学过陆游作品,对此应该不会陌生;报国无门、借酒浇筑也是中国诗歌常态,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抒怀解忧则是本诗特色。《精卫词》中的精卫为中国古代神话典型形象,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学生非常熟悉,诗的后2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表现了作者对精卫的赞美。高考对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重在引导学生结合意象、意境、描写、抒情解读题目所给定的诗歌,这种阅读模型的建构对日常教学有多层次的启发。

1.2 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传递革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精髓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从选材到测试,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选文节选自当代作家阿成的短篇小说《赵一曼女士》,作品曾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这篇小说在叙述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手法上有许多突破性的创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没有把人物简单化、脸谱化,既描写了她坚定的革命信仰,面对酷刑让敌人一无所获,同时又是一位深明大义且充满母性的母亲,她对儿子那份期望、愧疚让这一形象有血有肉。在叙述方式上,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在刻画人物“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时,细腻描摹她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烈士立体丰富的形象与精神让小说充满一种感染力,同时也彰显了革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全国Ⅱ卷所选文本《有声电影》,根据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改写,所刻画的人物是北京市井妇女的群像,文本巧妙地选取她们面对新事物——“有声电影”所展示出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表现,借助对生活细节的精雕细刻,细致入微地刻画小市民的集体无意识文化心理:面对新事物强不知以为知,但又从众趋新,傲慢自大,故步自封,无所适从,焦虑不安。这是那个时代面对新事物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历时性文化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市民化心理”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也会时时以各种面目再现,需要我们时刻警醒自省。

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艺术与审美的形式,把革命先进文化、现代文明意识点点滴滴渗透在学生心田,而不是简单、粗暴、直白地进行灌输,这样做既有效又符合文学阅读学习规律,应该成为一种具有典型价值的教学导向。

1.3 写作试题传达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全国Ⅲ卷的写作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材料中选取的背景、节点具有极强的指向性、象征性和隐喻意义,可以使考生的想象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新世纪改革与考生同频共振,考生耳濡目染新时代的新气象,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构建中国梦想的交响主题。

全国Ⅰ卷写作题给出的材料是7个关键年份已经或者将发生的大事,以此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引导学生走出书斋,投身到时代中。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联想到17年以后,激发考生的想象力。题目强调了“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及“你”是怎样联想和思考的,使考生产生多方面的代入感,既客观关注“际遇和机缘”,同时带入自己应该承受的使命及自己所遇到的挑战。

全国Ⅲ卷写作题的3条标语浓缩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展现了“发展”的内涵: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追求高速发展,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智慧发展理念。“发展”就是破解当下难题,寻求未来路径,说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智慧,共筑中国精神。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放眼世界,育成家国情怀。

这2个写作题的材料虽然气象宏大,但是引导学生感受思考的切入点又是具象的、鲜明的而且富于想象与思考的空间。“世纪宝宝”“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村村通”“互联网普及率”是具体的事件,又是具有丰富寓意的文化符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时代特色突出,在广阔丰厚的写作空间内学生可以选取的材料多元多样,可以优中选优。

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载体和学习范式,都应该体现其本质属性,也就是母语文化属性;与此同时,母语文化发展到今天,其内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理解贯彻新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 深度凝视现实生活,整体提升思维品质

顾颉刚先生在为邓嗣禹著《中国考试制度史》所作序言论及科举考试积弊:“所不幸者,有良法而不能济之以实学,所试科目惟限于经典诗文,驯至流为八股试帖,与民生日用毫发无关;弊之所至,桎梏思想之自由,禁遏创造之能力,国家阴受其祸,重为识者所叹恨。”[7]科举考试题目不贴近生活,缺少人文含量,缺少对整体思维、思辨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引导。从人才培育角度而言,这些积弊在当下的考试建设中都应该避免,在思想深度和思辨精神引导策略上的矮化同样应该摒弃。

思维品质的实质是思维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6个方面。对其研究的深度,尤其在教学实际中如何提升思维品质,我们还处于萌芽阶段。201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此方面作出一些有益尝试,对教学实践有颇多启发。

2.1 引导学生深度凝视生活

试题语料外在的变化是时效性,内在的变化也就是实质的变化在于语料的思想深度、人文精神和思维强度。“凝视”“省察”凸显的是用心体验、品悟、选择,而不是简单地从生活中照搬原生态的经验进行阅读,这是高中生进行阅读训练的一项优化原则。

全国3套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量子通信”“科技成果”“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话题和内容,在现实生活和人文科技思想领域中都是深刻新颖、富于活力和充满争议的;更重要的是,选文以及命题的重点不在于照搬生活,而在于启发学生深度观察,有距离地凝视,进行有温度、有含量、有高度、多元化的阅读,这才是高考改革实质性的价值,语文日常教学亦应该作出实质性的革新。

2.2 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所谓系统思维,就是运用系统观点,把对象的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的核心,这一原则要求无论干什么事都要立足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来认识和把握整体。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在语料选取和试题命制上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意识,比如全国3套试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中的简答题或者分析比较基于不同立场、不同写作重点对同一对象报道的侧重点的异同,或者分析综合高校、企业、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的协作关系和各自作用,或者概括说明“互联网+”影响下的图书出版业的变化。以此延伸到语文阅读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空前丰富,阅读教学应当强化阅读的量与质。阅读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主题阅读属于中观层面的改革,以一个“主题”为统帅,选取内容、风格、手法中的一个点切入,或相近、或相关、或相逆、或相反,思维获得密集训练,跳出单篇文章阅读的窠臼,不再把一篇文章大卸八块、零打碎敲,从更丰富的维度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整合、概括;微观阅读也是,抓住一词、一句、一细节,在同一点上广取博征,反复咀嚼,强化学生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2.3 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不仅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而且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当今全世界共同倡导的跨学科核心素养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创造创新能力(Creativity)、合作协作能力(Collaboration),其中的创造创新能力是以批判性思维为前提的。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对批判性思维和思辨意识的考查是亮点之一:论述类文本“大数据背景下的被遗忘权”思考技术对人类个体乃至社会的支配和压抑倾向;“城市的文明弹性”思考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困境和问题;《微纪元》描写人类对自身命运的焦虑与希冀;《有声电影》虽然以喜剧形式呈现,却饱含对国民劣根性的反讽;全国Ⅱ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所选语段,对戏曲继承与创新出现问题的批评;等等。这些试题及材料给予学生思考的内容都不是肤浅的、轻飘的,而是富于思维空间,充满思维张力,引导学生增强责任使命意识,关注现实与未来,关注他人、社会并且反省自我。相对而言,语文教材建设更多注重的是语言层面的“典范性”,从选文到学习活动的设计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存在滞后,教师对学生的日常阅读指导受个人知识结构和教材选文限制,也存在能力不足等问题。

全国Ⅲ卷写作题的3条标语,以“发展”一以贯之,记述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但是也并不回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第一条标语中的“时间就是金钱”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第二条标语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也是具有弹性空间的,部分时段、部分区域违背可持续发展规律,唯GDP是求,缺失和谐绿色发展智慧,这类反例和教训是发展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程,引导我们的学生具有正视、批判的勇气和力量,写作的立意空间和批判导向极富价值。再比如,全国Ⅱ卷的写作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可以表达尊重客观现实,走出思维定势;可以记述坚守自我认知,做到以理服人;可以赞颂树立全面思维,追寻问题真相;可以抒写对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敬意;等等。日常教学的写作训练,从材料选取,立意导向引导,都应该作出积极探索,以培育学生的理性态度、探究习惯、批判意识和科学思维方式。

情怀的温度,思维的品质,思想的重量,201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一样也没有缺失,我们的语文日常教学也一样都不能少。

3 聚焦关键能力培养,梳理母语学习思路

如何提高学生乃至整个国民的母语素养和能力是一项极为巨大的课题和工程。语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构建语感、如何通过语感提高学习者的母语能力,一直是一个难题。多数人认为语感不具操作性,实用价值不高,所以非常期待梳理出母语学习的路径和谱系,建议少一些学理层面的高论,而多一些操作层面的措施。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有益尝试。

为有效落实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需要加强各部门工作监督,与行政管理模式创新,促使各个监督管理模式结合,约束财政税收监督行为。同时积极借鉴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工作经验,确保监督管理机制创新完善。

3.1 以语言的母语特质为核心进行训练

要解读民族的文化精神,最科学合理而又富于效度的通道和密钥就是它的母语语言特性。比如从古诗鉴赏分析,李贺《野歌》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中的“寒风”“春柳”“烟濛濛”等意象背后蕴含的“不遇于时而又乐观自勉”,是中国士子特有的文化心理和风貌;“男儿屈穷”中“穷”对应着“达”而并非“富”,它的文化意蕴丰富异常,属于文化谱系中的基本语汇。陆游以雄健豪迈之笔墨抒写报国无门的悲慨,王建对精卫精神的解读,属于鉴赏能力培养的常态课文和必修课程。

语言运用和表达的试题设置同样匠心独运。2018年全国Ⅱ卷第21题要求以母句“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为示范,续写3句话,答案如下:

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无论句式、修辞、逻辑、内容皆与例句一气呵成、连贯紧密。仿句的训练方式渊源既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本题在内容上也关联密切,组成一个整体,诠释“中国精神”。

3.2 结合语境提升语言运用得体的能力

不是把语言能力考查简单化地视为一个静态的考点,而是把它作为母语能力构建的一个过程,把它置于一种具体的语境之中,在解决测试问题、完成模型建构的同时,达成能力培养的目标。如2018年全国Ⅲ卷第21题:

21.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4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被拒绝后”点明具象化的小语境,答案除了必须符合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还必须包括4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组织此题答案,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开头必须有一句话指出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所有的内容组织进去,同时注意词语的准确和表达的清晰。

再如全国Ⅲ卷第20题:“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5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收信者为文学院教授,语境为教授从教50周年。从得体的角度修改,答案为:“教书”改为“从教”;“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全国Ⅰ卷第20题:“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5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从语体角度修改,答案为:“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2个题目难度不大,其共同之处在于设置具体语境进行语言训练,改正后用词准确优雅,与文段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通过考试,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学到遣词规范、正确的重要性,而且可以深入理解母语语言文化的内涵,体悟到如何提升母语文化素养,如何使语言表达趋于得体优雅。驾驭语言的能力往往从习得中来,重点不在于识记名词术语、不在于分析语法功能,而在于“用中学”。语言得体看似不难,无非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用什么语体说什么话,但实际情况却是不得体的现象俯拾皆是。在系统学习母语的高中阶段,应该强化语言得体训练,大量结合文体、文化、遣词、句式等专项练习,提高驾驭母语的关键能力。

3.3 强化探究意识,完善学习路径

强化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领域,拓宽能力范畴,面对全新语言背景提高能力素养。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个简答题,往往渗透较强的探究意识考查,2018年全国Ⅰ卷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全国Ⅲ卷考查“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这2个知识点在小说研究领域早已是基础知识,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尚属于新成果,以此引导我们在教学中拓展新领域,更新知识库,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准。与此同时,201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注重信息整合加工、辨析推断方面的策略考查以及信息迁移应用考查。“互联网+”时代,语言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本质性改变,不管愿意不愿意,它不可拒绝地变成了必须面对的“已然”,我们的日常教学也理应作出回应和强化:拓宽阅读视野和阅读文体,不局限于课文和课本,以及以它们为坐标构建的知识系统,不断完善语文学习路径。

如本文开篇所论,高考改革和日常教学的良性关系是理性互动,相互引导,此方的过于强势其实也就意味着对彼方的低估。进入新时代,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呈现出的革命性变化——对母语能力本质属性的确认、对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对母语学习思路的梳理,对母语教学改革的取向、走向均有实质性的启发与引领价值。

猜你喜欢

母语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母语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