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研究
2019-05-29刘秀娟王丹竹丁黎黎
王 伟,刘秀娟,王丹竹,丁黎黎
(1.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
青岛港作为我国北方第二大港口,吞吐量逐年增加,2016年突破5亿t,稳居全球第七[1]。在海铁联运方面,青岛港作为“一带一路”的双向桥头堡,积极发挥港口综合优势,大力实施“一带一路”跨境集装箱多式联运,良好的通关环境使其在2016年全年完成海铁多式联运集装箱48.3万TEU,同比增长60%,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战略,为推动青岛港实现集装箱海铁联运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1 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概况
青岛港位于我国渤海经济圈内,对外航路东西向贯穿亚欧、亚美、亚澳,是东北亚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港。在国内航运方面,青岛港北连以大连为主的北方航线,南接以上海为主的南方航线。在国际航运方面,青岛港与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多个国家的港口开通了航线。2016年,青岛港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总开通数量已经达到160多条,在我国北方沿海港口中,航线数目和密度位居首位。2010—2016年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输量如图1所示。2017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与乌鲁木齐国际枢纽港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行乌鲁木齐—青岛港—孟加拉海铁联运班列,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的国家路桥运输品牌,发展双向海铁联运。
图1 2010—2016年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输量Fig.1 Sea-rail container transport volume at Qingdao port from 2010 to 2016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便利的出海口,青岛港已经开设了36条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其中省内23条,省外8条,跨境5条。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如表1所示。
表1 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Tab.1 Qingdao port sea-rail container trains
2016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了集装箱智能调度系统与运输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社会车辆资源,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同时,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运营手机APP终端,使货物可以被实时追踪。2017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研发的《青岛港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达到国家级验收水平,在行业中率先开展港口和内陆信息网络基础系统的建设,完成了无水港远洋堆场系统和起运点大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在线平台申报船舶通关和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港口与铁路部门之间信息和数据及时分享。
2 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SWOT分析
综合考虑影响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各因素在不同环境下对青岛港发展海铁联运业务产生的不同作用,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SWOT分析如下。
2.1 优势分析
2.1.1 内部优势
(1)地理条件优越。青岛港地处我国环渤海经济圈内,是一个天然良港,港口面积大,一年四季都可以实现航运畅通,海陆双向优势明显。
(2)技术设施先进。青岛港配有我国最大的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EDI信息系统对接,加强与国际重要沿海港口城市之间的交流。同时,使用动态码头作业控制系统(SPARCS)和管理信息系统(TMS)实时管理码头。通过自主研发和国外引进等多种渠道,建立“产、学、研”互动格局,引进高科技人才,打造信息化海铁联运平台。
(3)建立内陆无水港。青岛港目前已经在省内建立东营、临沂、德州等内陆无水港,并计划向西延伸至西安、银川等地,甚至延伸至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4)海铁联运基础好。青岛港到目前为止开通的集装箱航线已经有160多条。其中,外贸航线130多条,邻近国家专有航线32条(如日本、韩国等),东盟航线22条,欧美航线29条。青岛市铁路总里程达到666 km,铁路网包括济青高速铁路(济南东—红岛)、青连铁路(青岛北—赣榆北)等;在集装箱短途运输方面,有“胶黄小运转”班列;在长途运输方面,有中亚跨境班列、中韩快线特许批量运输班列等。
2.1.2 外部优势
(1)比较优势明显。青岛港地处海上集装箱运输两大干线(远东—北美航线,远东—欧洲航线)之上,国内外航线多于其他环渤海港口。港口信息化水平在东北亚区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全国港口惟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国际化布局完善。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与马士基航运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国际航运公司合作,打造世界级国际强港。
(3)开通海铁联运大通道。2017年,青岛港与乌鲁木齐经开区、新疆中泰、新疆亚欧大陆桥有限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新疆内陆无水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高效的海铁联运大通道。
2.2 劣势分析
2.2.1 内部劣势
(1)集装箱配套设施设备缺乏。现阶段,青岛港仍然存在集装箱专用设备缺乏、箱型结构单一、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涉外业务增多,多元化要求更高,用于海铁联运的国际标准集装箱配套设施的缺乏容易造成衔接不畅,难以发挥海铁联运优势。
(2)资源合理配置难以协调。青岛港跨区域存在资源共享问题,部门间协调工作难度加大,增加行政协调成本,并且不同区域税收等政策不一,易在业务进行中发生冲突,延误海铁联运进程,损害各方利益。
(3)库场管理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海铁联运规模扩大,青岛港港口堆场面积、设备、人力也随之增多,在目前库场管理水平下很难做到统筹全局,导致货物在港口堆积形成库存,进而导致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率低下、成本偏高。
2.2.2 外部劣势
(1)港区产业功能布局不均衡。青岛港港区与青岛市的产业布局尚未形成良性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城市带给港口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难以形成港口和城市的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格局。
(2)政策优惠不均衡。我国不断出台港口扶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港口行业的发展,但各港口享受的扶持政策不均衡,造成各港口的海铁联运发展环境有着巨大差别。例如,2004年国务院下达扩大保税区与港区联动试点范围的政策,天津港[2]除享有青岛港同有的优惠政策外,还拥有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青岛港保税区的进出口总额增速远小于大连港和天津港,进出口贸易业务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抢夺,抑制了青岛港开展国际海铁联运业务。
2.3 机会分析
2.3.1 内部机会
(1)借助跨境电商拓展业务规模。2016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同合作打通支付、仓储、物流、通关等业务环节,实现港口物流服务平台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电商平台的融会贯通,促进青岛港跨境海铁联运业务的发展。
(2)中国铁路集装箱青岛中心站投入运营。2010年,青岛中心站在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营部门的授权下正式开通运营,并且在站点中增设多个窗口,以方便开展海关检查、商检、对动植物进行免疫检查和边防搜查等工作。
2.3.2 外部机会
(1)“一带一路”倡议为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注入新动力。青岛拥有双重战略地位,既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主要节点城市,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城市。青岛港围绕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推进跨境集装箱运输业务[3]。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郑州、西安、乌鲁木齐3个重要节点城市联手打造海铁联运中转服务中心,形成横跨东中西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甚至辐射直达西亚的部分国家。同时,青岛港与沿线地区开展港口项目合作,挖掘出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巨大的发展潜力,携手打造战略合作,拓展海外发展空间。
(2)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为青岛港海铁联运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部编制了《“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行动计划,加快完善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服务功能,加快多式联运信息资源共享,鼓励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和重大技术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跨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并承担全程责任的多式联运经营企业。《“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为青岛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方向上的引导,带动青岛港集装箱多式联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2.4 威胁分析
2.4.1 内部威胁
(1)运输市场机制不健全[4]。一方面,海铁联运介入的部门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统一的联运承运人规范运输市场,会产生种种不规范现象,加大货物中转的难度,阻碍海铁联运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铁路运价无法及时针对市场情况进行调整,货主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选择海铁联运的意愿不强烈。
(2)海运与铁路部门协调性有待完善。海运部门和铁路部门长期相互独立工作,协调机制不完善[5],阻碍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衔接,而且受我国铁路部门管理体制限制,开展海铁联运需要提前计划安排运输时间和车辆[6-7],承运环节多,周转时间长,降低了海铁联运的服务质量。
2.4.2 外部威胁
(1)省内港口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港口均为腹地型港口,腹地经济对港口的支撑是港口发展的根本保障[8]。山东港群内部拥有众多同质化口岸,随着青岛港周围港口设施的不断完备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大的港口竞争压力。尤其是近年,日照港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之一;烟台“以港兴市”战略兴起对港区内资源的争夺十分显著,对青岛港的集装箱运量形成了分流效应。同时,港区内腹地交叉严重,物流疏导渠道混杂,腹地物流供给受到限制阻碍了青岛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
(2)省外港口竞争形势严峻。在国外方面,青岛港受到日本、韩国等国际竞争对手的压力,如与青岛港隔海相望的韩国釜山港已经连续8年稳坐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的宝座。在国内方面,大连港和天津港等周边口岸正在向国际深水大港和集装箱枢纽港稳步前进,在集装箱运输业务上存在激烈的竞争,这势必会降低青岛港的吸引力,给青岛港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的发展带来威胁。
2.5 综合分析
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角度,对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得到SWOT分析矩阵如表2所示。
通过对青岛港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评价,得出青岛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应采取增长型的SO战略,即进一步巩固常年积累的海铁联运发展优势,依托先进的技术设施,融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拓展内陆港,扩大内陆腹地市场。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优势将集装箱海铁联运客户范围扩展至欧洲、中北亚、中东地区;加强与海关、铁路部门等政府机关,货代、船代、班轮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提升海铁联运的服务水平。
3 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
(1)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①青岛港应加快进行港口中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的建设,修筑新的集装箱码头,以满足大型船舶的停靠要求。②通过建设新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站和集装箱装卸区,使铁路装卸线前移至码头泊位旁,实现集装箱安全快捷地在码头集散。③充分考虑集装箱专列运输,引进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集装箱箱型及配套的集装箱专用装卸设备,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的集装箱运输及装卸标准。④在集装箱投入方面,应由船公司和铁路部门协商共同投资购置集装箱专用堆高机、专用吊具等现代化装卸机械设备[9],共管共用。
表2 SWOT分析矩阵Tab.2 SWOT analysis matrix
(2)完善交通运输体系。①巩固已有的东西向航线,增设新的跨境海铁联运班列,完善青岛港的海陆集疏运体系,尤其是增设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沿线国家的海铁联运班列,形成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使得港口和后方的铁路网更好地衔接在一起。②开辟专门的港口通道,发展集装箱中转、内支线运输业务,在码头内部建立专门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服务中心,加速港内货物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流通,带动沿途产业的发展,扩大对腹地的辐射范围,加强与沿线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合作,构建陆桥运输网络,提供一站式陆桥运输服务。
(3)健全港口信息系统平台。①当前青岛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应该着力建设“智慧港口”。青岛港拥有国内最先进的EDI中心,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和EDI技术,成立专门的集装箱调配中心,打造电子化信息平台,实现在线信息共享。②集装箱办理站集中化已在多国兴起,青岛港需要继续完善其现有的集装箱追踪系统和集装箱车站报告处理信息新系统,实现集装箱运输组织管理现代化,扩大其集装箱海铁联运中心站的规模。
(4)推进港口海铁联运业务全球化发展。①青岛港应充分利用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前湾保税港区政策开展国际化海铁联运业务,扩大业务市场。同时青岛港集团应大力争取国家的自由港政策,开展多货种跨区域联合,海关直通式运输,开辟东南亚、非洲、地中海地区的海铁联运线路,打造国际海铁联运集散中心。②青岛市的跨境电商行业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位居全国前列。跨境电商的发展,为青岛港提供了大量资金,带动了青岛港进出口贸易量。海铁联运承运人应与跨境电商平台责任人签订合理的协议,明确权责,保证资金支付安全,简化整个海铁联运流程。
(5)加强港口间联动合作。港口的区域性决定了港口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其他港口的影响,港口间合作形成的规模经济和协同作用日益明显,与多方港口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青岛港实现海铁联运迅速发展的最佳选择。①青岛港应与周边的港口开展合作,促进港口之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的融合,共同融资修建港口的集疏运系统,既可以降低港口的投资压力,也可以增加港口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②青岛港应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港口的海铁联运发展经验,弥补自身不足。
4 结束语
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吞吐量与全国其他港口相比位居前列,发展势头良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为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青岛港以集装箱海铁联运为发力点,深度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将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增添实际业务内容,树立青岛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龙头城市”的新形象。因此,青岛港应能够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并且不断拓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市场,尽快形成完善的海铁联运体系,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