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浓的秦岭情
——读《秦岭简史》有感

2019-05-29宗静婷

西部大开发 2019年5期
关键词:简史秦岭中华

文 / 宗静婷

《秦岭简史》出版了,作为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品书目,为我们呈上一部秦岭的文化盛宴,作为一名资深的秦岭铁粉,心情像极了春天开放的朵朵鲜花,欢乐在脸颊荡漾。

回想与党双忍先生的结识,皆是缘于秦岭。2017年,因编写《中华标识》丛书之《秦岭-中国地理标识》,经朋友引荐拜访党先生。党先生指着身后大秦岭区域图,侃侃而谈,在我面前展开了一个不一样的秦岭。他说自己是“秦岭打工者”,自愿扛起“研究秦岭、宣传秦岭、保护秦岭”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每隔几日便有文章发表。此后,就以党先生学生的身份跟帖拜读了《秦岭简史》的每个章节,大部分的章节都多次反复阅读,并且做了一些主要观点的摘抄。优美的语言、广博的学识、深奥的理论、新颖的认识,超时空的语言构造让我深刻觉得自己对中华文化、对秦岭文化认识的肤浅,经常在电脑前一读就是好几个小时,对很多新观点和新认识,反复揣摩,并且积极跟听大秦岭研究的讲座,常有茅塞顿开之感,这些更加坚定了我将秦岭作为研究对象的决心。

《秦岭简史》的出版是大秦岭研究院的盛事(因持续对大秦岭研究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很荣幸的成为大秦岭研究院驻院专家和秦岭法学中心主任),想写点文字表达喜悦的心情,但说心里话,我不敢评论、更不敢写书评。因为《秦岭简史》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大秦岭名片、是中华核心文化的精髓、是“秦岭学”的开山之作!正如党先生在书中写道“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秦岭简史》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浓缩,是党先生对大秦岭研究的结晶,这是精读多少书籍才能积攒的能量,岂是吾辈知识所及。

秦岭黄柏塬云海

再一次阅读《秦岭简史》,心情又一次在大秦岭的画面中徜徉,思绪被穿越,近乎动画似的文字拉近了我与大秦岭的距离,刻画出6亿年前古秦岭洋中南北板块轰轰烈烈的构造运动,仿佛置身于崛起的“中印板块”,褶皱在一脉一脉的隆起,大秦岭告别了浩瀚的海洋。我泱泱大中华在这里被记载,中国的脊梁、中华的龙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靠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圣山”在党先生的笔下神奇的一跃纸上。立体的画面、独特优美充满爱意洒脱的勾勒出的野性的天堂,从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质运动中描述生物的发展史,逐字逐句默默诵读,对党先生的敬意升温至无法释怀,一个人要付出多少努力,深入了解多少学科才能开拓和成就大秦岭这一领域。时间的延续、时空的塑造,6亿年前的水母、3亿年前的银杏、2亿年前的恐龙、700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爬进了我的回忆。在党先生笔下,与其说中国的“活化石”是银杏、是恐龙,更确切地说是这本《秦岭简史》:猿人的背影、华夏文明的生态地,帝国的仙都,历史的见证地,中华文明的原生地,野性的天堂,美丽的中国芯,中国的地理标识!

通读完整本史述,回忆党先生对大秦岭所做的研究,每篇著述不仅理论深,知识渊、视角广,读起来又不那么的晦涩难懂,它从地质、历史、文化、生态的角度把大秦岭的发展史融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文笔流畅、形象生动。在这个网络时代,在难以避免的碎片式阅读时代,跟着党先生能学习和阅读如此系统的秦岭史是吾辈的荣幸,也为自己是秦岭人而暗自窃喜。党先生的学习力、思考力、进取力也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致力于大秦岭的研究,共同推动“秦岭学”的发展,专注秦岭知识创新,促进“秦岭法学”体系的建立,也为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不遗余力。

猜你喜欢

简史秦岭中华
暑期秦岭游
《宋朝简史》等
洞穿秦岭
明朝简史
元朝简史
北宋简史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