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西洽会到丝博会:陕西迈向开放发展新时代

2019-05-29张永军高振博

西部大开发 2019年5期
关键词:博会陕西一带

文 / 张永军 高振博

进入五月,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召开,其影响力越来越大,成绩越来越突出。

回想起从最初的西洽会到如今的丝博会,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22年来,这一交流合作平台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自1997年第一届西洽会举办以来,西洽会在一次次使命与机遇中快速升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让西洽会加快构建东西部地区经贸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推动西洽会升级为丝博会,使得陕西向西开放有了重要抓手;如今陕西提出发展“三个经济”,丝博会进一步彰显其平台优势,推动“三个经济”发展走向深入。从西洽会到丝博会,陕西对外开放的视野不断拓宽;从西洽会到丝博会,陕西加快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借力西部大开发 加快东西部地区产业协作

改革开放之初,凭借对外开放的天时、沿海贸易的地利、锐意创新的人和,东南沿海地区迅速在国内经济版图中崛起。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问题如何解决?作为西部内陆省份的陕西,又该如何分享向东开放的红利,加快东西部地区产业协作?1997年,一个最初由陕西省政府倡议发起,旨在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贸易洽谈会应运而生。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让西洽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为陕西借助西洽会加快向东开放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2000年的第四届起,西洽会开始破茧成蝶,在规模、人气、规格上连年看涨。国家部委深度参与、各省区市积极筹备、各地客商蜂拥而至……西洽会逐渐从最初以商品贸易为主转变为以投资洽谈为主。

借助西洽会这一东西部投资贸易合作平台,陕西收获满满。陕西获得了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和资本越来越多的青睐;陕西的能源、科教、文化、军工等优势,借助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多地转化成产业和经济优势;陕西积极推动省内产业优化配置,使自身在西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拥有更强的区域竞争力与经济辐射力。在西洽会上,国内横向联合项目是深化东西部地区合作、加快陕西及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总投资从1997年第一届西洽会的20.4亿元增长到2019年第四届丝博会的1.48万亿元,增长了600多倍。

大潮汹涌,千帆竞发。一路走来,西洽会见证了陕西、西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不断奋进的历史。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西部地区城市群快速崛起,西部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投资吸引力显著增强。西洽会也在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迎来新的发展图景。

融入“一带一路” 推动陕西向西开放

继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2013年秋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吹响了中国全面向西开放的号角。陕西如何将“一带一路”倡议从宏观构架落到实处?如何与丝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实现共建共享?如何落实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西洽会历史性地承担了这一使命。

2014年,西洽会第一次加入“一带一路”内涵。2016年,西洽会正式更名,丝博会成为主导,这是已经连续举办19年西洽会的继承和升华,也是我国唯一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国际性博览会。于是,以西安、陕西、西部为原点,丝博会的视野延伸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国家。

丝博会成为陕西加速向西开放的重要抓手。借助丝博会的大平台,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越来越频繁。韩国—中国(陕西)经济合作高层论坛、哈萨克斯坦—中国(陕西)投资贸易及旅游合作洽谈会、中非发展基金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合作交流会、中小企业跨境与贸易合作洽谈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业领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大家凝聚共识、交流共享、洽谈合作。在外贸进出口方面,2018年全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2649.79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3513.78亿元的75.41%,陕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值由2013年的247.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26.8亿元。

“首善高新”推介会暨第四届丝博会西安高新区专场签约会召开

借助丝博会的大平台,陕西三大区域各自发挥优势,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加快开放发展。在陕北,中国—南非(延安)产业园、中国—格鲁吉亚(延安)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延安市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的进程加速推进,市场对接和产业落地加快进行。在陕南,即将进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的安康市正迎来开放发展的新契机,当地的绿色循环产业在全球视野下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关中地区,投资、研发、制造、市场等区域创新链条正加速融入全球经贸循环。

不仅是在经贸领域,丝博会如今已经成为涵盖“一带一路”政策、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合作交流平台。借助丝博会,陕西的对外开放之路正越走越宽。“一带一路”地方领导人对话会、“一带一路”海关国际合作与贸易便利化研讨会、丝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会……陕西搭建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的大舞台。

赋能“三个经济” 助力陕西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到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从贸易到投资,从高水平“引进来”到大规模“走出去”……在陕西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发展“三个经济”的号角又开始吹响,陕西的对外开放开始迈入新的境界。丝博会又将与“三个经济”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丝博会自举办以来,陕西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丝博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陕西古丝绸之路起点,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新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如今,每年有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2000多名境外嘉宾、有超过60万人次的国内客商和企业参展参会,展销特色商品达2.5万多种,有来自世界各地300多家媒体报道展会盛况,成果丰硕,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19年第四届丝博会期间,2000多家企业参展,展销展示各类特色产品2万余种,参展参会人数累计达到30万人次,陕西各市区共举办了29场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推出42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395亿元,共签订合同项目65个,涉及教育、医疗、现代农业、智能制造、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总投资1151.09亿元。据初步统计,本届丝博会各代表团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115.27亿美元,其中外资额84.95亿美元;签订国内联合项目合同总投资额14768.53亿元;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合同额70亿元。

在丝博会上,参观者关注植保无人机

泰坦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客商

VR体验让人身临其境

丝博会正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合平台,正成为陕西彰显对外开放新形象、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正成为带动高铁、航空等交通枢纽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一个成长、积淀了20多年的跨区域、跨国界展会,作为一个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知名会展IP,丝博会正成为陕西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重要抓手。

借助丝博会的品牌效应和溢出效应,拥有“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等诸多机遇的陕西,正加速吸引全球企业家和投资人的目光。丝博会正加速拥抱“三个经济”,推动陕西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结语

从曾经的西洽会到今天的丝博会,名称变化的背后,是陕西从西北内陆省份到向西开放前沿的嬗变。

22年来,由最初以政府为主导、以商品交易为主的国内经贸展会,逐步发展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参与、中国东西部地区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实现了从综合展向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新转变,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交流合作的国际性盛会。

22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陕西、西部、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同频共振、构建“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的奋进史。在这个开放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上,五大洲数十万客商云集,共展风采,共觅商机。一场场高端论坛凝聚共识,一次次经贸洽谈成果丰硕,一个个展览展示异彩纷呈……丝博会既是促进中国东中西地区联动发展的平台,也是中国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平台,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使陕西“朋友圈”、中国“朋友圈”持续扩大。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带一路”建设在近6年时光里完成了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的跨越,承载着历史荣耀和时代使命的丝博会,也正在快速成长为涵盖“一带一路”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平台。

我们的平台,世界的舞台。丝博会,这个为陕西和世界各国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盛会,正在日益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博会陕西一带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音乐如何演奏?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