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符号学视角下杭州城市身份构建研究

2019-05-28兰艺婧

戏剧之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化蝶身份

兰艺婧

【摘 要】本文将以中国民歌《化蝶》为研究对象,以多模态符号学、音乐话语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歌曲歌词的活动图式,分析歌词的参与者、过程类型和歌词的环境等,从歌词的语言选择展示了民歌《化蝶》的身份:追求男女平等和谐,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与时俱进,独立自主的身份。

【关键词】多模态符号学;身份;化蝶

中图分类号:J6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4-0044-03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們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而现当代歌曲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歌词作为一首歌曲的重要部分,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中国民歌《化蝶》为语料,其研究目的是探讨在社会符号学框架以及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利用音乐符号实现社会意义,构建城市身份。

一、社会符号学视角的《化蝶》歌词分析

(一)简述社会符号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社会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来源广泛,其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是Halliday社会符号学语言观,韩礼德(1985)从索绪尔的语言受外部影响的思想出发,主张将语言看成社会符号,从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关系来研究语言,将语言的功能分为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初期,悉尼符号学界的工作者们阐述了社会符号学,并且推动了社会符号学的发展。Kress 和van Leeuwen则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图像也是社会符号,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图像的分析。他们把多模态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把图像看成是对语言文字的插图或示例,打破了语言研究和对图像研究之间的界限。

(二)中国民歌《化蝶》歌词分析——从社会符号学角度

《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曲改编填词而成的歌曲(阎肃,2017:29),本文采用新华出版社于2017年发行的书籍《阎肃经典歌词300首》中《化蝶》的歌词为分析语料。歌曲由三个相同的乐段连缀而成,每个乐段为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的开头有前奏(引子),中间有间奏(经过句),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段的三次反复。

Machin(2011)指出,社会符号学方法对传播者使用符号资源实现特定目标,传达特定想法、态度、价值观和身份的方式感兴趣。除了少数作者(Tagg、Middleton、 Walser)之外,人们很少关注声音本身传达意义的方式。

因此,如果想研究声音如何交流,必须超越形容词来系统地描述音高范围(pitch ranges)、音符选择(choice of notes)、器乐谱写(instrumentation),清晰度(articulation)、乐曲改编(arrangements)和节奏(rhythms)等内容。

本文分析歌词的工具有:活动图示、过程分析、语言选择、环境分析、参与者分析,最后总结歌词的社会符号学含义。

1.歌词的活动图式。本节介绍如何揭示歌词的基本话语或“活动图示”;换句话说,在最简单的层面上讲述这首歌中的故事。这是获取歌词核心内容的一种方法。Wright(1975)认为,如果在这个特定的结构中A是男性而B是女性,那么这只是一个关于不同性别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如果A也是上层阶级而B属于工人阶级,那么它就是一个关于阶级差异可能涉及价值冲突的故事,从文化价值观来看,提取这一基本核心非常具有启发性。因此可以用活动方式分析歌词,以揭示核心意义。Machin(2010:78)认为,歌词是艺术家告诉我们如何倾听,如何将歌词意义融入音乐中的一种方式。歌词不仅涉及艺术家所讲的故事,还涉及传播有关其身份的话语。分析歌词的第一步是了解歌曲中发生的基本事件;活动图式仅仅意味着实现这种话语的活动顺序。

这首歌的第一节以倒叙的手法描绘了草长莺飞的春天,二人坟前彩蝶翩翩如诗如画的情景。第二节阐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杭州求学三载,感情日深,依依惜别的画面。第三节进入全曲的高潮部分,由于二人家庭地位悬殊,阴差阳错之下无法结为夫妻,梁山伯悲愤交加一病不起。祝英台在与马文才成亲当日下轿祭拜梁山伯,突然狂风大作,她便纵身跳入裂开的坟墓,不久,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好似梁祝二人在另一个世界比翼双飞。笔者认为,梁祝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并且历久弥新的原因,除了二人真挚的情感值得赞颂之外,还因为这是一个与阶级差异封建主义婚恋观作斗争的爱情故事,祝英台对独立且自由婚姻的追求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

因此,在分析歌曲《化蝶》之后活动图示大致如下:彩蝶翩翩、同窗生情、楼台诀别、英台抗婚、投坟化蝶。

2.歌词的语言选择。重叠词是汉语中一种极具特色的词汇类型。在《化蝶》歌词中出现的叠词有:“青青““双双”“生生”“切切”“翩翩”。其中“碧草青青” “彩蝶双双” “生生爱”出现在第一小节,这三对重叠词不仅协调了音节,给听众带来了逼真的画面感,而且渲染了歌词意境,展示了梁祝细腻委婉的感情。第二小节的歌词描绘了二人十八楼台相送“情切切”的画面,重叠词的使用让情景过渡更加自然,并且与第三小节二人化蝶后“翩翩花丛来”形成了呼应。这两个重叠词展现了梁祝不论真人或是化为蝴蝶,人物形象一样丰满,感情一样深厚。

重复是歌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这首歌的歌词被重复运用的词汇有:“彩蝶”“楼台”(各重复运用了两次);第一小节和第三节重复的“彩蝶”在歌词中不仅起到了加深印象、首尾呼应的作用,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此处的重复,既表明词作者对梁祝二人遭遇的痛惜之情,也暗示了对现实的回避,仿佛将“彩蝶”作为梁祝生命的寄托。“身化彩蝶”是梁祝故事的点睛之笔,它不是文人天真又浪漫的幻想,而是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对两性关系的深刻体悟和诗意表然。“楼台”是第二小节的最后一个词和第三小节的第一个词,作为梁祝惜别和诀别的地点,“楼台”承载了二人浓厚的感情色彩,此处的重复表示了词作者的不解和愤慨,另一方面也表达出深切的无奈。

3.过程分析。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Halliday(1985) 将其中的功能语法分成三个 “纯理功能”,分别是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即反映主、客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扯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及物性(transitivity)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个 “过程”(process),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 “参与者”(participants) 和 “环境成分”(circumstance)。

胡壮麟教授(1994)指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行为”。歌词作为介于书面语篇和口头语篇的一种特殊语篇形式,与其他语篇类型一样承担着一定的功能。因此《化蝶》歌词也蕴含着丰富的及物性过程,标记如下:

碧草青青(关系过程1)花盛开(物质过程1)

彩蝶双双久徘徊(物质过程2)

千古传颂(物质过程3)生生爱(行为过程1)

山伯永恋祝英台(心理过程1)

同窗(环境成分1)共读整三载(物质过程4)

促膝并肩(物质过程5)两无猜(心理过程2)

十八(环境成分2)相送(物质过程6)情切切(心理过程3)

谁知(心理过程4)一别在楼台(环境成分3)(存在过程1)

楼台(环境成分4)一别恨如海(关系过程2)

泪染双翅(行为过程3)身化彩蝶(行为过程2)

翩翩花丛(环境成分5)来(行为过程4);

历尽磨难(物质过程7)真情在(存在过程2)

天长地久不分开(物质过程8)

经过统计,全篇的及物性过程20例,分布如下:物质过程共8例, 约占全篇的40%;心理过程共4例,约占全篇的20%;行为过程4例, 约占全篇的 20%;存在过程2例, 约占全篇的 10%;关系过程共2例,约占全篇的 10%;言语过程无,环境成分4例。

全篇物质过程出现最多,按照参与者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与人物动作相关的物质过程:物质过程3, 4, 5, 6, 7, 8,这些过程中动作者(actor)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没有明确写出主人公的名字,听众也能通过“传颂,共读,促膝,相送,历尽磨难,不分开”这些连贯的, 富有感染力的动词了解梁祝二人相识、相知、相爱、离别、殉情的故事。

与自然动作相关的物质过程:物質过程 1, 2。以上两个物质过程,自然物质“花”,“彩蝶”是动作者(actor),都是带着浓厚中国风意象的物质。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和互相嬉戏徘徊的彩蝶,给听众营造了一个诗意绚烂的环境和氛围,二者极具画面感和色彩感,引人遐想的同时为后续的物质过程铺垫了欢快的前奏,触动了听众愉悦的心情。

心理过程在语篇中共有四例。其中感觉者(senser)都是梁祝二人,其中“永恋,两无猜,情切切,谁知”都表达出二人真挚又纯真的爱恋,透过这些心理过程,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展示了歌曲的感情基调和二人情感的升华。

行为过程共有四例, “生生爱,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虽未明确暗示行为者(behaver)的名字,却用蝴蝶作为意象,展现了悲壮的感情基调,让听众唏嘘不已,潸然泪下。

存在过程共有两例, 其中“一别在楼台,真情在”交代了故事的发展背景,补充说明了梁祝二人天各一方,彼此相爱却被迫分离的残酷现实,即使投坟化蝶也无法将他们分开的顽强意愿。

关系过程全文中共有两例。关系过程重视物体之间的联系和物体所处的环境以及物体的性质特征(王寅,2010:103)。语篇中的关系过程1是对“碧草”的描写,属于“识别”类的关系过程, 为春景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氛围。关系过程2“楼台一别恨如海”是表示“归属”的关系过程的小句。所谓“归属(attributive)”,是指“某个实体具有哪些属性,或者属于哪些类型”(胡壮麟,1989:75)。其中表示“属性(Attribute)”的成分是 “海”,作为“载体(carrier)”的是 “恨”,表示关系过程的动词是“如”,为二人楼台别离增添难以释怀之感,依依不舍之情。

全篇中没有言语过程。存在过程交代了故事的背景,零言语过程正是语篇存在过程的结果,在歌曲中,梁祝二人即使生死两相隔,也有让自然物质替他们传达彼此之间深厚的情感,任何言语表达在歌曲氛围的烘托下都是多余的。同时,零言语过程也是歌词创作者的一种策略, 许多言语空白让读者随着心境的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力继续填补,令人回味无穷。

(三)参与者分析

歌词的进一步分析是询问谁是谁以及他们做了什么。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其中的第一个问题。Machin(2010)提供了参与者用语言表达方式的清单。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来更准确地思考歌词的含义。

1.Personalized拟人化

2.Individuallised 个体化

3. Nominalised实名化

4.Functionalisation 功能化

5.Anonymous 匿名化

6.Aggregated 聚合化

7.Objectivated 客观化

将注意力转向歌词的参与者,我们发现《化蝶》歌词中参与者匿名化频率较高,歌词的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几乎没有出现实名化的参与者,而第一小节的参与则出现了匿名化。该歌词中实名化的参与者有:碧草花彩蝶山伯英台。

第一小节中,“碧草,花,彩蝶”三种参与者为听众构筑了一幅温馨和谐的感情基调。其中“彩蝶”也是被拟人化的参与者,原型是梁祝二人。“山伯”“英台”则是实名化的参与者,为听众创造了一种亲密之感,同时为接下来两小节参与者的匿名化埋下了伏笔。

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歌词的共同点是句子主语的消失,也就是参与者匿名化(Anonymous)也就是在歌词中能推断出参与者的身份但文中从未直接表示。这两小节的参与者都是梁祝二人,匿名化的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听众的想象力,同时让歌词情感的表达更加简洁直白,让歌曲富有真实感。

(四)环境成分分析

环境成分是提供有关过程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或原因等以补足过程意义的(王寅,2010:103)。

环境成分在语篇中虽有四例,但有两处重复,实为三例,分别是:十八,楼台,花丛。词作者在语篇中加入与过程相关的环境成分后,进一步渲染了歌曲氛围,传递了足够的信息,加深了听众对于剧情的理解。三处环境成分的描写也是梁祝二人感情线的延伸,歌词中“楼台”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成分,见证了梁山伯十八里路的相送和二人的依依惜别。同时这又是剧情的转折点,楼台一别竟成二人生前的最后相见。最后两只彩蝶破蛹飞出,梁祝二人终于历经磨难,“翩翩花丛中”,此处寄予了词作者对于真挚爱情的美好祝愿。这些意象的描述贯穿于整首歌词始终,真切地展现了每个意象的蕴意,既给歌曲增添了艺术美感又表达了词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

二、中国民歌《梁祝》的身份构建

项蕴华(2009)认为社会关系、社会身份、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话语体现的,作为体现交流行为的音乐话语也同样可以构建音乐话语的身份。

自古以来,蝴蝶一直是诗人传情言志的载体,在歌曲《化蝶》中“彩蝶双双久徘徊”的画面传达了蝴蝶什么身份呢?王佳宝(2009)言道,“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蝴蝶有三种境界的理解:美丽之蝶,自由之蝶,爱恋之蝶。” 在《化蝶》中,蝴蝶成为美丽、自由和爱情的化身,它身上凝聚和承载了中华文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在第一小节中,碧草繁茂,花团锦簇的画面展现了美好环境的社会背景;彩蝶飞舞的描写则象征表达了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寄予;“千古传颂,山伯永恋”中则揭示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关系以及对永恒真爱的向往。

第三小节“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中,“恨,泪,磨难,不分开”这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反映了梁祝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抗议,同时也显示了对真爱的渴望,对忠贞爱情的向往。

三、结语

音乐被视为多模态交际行为,而不仅仅是页面上的书面歌词或音符。歌词分析旨在对音乐进行更加系统和彻底的理解并且有助于音乐潜在意义的传递。通过分析歌曲《化蝶》,我们可以看出,音乐与身份,思想交流以及社会活动息息相关。

基于音乐的创作背景与梁祝故事的传说,该歌词表明了梁祝式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古代男权中心主义的文化思想,翩翩起舞双飞的彩蝶成为新型平等自由的两性关系的象征,同时昭示了追求男女平等和谐,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与时俱进,独立自主的身份。笔者希望对《化蝶》歌詞的多模态的分析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于音乐符号资源的关注,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Arnold, 1985/1994/2004.

[2]Kress, G. and T. van Leeuwen. Structure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J]. Journal of Literary Semiotics,1992(2):92.

[3]Machin, David. Analyzing Popular Music: Image, Sound, Text[M], London: SAGE, 2010.

[4]McKerrell, S. and Way, L. Music as Multimodal Discourse: Semiotics, Power and Protest[M]. London &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2017:1-20.

[5]Moore, Allan. Song Means: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Recorded Popular Song[M]. Ashgate Publishing, Ltd,2013.

[6]何占豪, 音乐使人典特神像出大花—从“梁祝”的创作背景及乐曲赏析谈起[J]. 图书馆杂志,2005,(3):84-86.

[7]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8]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9]励松青.社会符号学与广告话语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7.

[10]刘桂珍.音乐中的认同——基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51.

[11]纪燕.歌词《兰亭序》的及物性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662.

[12]王丹.《梁祝》的创作背景及乐曲艺术价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6):197.

[13]王佳宝.蝴蝶意象与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心理[J].云南电大学报,2009,(2):36.

[14]王寅.也析《青花瓷》——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 (1).

[15]项蕴华.身份建构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 2009,(5):188.

[16]阎肃.阎肃经典歌词300首[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17]叶姿含.川籍藏族流行音乐人与其身份认同[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

[18]於贤德.论梁祝爱情故事的悲剧属性、美学价值与人学内涵[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17.

[19]张德禄.适用性社会符号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 5):5-10.

[20]张辉,展伟伟.广告语篇中多模态转喻与隐喻的动态构建[J].外语研究, 2011,(1):21.

猜你喜欢

化蝶身份
蝶语
月夜情思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跟踪导练(三)(5)
蝴蝶和树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今夜化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