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区林业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2019-05-28陈雪祥

农业与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驱动因素生态环境

陈雪祥

摘 要:由于这些年工业发展加快,环境污染加剧,各地兴起高楼建设,乱砍乱伐等诸多原因导致林区林业环境受到相应影响,就目前而言林区林业最大障碍依然是用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已将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如何在时代背景下,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将针对林区林业用地面积变化驱动因素以及相关措施进行研究调查。

关键词:林区林业;用地面积;生态环境;驱动因素

中圖分类号:S7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515035

引言

我国有广袤的土地面积,丰富的森林资源,拥有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西北林区以及南方林区等森林资源。在2015年颁发的关于《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书中就明确讲到关于针对林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要以可持续经济发展建设为任务,深化改革,加强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好林区生态环境,在不断发展中完善针对林业林区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如何合理可持续下利用好森林资源做好保障。

1 研究林业情况以及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举例研究说明研究区域情况

就目前而言,中国最大的林业林区有东北林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等几个大林区,本文将以安徽省安庆岳西林区举例来调查说明。安徽省安庆岳西林区包括岳西天峡景区、明堂山司空山等主要景区,其雨水资源丰富有着大量林木资源,包括银杏树、连香树、鹅掌楸等一系列丰富自然资源。在这里还包含枯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生态村、创新森林城镇等一系列生态景点,这里将主要研究其林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作相关阐述。这将对于整个林业研究,不管是交税还是研究对国家发展与林业研究跟保护都做了巨大贡献。

1.2 关于调查方向

研究在一定范围区间,会在一个具体年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林业林地利用率与当年里相关关联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包括经济上产生的各项指标一起做相应分析,最后集合数据在与面积变化作对比,具体分析它们之间所存在关系。本文就以1986—2013年为区间进行调查研究。

1.3 数据来源

在选取的1986—2013年这个区间样本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来收集相关区间的数据信息,为了达到精准无误,在每一环节都要认真仔细去调查核对相关数据,将相关的数据进行仔细排查筛选从而建立相关数据模型,集合“岳西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编绘”与“岳西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等资料进行相关数据来源依据。

2 关于林业用地面积变化分析及探讨

2.1 经济环境

有一个很直观的表现,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实力的提升,对于林业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就比如林业面积在随经济发展减少。不同经济阶段可能体制需求也不一样,但在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加大了对了对森林资源的获得,这就在不同因素下导致了林业用地在这种环境下的改变。

2.1.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方式

从改革开放后之后,中国经济来到了一个质的飞速发展,同期之间也伴随工业水平推进,科技水平的进步,与资源获取量的加大。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的中国对于能源资源大肆开发,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大迫切需要更多资源储备来加深发展筹码。经济的进步加大经济投资力度,很多地方在引进外资方面就会选择征收森林用地来改建工厂,高速发展的经济提高了国民生产总值,而与此同时当时环境也加大了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大肆伐木,用于工业,用于农业来获取新的资金。这样在高速发展时期林业用地的在不断减少,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也在加大。

2.1.2 产业结构变化

伴随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就比如当经济环境下刺激二三产业的需求,而这样的需求增多的情况下也会相应带动第一产业的需求,所以在这样联动关系作用下,经济体制的改变将会把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作相对应的调整转移,在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下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增加林业用地到工业的过度。

2.1.3 林业投资

由于林业环境来讲具有很长周期与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投资风险,所以这些年发展,对于林业的投资也主要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发展,这样的发展趋向于旅游化发展,对于林业维护也具有很大保护措施,整个结构发展也将发生一定的改变。

2.2 人口因素原因

人口发展对于林业用地有着很大影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在不同阶段环境都加大了对于资源的获取,衣食住行离不开粮食,生存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加大社会负担,而为了化解矛盾问题,对于迫切的资源与人之间的关系必将会达到一个妥协。人们必将会大肆的退林为耕,退林建厂,对于土地资源的获取将会加重林业环境的破坏,加速林业面积的流失。此外人类的发展也伴随着时代进步,人类不会再如原始人类一样钻木取火,也不会再徒手狩猎,而是借助时代发展来改变现有工作效率,科技必将带来更高效有利的效果,而这样的结果就会利用于各个环节,这样反而间接减少了人类对于资源获取的束缚。人们将更加高效利用各种手段将森林资源转变为生活上所需要的东西,而对于森林资源的利用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工业,更多用于造纸、工业、药业以及新兴材料行业。在这种环境下所带来的影响就包括了林区用地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动植物数量的减少。

2.3 对于林业相关政策的原因

对于林业的发展、开采、利用以及相关保护都有一个政策。这种政策下来推行新的规则标准从而让整个林业环境的发展有一个保证。国家实施的方针有利于深化改革,结合当下的环境、条件、经济水平做出相关的要求。在推动相关林业发展上如战金艳丽等人员针对整个林区有过相关调查研究。如研究发现对于林业地保护实施跟林地面积显著相关,这就说明政策保护下的林区,在开展保护工程以后对林业用地面积有了深远影响。并且国家在历年也出台过很多相关保护措施,如:天佑工程的开展,就很好的减少了对重要林区树木的砍伐,对自然生态起到关键性作用。又比如在2003年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又进一步深度优化对于林业资源的调控,在发展与保护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3 关于林业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原因分析

3.1 数据选取

本文依照2002年颁发标准来统计口径,人口因素指标将以“年末林业人口数”为标准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于《安徽省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等数据信息。

说明林业面积作为u值变量进行比对分析。

3.2 数据比对与结论

相关数据下可以看出,在1986—1998年之间,林业用地面积跟产业总值之间是相反关系。在产值高的情况下那段年份林业用地面积就会减少,从上面数据不难看出,那段年份政策条件还未施行,其主要产值以依靠砍伐树木为题为经济的手段,对于林业环境并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反而加大林业用地流失。

在1998年天佑计划开展之后,对于森林资源的获取得到抑制,对于严重依赖森林资源的人来讲开始探索新的经济来源。在1998—2010年之间,反而多种经营比1986—1998年增加了7倍之多达到150多亿元,其林业用地得到改善。此外林业用地与第一产业所占比也为正相关,第一产业以林业系统产值为主,面积越大其第一产业比重也越大。不过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刚好与第一产业负相关,在经济刺激下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增多也在增加林区用地减少。不过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后林业生态化发展也将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4 结语

时代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森林土地资源,这是时代发展必要经过的过程,在不断优化产业链稳定经济后期,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将会合理化,对于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会朝着绿色生态转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林业资源,林业发展也必将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对于环境生态做到最大平衡。

参考文献

[1] 刘卿.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森林资源分析与经营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05):84-86,100.

[2] 沙琳.岳西县黄尾省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和评价[J].安徽林业科技,2017,43(03):17-23.

[3] 王志高,张中信,汪文革,储俊.安徽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结构的初步分析[J].植物生態学报,2016,40(06):615-619.

[4] 陈智勇.黄山松黑松叶蜂在岳西林区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林业科技,2006(01):22-23.

猜你喜欢

驱动因素生态环境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公司EVA现状及EVA驱动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