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3D-Bone模式的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患者的影像诊断效果分析

2019-05-28江慧珍吴清雪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隐匿性放射科关节

陈 俊 江慧珍 吴清雪

骨及关节创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骨折(fracture)是指骨骼的连续性中断,分为创伤性、疲劳性和病理性等类型,以四肢骨折最为常见;关节创伤包括关节脱位、肌腱韧带和关节面损伤,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及运动功能丧失[1-2]。作为临床诊断最便捷和有效的检查方法,普通X射线影像显示断端间不规则骨折线为诊断骨折提供重要信息,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为骨盆、脊柱等复杂解剖结构的诊断提供断层图像,有助于骨折的定性和定位检测,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骨及关节的软组织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3-4]。

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是指普通影像检查难以发现的病变,主要原因包括损伤组织过小、骨折无错位损伤、损伤组织结构复杂等不同方面,成为目前放射科进行骨及关节创伤患者诊断治疗的关注点。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应对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的措施包括高分辨CT扫描、MRI扫描和图像后处理,其中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5-6]。本研究为明确3D-Bone重建技术在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102例骨及关节创伤患者的影像资料,统计分析3D-Bone重建图像与CT原始图像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性,为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的临床诊断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7年期间文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接诊的102例骨及关节创伤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其中男性72例,女性30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9±16.77)岁;骨折患者89例,关节创伤13例。根据普通X射线平片的诊断结果,将无明显骨折线且临床症状明显的51例隐匿性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其他51例骨及关节创伤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男女占比、骨折及关节创伤类型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证实均为骨及关节创伤患者;②患者均接受放射科CT扫描检查;③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图像质量符合诊断标准。

(2)排除标准:①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即骨折断裂五块及以上;②肌腱及韧带损伤患者,即适宜于MRI检查的案例。

1.3 仪器及材料

采用Optima CT660型CT(美国GE公司)对患者进行检查,设备可实现低剂量、大范围的器官组织的4D成像,具备较好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以及实现动态500排技术的临床应用。

1.4 影像采集及处理方法

(1)采用Optima CT 660型CT对骨及关节创伤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进行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200 mA,5~10 s,扫描模式为轴扫,影像检查结果以骨窗显示(W=2000 HU,L=600 HU)。

(2)图像后处理方法,选择CT 3D-Bone模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骨折及关节面损伤的观察,若骨折断裂存在多处,则患者的三维重建结果以多副显示。

1.5 观察与评价指标

(1)观察骨及关节创伤的CT影像和3D-Bone重建影像的表现,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疾病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性,研究3D-Bone重建技术在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2)两组102例患者影像均由放射科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4位医师和技师进行盲法诊断评价,结果分3种类型,即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和未见异常患者;按照不同类型患者例数与总例数比值的计算,形成患者确诊率、疑似率和未见异常3种指标值。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患者影像资料的诊断数据进行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观察两组的影像诊断评价数据的差异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检查及3D-Bone重建影像结果

两组患者经影像检查及临床证实均为骨及关节创伤患者,观察组51例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的患者中,四肢骨折27例(占52.9%),颅骨骨折12例(占23.5%),脊柱骨折7例(占13.7%),其他骨折及关节创伤5例(占9.8%)。对照组51例骨及关节创伤患者中,四肢骨折25例(占49.0%),颅骨骨折15例(占29.4%),脊柱骨折5例(占9.8%),其他骨折及关节创伤6例(占11.8%)。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 颅骨线性骨折示例影像图

图2 隐匿性脊柱骨折示例影像图

2.2 影像诊断结果

按照患者影像诊断及评价标准,CT断层影像的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确诊患者比率、疑似患者比率和未见异常患者比率分别为60.8%(31/51)、21.6%(11/51)和17.7%(9/51),对照组分别为86.2%(44/51)、7.8%(4/51)和3.9%(2/51),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13,x2=3.380,x2=4.993;P<0.05)。3D-Bone重建图像的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确诊患者比率、疑似患者比率和未见异常患者比率分别为88.2%(45/51)、9.8%(11/51)和2.0%(1/51),对照组分别为92.2%(47/51)、7.8%(4/51)和0.0%(0/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43,x2=0.122,x2=1.010;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在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例(%)]

CT断层影像对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患者的诊断效果不如随机选取的其他患者,而3D-Bone重建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细微骨折或损伤的显示效果,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各类型骨及关节创伤的诊断结果统计如图3所示。

图3 各类型骨及关节创伤诊断结果统计柱状图

3 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后处理领域中的不断发展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实现病变的空间位置、大小形态及毗邻关系的精准定位,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并在医疗教学、手术规划仿真和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7-8]。目前,临床中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在常规X射线检查过程中较难发现,可能引起疾病治疗的延误,给患者带来身体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放射科选用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9-10]。

本研究选取102例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CT断层影像与3D-Bone重建影像在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应用CT断层影像进行疾病诊断时,观察组的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诊断的准确率不如对照组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应用3D-Bone重建图像进行疾病诊断时,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一致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3D-Bone重建技术在隐匿性骨及关节创伤患者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在微小结构及细微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实现多角度、立体效果的观察,为临床准确诊断和后期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指导放射科工作人员科学规范地开展日常影像检查工作,可不断提升医院的临床诊疗水平[11-13]。

猜你喜欢

隐匿性放射科关节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雷公藤多甙联合降糖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基于综合学习平台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警惕隐匿性肾炎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