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联合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单纯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诊断效能的比较研究*

2019-05-28李红蕊张宏灿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例数乳腺

李红蕊 赵 鹏 肖 杨 张宏灿

在已婚妇女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乳腺类疾病,患者常出现乳房胀痛、液体外溢以及肿块等明显的病症,疾病的恶化率相对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因此,如果能够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可从根本上降低恶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传统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是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进行良性以及恶性疾病的区别,但其对病灶面积相对较小处的检出状况极差,疾病检出率相对较低,患者由此错失最佳的疾病治疗方案[2]。为此,本研究分析在传统摄像的基础上联合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进行乳腺疾病的筛查,并与单纯FFDM对乳腺疾病诊断效能的差异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经病理学检查方法检查后检出的310例乳腺疾病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5例,均为女性。对照组中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5.3±2.1)岁;其中早期疾病80例,晚期75例;患者接受单纯的FFDM的检查。观察组中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4.6±1.3)岁;其中早期疾病患者75例,晚期疾病80例;患者在对照组检查基础上联合DBT进行乳腺疾病诊断。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过程经伦理学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自愿接受研究调查的患者;②患者的年龄在25岁及以上;③患者首次出现乳腺类疾病[3]。

(2)排除标准:①伴有癫痫等精神类疾病不能积极配合的患者;②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③伴有导管原位癌的患者;④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4]。

1.3 仪器设备

采用Senographe™ Care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射线机(美国通用电气医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 检查方法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射线机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拍摄的部位主要为乳腺头尾位以及内外斜位。摄影的X射线球管旋转的角度为15°左右,自0以1递增,角度变化一次则在低剂量的状态下曝光一次,乳腺图像的采集方式为“Combo”模式[5]。即使得FFDM以及DBT图像同时显现,检查结束后进行图像分析,分别记录病灶的位置、是否伴随钙化等理化性质的改变,良性以及恶性的确定严格按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GRADS)中的相关标准。

1.5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正确率。正确率=检出例数÷患者总例数×100%[6]。

(2)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满意度。①满意:诊断结果准确,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疾病治疗时间,有效避免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②基本满意:诊断结果不完全明确,经其他方法验证后正式确诊,患者基本满意;③不满意:疾病诊断准确率差,出现误诊等现象,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

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7]。

(3)借助BIGRADS的标准判断患者的疾病发生情况,分别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进行不同分期的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准确率。

早期疾病诊断准确率=检查结果确定早期例数÷标准早期例数×100%[8]。

(4)采用生活质量评价简式-36(short form-36,SF-36)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检查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评估结果实行100分制,分数越高其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9]。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对比

观察组155例患者中检出132例,疾病检出率为85.1%;对照组155例患者中检出78例,疾病检出率为50.3%,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46,P<0.05);观察组155例患者中漏检23例,漏检率为14.9%;对照组155例患者中漏检77例,漏检率为4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4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疾病检查满意度对比

接受调查的155例观察组患者,其中满意98例,基本满意32例,检查满意度为83.9%;接受调查的155例对照组患者,其中满意35例,基本满意55例,检查满意度为59.1%,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5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疾病检查满意度对比[例(%)]

2.3 两组患者疾病分期检出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早期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12,P<0.05);晚期疾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7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疾病分期检出情况对比[例(%)]

2.4 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

接受检查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认知功能4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1,t=19.353,t=94.998,t=24.171;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x-±s)

2.5 两种检查方式图像对比

(1)检查后FFDM和DBT图像对比显示,DBT图像为立体的3D效果,能清晰显示受检组织周边的细小结构,通过减少病灶处的透明度标志病变,如图1所示。

图1 DBT检查3D效果图像

(2)FFDM图像为2D的成像结果,显示受检组织周边的细小结构较为模糊,如图2所示。

图2 FFDM检查2D图像

3 讨论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类疾病发生率的上升不仅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活质量,对于哺乳期的患者甚至可能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水平[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致病因素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治疗是减轻疾病影响程度的重要保证,最早的疾病诊断方式如临床触诊、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较低,对临床经验要求多[11]。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发展,此项技术在医学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FDM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如在检查的过程中仪器可根据患者自身的乳房面积、厚度以及组织的致密状况进行X射线剂量的选择,即避免了剂量过大对患者健康水平的影响,又极大程度的改善了因组织厚度差异或不均匀引起剂量不足而使得X射线穿透不足,影响疾病的诊断[12]。此外,检查可根据图像与背景之间的像素差合理调整对比度,对于怀疑发病区可针对性的进行放大和分析,虽然如此,受组织性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疾病诊断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13]。对此本研究探究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联合的疾病筛查方法能够极大优化检出效果,提高诊断准确率。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仪器的主要原理是:其能够很好的利用非晶硒、铯等物质组成的平板探测器,能够将X射线中的能量直接转换为电信号,其借鉴了许多传统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方法的经验,改变了2D的成像结果而转变为立体的3D效果[1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检查的方法安全性程度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配合度高,值得推荐。临床经验表明,乳腺炎、导管内肌瘤是主要的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类疾病主要定义为乳腺小叶内部末梢的导管以及腺泡数量、面积呈现增大的趋势并最终引起纤维组织的增生或增厚,使用的辅助方法DBT通过显示受检组织周边的细小结构表示正常的组织范围,与此相反即通过减少病灶处的透明度标志病变。

钙化是乳腺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使用的DBT能够对乳腺组织进行分层后扫射检查,即使钙化面积较小的病灶经分层后结果较明显,疾病发生早期即可进行疾病的诊断[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晚期疾病的诊断中准确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早期疾病诊断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联合诊断的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可行性程度较高。有研究表明,乳腺类疾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年龄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女性应根据自己生育状况、内分泌状况以及自身月经周期等及时调整自身接受健康体检的时间,采取合理的保养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在FFDM的基础上联合DBT进行乳腺疾病的诊断能够明显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尤其是对于早期疾病,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患者的诊断满意度较高,极大程度的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例数乳腺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断编码思路分析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