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设计双年展这九年一座城的气质蜕变
2019-05-28文君王筝
文 文君 图 王筝
我们评价一个城市很精致有品位,会说它“很有设计感”,武汉近年来就越来越有设计感,而且看得见、摸得着。
今年11月1日,数百位国内外嘉宾置身于“华丽转身”的114岁平和打包厂内,主题为“精致·城市”的武汉设计日暨第五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正式启幕,当天有来自13个国家的15个创意城市代表参会。为期10天的活动中,武汉市围绕“设计”这一主题举办展览13场、各类活动和论坛37个,集中展示武汉在工程、时尚、交通、城市建设、工业、服装设计等方面的精品和艺术,以及创意设计给城市颜值和气质带来的提升。
精致·数据 世界级设计之都历史变奏曲
28年前,国家科委批准武汉市政府与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在汉成功联合主办中国1991首届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国际设计联合会两主席等国内外主要创意设计领域领军人悉数出席。我国设置工业设计工程硕士领域先行者陈汗青与时任市、校领导的教授起草了《中心城市工业设计大思路》,发表于该会论文集。该文首次明确了通过抓中心城市工业设计,构建我国设计体系的11点思路:包括重视媒介宣传、加强政府引导、加强高校学术梯队建设、扶持企业及骨干人才、开展国际间的设计创新协作等举措。这颇具历史前瞻性的指导思想,为新时代武汉的工业设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更将武汉置于国家设计体系格局中的重要位置。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十余年间,武汉市工业设计领域的历经了飞速发展。2003、2006年,江城在武汉理工大学陈汗青教授团队的努力下,成为全国并列第二个拥有涵括创意设计领域的设计艺术学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大都市;2009年,武汉市对设计之都的渴望有了愈加清醒的认识。
那一年开始,武汉市坚持将申报设计之都列入十二五、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文化五城”计划和“现代服务业升级计划”。至2015年正式成立了市设计之都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已明确将创意设计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战略。2017年,武汉市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两年之后,“武汉设计日”活动暨第五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拉开帷幕。
一路走来,双年展就像是开启武汉市设计领域的一把金钥匙。在湖北省美术学院教授、武汉市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常务副秘书长詹旭军眼中,过去的九年恰逢武汉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双年展从中起到了宣传、承载、联系行业发展的战略作用:比预计时间提早2年,武汉市工程设计产值在2018年即达到1000亿,成为武汉为数不多的过千亿支柱型产业;从最初的工程设计为主,到不断有工业、环境、动漫、服装、时尚、平面等新的设计门类加入,至今已演变到多展区、多核心、多层级、全行业覆盖的大型盛事。武汉设计实力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推广,也让城市国际形象持续升级。
“观展人群中还有坐着轮椅的老人和周末放假的孩子,大家与讲解人员交流、现场互动、拍照发圈,现场氛围非常踊跃。展览中有平面的展板,实物的模型产品,还有视频VR互动以及各类高科技产品的体验共2000多件,可观赏性、可参与性都很强。展览本身只是双年展活动的一个节点,37个活动及论坛,涉猎门类和专业之广泛,令人惊叹。”设计教育展的策展人向阳说。
精致需要打磨。向阳认为,今年双年展如此火热正是由于它追求的是衣食住用行等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愉悦。
精致·画面 黄鹤楼布篷与麻糖热干面
“精致”与武汉的渊源由来与久。在城市文化研究学者、知名作家胡榴明女士眼中,历史上的这座城市,无论是上流阶层还是民间百姓,在建筑景观、人文生活等领域都有颇多精致之处。其中,明代是武汉三镇古典时期最时尚精致的时代。
在胡榴明的讲述中,朱元璋第六子楚王驻武昌传位九代,近三百年间王府贵族生活方式由楚王宫流传民间,引得民众效仿。从明代宫廷画家安政文《黄鹤楼雪景图》,便可窥见昔日黄鹤楼之精美绝伦。两层高的黄鹤楼建于高台、紧邻长江,隔扇窗打开、竹帘卷上去,檐下窗上布篷一幅一幅撑起,演绎出江畔大城的万种风情。至近现代,民间精致武昌有官府、汉口有商街,汉口华商建设区有华商豪奢生活方式,汉口里分则有中产阶层生活风情。
“120年前,武汉就已经出现了工业设计的萌芽,汉阳兵工厂等一大批民族工业的创办,使武汉一跃成为‘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我国近代第二大工商业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汗青艺术馆馆长、艺术与设计学院荣誉院长陈汗青说。
然而过去很多年,武汉人爱强调自己的城市大气、豪爽,但若与苏州杭州、厦门泉州等城市相比较,精致似乎还差那么几分。
东西南北各地思潮、气候、文化、饮食交汇于武汉,使这座城市受到杂糅的影响。武汉人的性格当中,极为高雅与极为腔调的气质相融合。文化思想的碰撞带来了创意设计最好的生态。詹旭军认为,精致一词准确描画了“当今武汉最需要的一种气质”。
打造精致的城市文化,是城市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城市文化涵盖如此宽泛,城市建设发展史、建筑史、人文史……城市建设应该做到各行各业都追求精致,城市每一角落都尽量精致。由此,城市文化才可能由粗糙到精致、由低端到高端。“这些年来,武汉从光灰城市向精致城市在迈进,渐渐有了国际化城市的基本风骨。”詹旭军说。
“普遍精致仅是一个起点。”陈汗青对精致武汉提出了更高的寄望,利用设计的工具,让公众感受到设计带来的惠民感、幸福感、获得感,这是评价设计之都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对此我们可以做的有更多。“比如,把具有武汉印记的经典品牌和产品打造得更加精致,即使一块麻糖、一碗热干面,也要让人能体会到在武汉生活的精致感,甚至能让这些产品在国际设计舞台上一争高下。”
精致·现场 产学研结合终将集行业大成
城市是创意得以实现与发扬光大的基地,智慧、绿色、人文、艺术,是对武汉未来公共空间的美好创想。此次双年展的重头戏、武汉创意设计大奖赛,更是吸引全球领域的顶尖人才参加。
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创作中心主任、高级建筑师吴巍,其团队设计的“中华路阳台”项目在武汉市首届设计创意大赛斩获银奖。
“本届双年展对全行业的覆盖,意味着将设计直接指向生活,这正是‘全空间领域’的创作行为。”吴巍说,以中华路阳台为例,如果仅在防洪工程、或景观设计、或工程材料中某一个单项创新,就很难呈现出精致的整体效果。而今在创新设计的合力之下,中华路阳台已成为集安全、艺术、科普、人文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这正是设计效果的最大表现——集成与统合。
设计是精致的源头,建立对城市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上。今年的武汉市卓越大道改善项目也让吴巍印象深刻,和20年前的道路改造相比,如今不再只是简单的外立面整治或街道铺装,而是从人行优先、拓展绿野等整体空间概念出发,创造出汉口沿江片区的全新活力。这种设计的表现集合了这个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计、景观设计甚至历史建筑修复等领域的设计与再生。
作为我国设置工业设计工程硕士领域先行者,陈汗青更对于自己的家乡故土有着无限的寄望。他说,武汉正在奋发图强,发挥巨大的潜力。武汉是中国设计院校最集中的一个大城市,也是全球设计专业毕业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每年从武汉毕业的设计专业的学生,分赴国内各大城市乃至其他国家,尽情施展着他们的创作才华。
“更好的将武汉设计产业和设计院校的力量有机融合,将武汉设计、艺术和科技、商业的力量有机融合,武汉将成为`老城新生',甚至国内未来几十年內设计产业高速增长的一大引擎。”陈汗青盼望,武汉市继续探索创新设计在中国创造、设计智造、智慧生活和集成创新等方面的新路径,充分激发全市的创意设计力量与智慧,从政策设计、方向凝练、人才队伍、平台建设、法律保护、创意驱动、机制模式等多领域注入新活力,“如此,武汉就会真正为设计之都贡献它的力量,成为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城市设计之都方案的最佳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