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浅谈
2019-05-27高绍静
高绍静
摘要:美术是小学学习的副科学习科目,也正因如此学生们就开始对美术出现了不重视的氛围。其实,美术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类副科,通过美术可以学到许多主科难以学到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就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应该如何开展做以下简要说明。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美术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210-01
美术教育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美术给了我们整体把握表现空间的能力。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的学科性美术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的心理受到压抑。新课改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目标是间接性、指导性、弹性的“规范”,以学生为主。本文就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简要谈谈以一下见解。
1.创新式教育形式
小学美术课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则是创新教育,可若想要如实地做到这点实在是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其实大部分因素主要是由于部分的小学美术老师将课程的一些基本要求看得太过紧张。在日常教学当中过于依赖固有的上课模式,尤其是将绘画符号化的情况。本来,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实想象力是十分发达的,可在如今许多老师轻视了这点,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形式和观察视角来实施绘画,其实这种做法不单不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反倒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可运用的。
为了从小能够起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才智,身为老师就应多跟学生学习,学习他们观测事物的特有角度。老师在教学的工作之中应该尽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这样来,学生们才不会感觉处处被拘束与压迫,才能够足够地开展自己的想像翅膀。还需在批改或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不需有十分严格的统一准则,教育需做到以鼓励为主、因人而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天马行空的制造世界。
2.合理运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多媒体,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开发运用,图像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将呈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美术教师经常要做大量的示范作业,有时时间和精力又不允许。有了网络、扫描仪,这个难题就好解决了。如学生在学习国画时,笔者精心挑选一些名家名画引导学生欣赏,如学习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相应教学内容时,我找到大量的相关作品,通过CAI演示,让学生欣赏、体会、感受,从而再进行临摹、训练。这样完成的作业自然多姿多彩,不拘一格。
创作一件完美的美术作品,总是要经过学生的耐心反复修改,而修改就需要教师及时有效的点拨指导。学生作品中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所以当部分学生初稿出来后,先选取几张具有代表性问题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同时将学生作品中各自的优缺点都一一予以指出点明,形象直观,相互之间也就能取长补短。继而各自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作品完成后,再利用投影仪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伴欣赏,与同学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3.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普及艺术文化知识
因为美术课程属于副科类课程,因此上课的时间一般一周只有一次或者两次,因此,老师们更是应该好好的利用好上课时间,讲解艺术理论知识。首先老师们要明确的就是“基础是一切学习的前提”,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足以说明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在艺术类课程中,所谓的基础知识就是需要学好关于艺术类的课程的人物、历史、事件、时期以及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大师的不同的代表作品以及艺术风格甚至是社会背景等基本知识。
一旦学生们形成了艺术的基本知识,就会在基础知识的领导下进一步发展形成初步的美术知识,因此,老师们应该首先将理论知识搬进课堂。当然,目前所有的小学美术教材在正式上课之前都是设置了专业理论知识讲解章节,通过一幅图画是举世闻名的大师的代表作,来反应这幅图所表达的意思,再扩大这个大师的生平事迹和他所生活年代的社会风气和背景,这样学生们才会逐步走进美术课堂。当然了,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们也需要抓紧课堂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学生们传授专业知识,尽量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在课后学生们需要解决其他与美术无关的课程内容。
4.理论联系实际,点燃智慧火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要使美术教学对学生有所影响,只有得到他们主体意识的选择和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等各方面的发展起作用。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在传统教学中是很少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的需要。认为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至高无上的,这种偏见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只是“能复制美术老师思想的学生”,他们不能适应未来多变的社會。而且,传统教学导致学生知情分离,美术课堂教学只是重视认知技能目标的培养,忽视情感上的交融,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设置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疑问,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热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