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2019-05-27王仔君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

王仔君

摘要: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高效课堂,可以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小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29-02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2.有效应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手段

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我要根据教材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

3.教师要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得体的言行举止,才能在思想上感染学生、教育上引领学生、行动上为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身正为范。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基本所在,学生直接接触和学习的就是教师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因此,教师要对专业知识有丰富的积累和灵活、深刻的体会,这是教师“教书”的基本要求;“無知识不课堂”,这也是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高效课堂的基础;其次,要有人格的魅力,为学生做好表率。这是培养师生朋友关系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要有爱心、有信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和使命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道德的风范,用美好的人格来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向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进发;最后,要言行举止得体,为学生做好示范。比如,拒绝收礼、拒绝体罚学生,积极、乐观,为人正直、言行一致,衣着整洁、宽容大方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事、细节上感染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真正和学生之间成为知心的朋友。

4.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互动是深化师生之间关系的催化剂,是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高效课堂的必然途径。因此,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亲近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要求教师在生活中要多和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对话,沟通解决小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心理上的困境和行为上的困难,及时为学生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多加鼓励,贯彻落实品德与社会教育。如,采用分层教学法,即要求教师注重德育的层次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之间在品德和社会活动中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对不同性格、不同知识基础和智力因素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对不同学习段的学生进行不同领域和不同深度的品德和社会教育等等。

5.创设多样的课堂情境

5.1 构建网络情境。

网络传播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网络信息也影响着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高,因此,网络信息对小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构建网络情境,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运用网络展开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如,在均衡发展中,各班实现了班班通。可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宣传积极向上的社会现象。例如有这样一个事件:2017年5月6日晚,在广州地铁,一位老奶奶的大腿卡在了列车与站台的间隙里,地铁工作人员和众多乘客都自发地组织起来,将过百吨重的地铁推开足够的空间,最终在不过5分钟的时间里把老奶奶的右腿成功地拉出来。教师借助互联网讲解了真实事件,通过这个事件,教师可以在小学生心目中种下社会公德的种子;播放《感动中国》栏目,讲解其中的案例,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品德,鼓励小学生向他们学习,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教师构建网络情境,既是要向学生展现社会积极阳光的内涵,向学生宣传正能量,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提高学生判断网络信息好坏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5.2 营造生活情境。

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教育始终要落实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为构建小学品德和社会教育高效课堂,教师也应当营造积极的生活情境,开展养成教育。如结合生活实际宣讲各种文明的生活行为,如:教导学生遇到客人要文明礼貌、饭前便后勤洗手、室内外不要大声喧哗、外出和到家时要和父母打招呼、对待同学和朋友要诚实守信等。在营造生活情境的手段上,教师可以组织“文明行为辩论会”“角色扮演为文明”“我身边的文明现象”等活动,将生活气息引入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课堂之上,使学生在认真活泼的课堂氛围之中加深对文明行为的认识、对品德的理解、对社会教育的认同等,让小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文明行为,升华自己的思想品德。

5.3 组织阅读情境。

现在的社会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包含了很多积极向上、多元化、启发性强的文章。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文章、宣扬英雄事迹的文章,等等。教师在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可以组织阅读情境,通过阅读,引导小学生声情并茂地体会课文情感、品味其中宣扬的思想品德,并组织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体会。然后,教师加以深入地解读,从整体上培养小学生爱祖国、爱社会、爱奉献的精神,推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向前发展。

结束语

推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发展,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而光荣的工作,教师当肩负起责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教育上走得更好、更远、更强。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谈学校德育教学的几个环节[D].新课程,2016(112).

[2] 李仪.浅谈网络传播带给小学德育的利与弊[J].新课程,2014(145).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