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逛菜市场,怎么成了“暴露年龄”的事?

2019-05-27冰粥

畅谈 2019年8期
关键词:菜场菜市场

冰粥

很多人感慨时代脚步匆匆,生活变化太快,老一辈人还在热闹的菜市场挑挑拣拣想著为儿孙拼一桌好饭的时候,年轻人早己用APP备好了派对食材,等着一起做饭一起嗨。曾经离不开的菜市场在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里或许变得无足轻重了。是什么改变了?又是什么还在?

传统集市购物忙

古代有没有菜市场呢?

如果按照现在所说的“菜市场”,即“在城乡设立的可以进行自由买卖农副产品的固定场所,由专门机构监管并有相应规章秩序”来看,中国古代确实没有菜市场。

但我们也知道古代有“集市”或“市”,是专门进行买卖的场所。它们大多分布在城门外的大道两旁,每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约定俗成。人们在集市互通有无,买一些自家没有的手工产品或者不常见的农产品。因为小农经济下大多数人都会自己种粮种菜,饲养家畜,一般情况下不太需要买农产品。

和买卖挂钩就意味着集市比较频繁的地方经济一般也不差,历史上苏杭一带就是典型代表。

以杭州为例。南宋时杭州被称为临安,光是文献记录的市场就有50多个,主要有菜市、米市、布市、肉市、药市、马市、花市、珠子市等,还有鱼行、猪行、羊行、鸡鹅行、果行、青果团、花团等,另有大瓦、中瓦、下瓦、菜市瓦等以“瓦”为名的市(“瓦”本为娱乐之所,逐渐演变为贸易兼娱乐之处,后因战争等原因,有些瓦就失去了娱乐功能而成为买卖场所)。

“市”的经济功能—直得到人们的认可。到了清代中后期还渐渐出现了经常市、每日市,形成“朝则满,夕则虚”的集市景观。人们可以在市中“买卖细色异品菜蔬,诸般嗄饭,及酒醋时新果子,进纳海鲜品件等物”。

新式菜场进城来

清末出现了新式菜场,但你一定想不到,第一个菜市场简单到只在空地上搭了-一个大棚。

清末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而进入这片古老的土地,中国人带着复杂的心情开眼看身边的世界。

异处太多,革新不免。城市就处在改变的前沿阵地,城市管理要在中西之间寻求一种新的方式以适应社会新变化。新式菜场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新风从海上来。

19世纪的上海可是十里洋场,许多西方人在租界生活。但中国的城市环境与他们的故乡差别太大,让他们很不习惯,就比如城市多流动摊贩,这会让他们经常买到了豆腐却买不到青菜。他们希望像在家乡一样能到固定的市场买果买菜买肉买奶。

1864年,托马斯·汉璧礼(Thomas Hanbury,英国商人,主要经营房地产)出现了。他向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申请建菜市场,还想了个霸气的名字叫“中央菜市场”。建好之后,贩卖农产的商贩需要交租金来取得固定摊位。

就是这个只用大棚搭起来的菜场,让人们第一次接触到西式社区生活。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市政新理念的引进,西式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接纳。人们发现,马路摊妨碍了交通,增加了垃圾,让街道变得混乱不堪,而分散的摊位让大家东奔西走买东西,真是不方便。1892年上海出现了第一所有公共建筑的菜市场一一虹口菜场,又叫“三角地菜场”。1898年,中国菜场也建设完成。

在这些固定菜场里,蔬菜、水果、肉类、鱼鲜等分类贩卖,品种也比小商贩零散售卖多得多。为了保证规范清洁,租界还设置有肉类稽查员和打扫卫生的专员。据统计,民国时期上海共有十几个菜市场,摊位有近10000个。

民国时期除了上海,其他城市也有菜市场。比如汉口,1930年代,汉口市管辖的十四个区中都有菜市场,有的是政府承办,有的是公司办理,也有个人开办的。菜市场的数量由人口数量和生活所需而定,但每个区至少保证有一处公营菜市场。菜市场配有管理员和助理管理员做全面管理,尤其要监督蔬菜、面、猪肉、牛肉、鸡鸭鱼等的价格。

近代新式菜市场的诞生与城市由传统城镇向近代化转型分不开。城市逐渐容纳了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混合功能。菜市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的供应之地,是城市与乡村物资交换的场域。菜市场建设看起来虽是小事,但它是近代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产物,也是市政管理的重要部分。

菜市场与时代同行

接地气的菜市场是时代生活的反光镜。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许多城乡自发建立的菜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基本被供销社取代,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有菜市场。

北京有著名的四大菜市场,即西单菜市场、东单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和朝内菜市场。而这之中,档次最高的要属东单菜市场了。

东单菜市场建于1917年,当时由一位法国人经营管理,拱形大门上还写着“East Market”(东菜市)的大名。东单菜市场高级是有原因的。从这里往西几百米,就是著名的王府井大街和当时最时髦的北京饭店;往南不远,就是东交民巷,在东交民巷里有星级饭店一一六国饭店,那里可是京城少有的高档饭店。总的来说,东菜市就很“洋气”:高大的立柱撑起明亮又通畅的空间,L形格局开南门和东门,便于人流疏散。当然卖的东西也不简单,牛羊肉、洋葱、奶酪、胡椒等西餐原料这里都有,除了卖给附近的外国人,也和几个高级饭店有交易。

1950年代初,东单菜市场成了-一家国营菜市场。这里最让人怀念的倒不是齐全的农产品,而是旁边的早餐铺。买菜的老北京人来早了,有的就先吃些早点,喝碗豆汁儿,吃个糖油饼、焦圈儿、油条、炒肝什么的,吃饱了再排队买菜。

那时,北京四大菜市场的火爆程度可不亚于今日的“网红店”。平时就经常排队,逢着节假日就更不必说了,人们早早便在菜市场门口等位:买猪肉的、买牛羊肉的、买水产的、买活禽的各一队,连买豆腐都得单排一队。为了买二两肉而排一个钟头队那是常有的事儿。

改革开放之后,农副产品进入“双轨制”时期,即计划外的可以自由贸易,计划内的依旧不变。自由买卖的菜市场也有了新的名字“农贸市场”。人们压抑着的食欲得到了释放,农贸市场纷纷建立来满足大家。

1979至1980年短短两年间,北京就陆续开放了30多个农贸市场。1986年,北京市第一个封闭式的农贸市场红桥市场建成,摊位就有600个。

1988年农业部还提出“菜篮子工程”,市场放开了,需求增加了,供应方式也不同于以往,专做采购的员工南下福建购笋干,北上黑龙江买黄豆,菜市场变得丰裕起来。那时的菜市场可是家家户户都爱的地方:上班族下班以后能去买几个盆菜,回家一热一炒就能饱餐;孩子们可以缠着爸妈买自己喜欢的水果;在内陆居住的市民还能品尝海的味道。

菜市场魅力去哪儿了

上世纪80年代初,“超市”这个名词对老百姓来说还很陌生。而如今,超市已经成了大家饭后闲逛的理想场所,当然也是很多人买菜的好地方。

“价格”和“种类”现在都不是问题,人们追求的是“品质”。选购的东西是不是新鲜,来源是不是安全变得很重要;采买场所是不是干净卫生,有没有规范的监管,售货员的态度和购物感受也都成为新要求。

而这些,让深入人心的菜市场渐渐失去了旧日魅力。如果你过去常逛菜市场,那么它的脏乱就不必多讲了。烂菜叶子、塑料袋子、鱼肚肠子、果皮纸屑到处都有,有些地方真的难以下脚。摊子看起来也不怎么干净,空气中甚至都弥漫着一股超有辨识度的菜市场味儿。你要是嗓门不够大,气场不够强,商贩忙起来都顾不上你。这怎么能吸引越来越“挑剔”的人们呢?

当然还会有很多人愿意去菜市场,特别是老人家,买个土豆也能聊半天,还可以跟小伙子小姑娘砍价,买到便宜不说,他们是真喜欢那里的氛围。

虽然现在的菜市场也在朝着整洁卫生和规范化经营努力,城市里还有农夫集市提供更多的新鲜食材,但不得不承认,菜市场不如过去那么热闹了。

其实说到底,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元的选择。你可以去菜市场感受人间烟火,也可以去超市买回一周的果蔬,或者拿着手机打开某APP,等着快递小哥把泰国榴莲、海南芒果、清水大闸蟹、塞内加尔黄金鲍还有其它生鲜1小时内送上门。

和过去相比,生活只是多了样数,变得更加丰富,不变的还是对美味日子的期待。

猜你喜欢

菜场菜市场
菜场
烦人的装修声
鱼的嫁妆
逛菜场
菜市场
微妙地共舞
微妙地共舞
热闹的菜场
买菜记
菜场“变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