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棘不同种源硬枝扦插对比研究

2019-05-27李吉清梁新生马佳琳

山西林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隰县右玉种源

李吉清,梁新生,马佳琳

(1.山西省黑茶山园林管理局,山西 岚县 033500;2.山西省科技发展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3.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inn.)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有6个种和11个亚种,中国分布6个种7个亚种。沙棘耐旱、耐寒、抗风沙,根系发达,萌蘖力强,是生态林主要造林树种;同时沙棘又是很好的经济树种,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的根、茎、叶、花、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许多国民经济领域。2001年,沙棘被卫生部列为药食同源植物。

山西是中国沙棘资源第一大省,面积超过40×104hm2,占全国沙棘林总面积的30%~40%,其中,天然林27×104hm2,人工林13×104hm2.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省对沙棘展开多方位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在群落生态学方面,开展了中国沙棘的群落特征、性状变异及生态位研究。在良种选育和培育方面,形成了沙棘优树选择程序、方法和标准,开展了沙棘种源苗期选择、扦插育苗试验等研究。在引种栽培方面,通过引种初步选择出适宜山西种植的大果沙棘品种,可大幅提高沙棘的经济价值。在沙棘组分分析方面,开展了沙棘黄酮、花青素、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并进行了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前,对山西省境内沙棘种源在扦插繁育效果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对山西南部、中部、北部具有代表性的沙棘种源进行硬枝扦插试验,初步分析沙棘种源间繁殖特性方面的差异。

1 研究区概况

1.1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阳曲试验基地

试验地位于太原市阳曲县城晋驿村东面,东经 112°43′54″,北纬38°5′59″,海拔 960 m.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 8 ℃ ~ 9 ℃,年平均降水量441.2 mm,无霜期为164 d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 700 h.土壤类型为褐土,土层厚度大于1 m.

1.2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科技服务中心

试验地位于朔州市怀仁县金沙滩镇,东经 112°56′00″,北纬39°40′55″,海拔1 070 m.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7.3 ℃,年平均降水量400 mm左右,无霜期为150 d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 800 h.土壤为沙壤土,土层厚度>1 m.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插穗采自临汾隰县(吕梁林局油松种子园)、吕梁文水县(关帝林局三道川中心林场)、朔州右玉县(杨树林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场)的天然沙棘林分中,林分林龄5 a~10 a,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插穗采自2年生~3年生枝条,长度15 cm~20 cm,无机械损伤。

2.2 基质及装杯

扦插基质选取珍珠岩、蛭石、草炭土(体积比1∶1∶2)。将制备好的基质装入营养杯(规格8 cm×10 cm)内,依次将装好的营养杯放入挖好的低床内,同时用土填补杯间空隙。

2.3 试验方法

1) 同种激素处理下不同种源间对比试验

2018年4月下旬在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科技服务中心苗圃进行同种激素处理下不同种源间对比试验,试验激素选用“国光生跟”,浓度为0.1%,处理时间1 h,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隰县、文水、右玉3个种源处理,每个处理6次重复,每次重复18株插穗。

2) 同一种源不同激素处理方式对比试验

2018年5月上旬在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阳曲试验基地用右玉种源沙棘进行不同激素处理方式对比试验,试验激素选用“国光生跟”、“国光跟多”、“劲茂”生根粉和“森活”大树生根剂,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8种不同的激素处理方式(见表1),每个处理6次重复,每次重复18株插穗。

表1 不同激素处理方式

2.4 分析方法

2018年11月中旬对2处扦插对比试验进行调查,包括生根率、成活率、苗高、地径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利用SPSS 22.0 对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LSD)。

3 结果与分析

3.1 同种激素处理下不同种源间对比

同种激素处理下不同种源扦插效果见表2,其各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见第18页表3.

表2 同激素处理下不同种源扦插效果

表3 同激素处理下不同种源扦插效果各指标方差分析

根据表3方差分析结果来看,生根率、成活率显著性值p<0.01,有极显著的差异;苗高显著性值p<0.05,有显著差异;地径显著性值p>0.05,无明显差异。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各种源间在不同处理下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同激素处理下不同种源扦插效果各指标的多重比较

根据表4可以看出,3个种源在同激素处理下文水种源的生根率较高,达到61.44%,显著比隰县、右玉高178.09%,41.81%;在成活率上,文水种源也比隰县、右玉高237.2%,29.99%;在苗高上,文水种源较高,达到21.55 cm,比隰县、右玉种源高34.6%,5.18%.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示,文水种源在同种激素处理下表现最好。

3.2 同一种源不同激素处理方式对比

同种源不同处理下扦插效果见表5,其各指标方差分析见表6.

表5 同种源不同处理下扦插效果情况

表6 同种源不同处理下扦插效果各指标方差分析

根据表6方差分析结果来看,地径显著性值p<0.01,有极显著的差异;生根率、成活率显著性值p< 0.05,有显著差异;苗高显著性值p>0.05,无明显差异。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同一种源不同激素处理下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见表7.

表7 同种源不同激素处理下扦插效果各指标的多重比较

根据表7可以看出,同种源下的处理5生根率较高,达到64.67%,显著比处理2,对照高145.57%,113.19%,同其它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在成活率上,处理5最高,比处理2,对照高263.93%,110.62%,同其它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在地径上,处理7的较高,达到4.31 mm,显著比其它处理高17.5%~30.1%.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示,右玉种源在处理7下表现最好,因此,处理7可作为沙棘扦插育苗最优处理方式。

4 结论

通过进行同激素处理下不同种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部种源表现明显比北部、南部种源好,在生根率上,达到61.44%,显著比隰县、右玉高178.09%,41.81%;在成活率上,比隰县、右玉高237.20%,29.99%;在苗高上,达到21.55 cm,显著比隰县、右玉高34.60%,5.18%.

通过同一种源不同激素处理间的比较,处理5生根率较高,达到64.67%,显著比处理2,对照高145.57%,113.19%,同其它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在成活率上,处理5最高,比处理2,对照高263.93%,110.62%,同其它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在地径上,处理7的较高,达到4.31 mm,显著比其它处理提高17.5%~30.1%.综合分析后,右玉种源在处理7下表现最好,因此,处理7可作为沙棘扦插育苗最优处理方式。

猜你喜欢

隰县右玉种源
鹿芯壹号梅花鹿种源检测芯片
刍议香合欢形状特性及生长差异
隰县玉露香梨发出第一张全渠道授权证书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建设
遇见右玉蓝
不同地理种源闽楠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右玉的故事
记住右玉故事 弘扬右玉精神
山西:隰县玉露香梨精品版开通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