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害虫的调查与分析
2019-05-27肖云学
肖云学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 勐仑 666303)
植物园是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场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称西双版纳植物园)建园近60年来,收集保存了国内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种类约13 700种,成为我国植物保存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丰富的植物种类也为病虫等有害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病、虫等有害生物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往往会导致植物叶、花、果等部位出现生长不良或畸形,甚至死亡,给农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国内外的植物园、森林公园、公园等机构把有害生物防治作为园区植物养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各自辖区内植物病虫发生与危害情况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调查与防治研究。如武汉植物园、泉州森林公园,通过调查园区内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掌握了病虫发生的主要类群、原因及发生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2-3]。近年来, 西双版纳植物园随着新专类园的建设,引种苗木的增加,栽培面积时常扩大,植物生长的微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新的害虫时常出现,对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育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调查园区内害虫种类对有效防控害虫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自然概况 西双版纳植物园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N 21°56′,E 101°16′),海拔550~610 m,该地区属西南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明显,年平均气温21.8 ℃,终年无霜[4]。根据降雨量可分为旱季和雨季,旱季又可分为雾凉季(11月—翌年2月)和干热季(3—4月)。干热季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日温差较大;雾凉季降水量虽少,但从夜间到次日中午都会存在大量的浓雾,对旱季植物的水分需求有一定补偿作用。雨季时,气候湿热,水分充足,降雨量1 256 mm,占全年降雨量的84%。年均相对湿度为85%,年日照1 859 h[5]。
1.2 调查内容 2016—2017年连续2 a每月1次调查西双版纳植物园西区专类园受害虫危害的植物,记录受害虫危害的植物名称,害虫名称、危害方式,植物受害部位、受害等级等内容。对害虫种类及植物种类无法确定的采集标本带回室内鉴定。
1.3 调查方法
1)沿路踏查法。对西双版纳植物园各专类园沿路附近发生虫害的植物进行调查,记录受害植物名称、害虫种类、危害部分、危害程度等内容。
2)专项调查法。对危害严重的害虫类群重点关注,调查其危害的虫态、起始时间、危害方式,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3)危害程度等级划分。将植物受害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6]。Ⅰ级,受害面积或受害植株占群体的0~25%,记作“+”;Ⅱ级,受害面积或受害植株占群体的>25%~50%,记作“++”;Ⅲ级,受害面积或受害植株占群体的>50%~75%,记作“+++”;Ⅳ级,受害面积或受害植株占群体的75%以上,记作“++++”。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害虫发生情况 西双版纳植物园西区专类园的害虫有7目40科61种。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害虫种类较多,其中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危害最重,该3个类群的科数合计占比为87.50%,种数合计占比为90.16%(表1)。鳞翅目以蓑蛾、刺蛾、卷叶蛾、螟蛾、粉蝶类危害较为普遍;鞘翅目昆虫中主要以象甲类、叶甲类及天牛类的危害最大;同翅目昆虫以蚜虫类、蚧壳虫类为主要危害类群;半翅目以蝽类为主,危害寄主范围广,是重要的吸汁类害虫;等翅目以白蚁类为主,危害方式多样,受害的植物种类也多,既能危害植物根部又能取食植物茎干,影响植物生长;膜翅目种类虽少,调查发现的红火蚁是一种外来入侵生物,严重破坏草坪,同时还危及人畜健康。蛛形纲以红蜘蛛的危害较重。
表1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要害虫的组成情况Tab.1 The main insect pest at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2.2 害虫种类与危害情况 通过本次调查,共发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害虫种类有7目40科61种,受害的植物约130种(含品种)。从危害部位来看,叶部害虫种类最多,枝干害虫的种类次之,危害花及根部的害虫种类最少。从危害程度来看,各昆虫的危害及植物受害等级有所不同,其中Ⅰ级、Ⅱ级、Ⅲ级危害的害虫种类较多,Ⅳ级的种类较少;有些害虫的寄主范围较广,但不同寄主的受害程度不同,如毛束象Desmidophorushebes、蓝翅瓢萤叶甲Oidesbowringii等。详见表2。
表2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害虫种类及其危害Tab.2 The pest species and hazard in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
续表2Tab.2(Continued)
续表2 Tab.2(Continued)
2.3 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及其防治 西双版纳植物园害虫的种类较多,但危害较重的主要有红棕象甲、黄野螟、红火蚁等,结合这些害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成效,将防治措施做如下介绍。
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ferrugineus该虫是一种高危的外来检疫性害虫。以幼虫蛀食茎干内部及生长点取食柔软组织,造成隧道,导致受害组织坏死腐烂,并产生臭味,严重时造成茎干中空,遇风很容易折断,受害初期表现为树冠周围叶片黄,后扩展至中部叶片枯黄。主要危害国王椰子、海枣、酒瓶棕等,3—10月是害虫危害的高峰期。
防治要点:1)加强植物检疫,严防带虫苗木引进园内;2)信息素诱集,人工捕杀成虫;3) 化学防治,发生初期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2.5%水乳剂、敌杀死(溴氰菊酯有效成分25 g/L)交替淋灌,每周1次,直到消灭害虫。对受害严重的植株立即销毁。
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lineaticollis该虫在中国大陆首次发现于广东佛山[7],后逐渐向其他地区扩散危害。成虫产卵于棕榈科植物和甘蔗的茎干或叶鞘内或叶脉间,幼虫孵化后蛀食茎干危害。受害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叶片逐渐枯黄,严重时死亡。园内主要危害海枣,因发现及时且采取的防治措施有效,该虫得到很好的控制。
防控措施:1)加强虫情监测,目前园内采用性信息素诱捕,一旦发现该虫,立即扑灭;2)加强检疫,对周边苗圃普及该虫的识别及防控技术;3)化学防治,对危害较轻植株采用根施或茎干注射灭多威(有效成分24%)可溶液剂、乙酰甲胺磷95%可溶粒剂等内吸杀虫剂,对受害严重植株药物处理后,直接销毁。
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nipae该虫属外来检疫性害虫,国内于2001年首次在海南发现该虫危害[8]。成虫和幼虫危害叶片,主要在嫩稍、幼茎和未展开的幼叶间取食薄壁组织,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或灰色条斑,伴有卷曲、皱缩卷曲现象。主要危害园内的丝葵、墨西哥箬棕、椰子、刺葵、金山葵,3—8月危害最重。
防控措施:1)加强检疫,严防外来引种植物带入;2)化学防治,采用敌杀死(溴氰菊酯有效成分25 g/L)、农地乐(毒死蜱475 g/L,氯氰菊酯47.5 g/L)等药剂,在危害期每隔10 d用药1次,连续3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虫危害得到较好控制,无扩散蔓延。
黄野螟Heortiavitessoides该虫为典型的寡食性昆虫。以幼虫取食叶肉,具有群集暴发性、暴食性特点,发生危害时,几天内可以把被害树叶食光,仅留下叶脉和树枝,虫体挂满枝条,严重时导致整株植物死亡。园内主要取食土沉香和花法菜,3—10月是主要的危害期。
防控措施:1)林业防治,清除冬季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蛹;2)化学防治,在害虫危害期,选用阿维菌素5%乳油、艾美乐(吡虫啉含量70%水分散粒剂)等药剂交替使用,每隔10 d施药1次,连续3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迁粉蝶Catopsiliapomona该虫为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植物的嫩叶,具有群集危害特性, 2 d内可将高20 m左右的粉花山扁豆叶片食光,仅留枝条。发生危害期为4月中旬至6月初,危害粉花山扁豆、腊肠树、黑心树等决明属植物。
防控措施:同黄野螟。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杂食性的土栖蚁类害虫。2005入侵中国大陆,同年农业部将该虫定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9]。该虫在园内发生,主要危害园区的草坪,取食多年生草根,破坏草坪,极大影响景观。同时,该虫还威胁人类健康,受该虫叮咬后会引起灼痛和疼痒,出现白色脓包。
防控措施:1)加强监测,一旦发现虫情立即扑灭;2)严禁从红火蚁发生区引进苗木、草坪;3)药物防治,在蚁丘附近投放毒饵,可使用1%毒死蜱饵剂、0.73氟蚁腙饵剂等农药配制的毒饵[10],连续投放,直到彻底消灭红火蚁为止。在西双版纳植物园,经过不断地探索红火蚁的生活习性及危害特性,及时防治,红火蚁的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尚未对园区的生态、人畜安全构成影响。
眉斑并脊天牛Gleneacantor成虫取食植株叶片,喜在长势衰弱或受机械损伤的枝条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在韧皮部取食,植物受伤后分泌的胶质状物将虫口包被,老熟幼虫蛀食木质部,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严重死亡。园内主要危害木棉科的澳洲火焰树。
防控措施:1)捕捉成虫,在低矮的植物发现危害时可人工捕捉成虫;2)物理防治,在发生危害初期,虫量较少时可在虫蛀入的空洞去除排泄物后挑出幼虫;3)化学防治,在发生期可用锐师(噻虫嗪有效成分30%悬浮剂)喷施叶面,在蛀孔灌注乙酰甲胺磷95%可溶粒剂,并用棉塞或泥土密封,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白蚁类Termites是一类群栖性多形态昆虫。因种类不同,危害方式亦有所不同。园内主要类群有土木栖性白蚁和土栖性白蚁。土木栖性白蚁影响时,常在树基、树干筑巢,并沿着树干往上筑巢,危害树干增长增粗;土栖性白蚁在地下筑巢,取食植物干部,具有隐蔽性,危害最大。园内遭受白蚁危害的种类很多,棕榈科(椰子)、龙脑香科(小瘤龙脑香、显脉异翅香)、杜英科(滇南杜英、水石榕)、樟科(滇新樟)等的许多种类都遭受白蚁的危害。危害期为10月至翌年2月,此时气温较温和,雨水少。
防控措施:1)人工防治,发现有白蚁筑巢危害时人工破坏蚁巢或清除泥被线,并在树干喷施联苯菊酯(有效成分含量100 g/L)等药剂;2)化学防治,可选用毒饵进行诱杀,投放在泥被、泥线附近,以氟虫腈0.05%、丙溴.氟铃脲(丙溴磷含量30%,氟铃脲2%)和氟蚁腙0.73%作为诱饵,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1]。
蚧壳虫类Scale Insects属多食性害虫。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植物叶片、果实和枝条,吸取植物汁液,影响苗木、花卉等植物的生长。发生危害时,随着虫龄的增长,会分泌腊质物覆盖身体,还可诱发煤污病,对植株造成多重危害,影响植物生长及景观效果。园内受蚧壳虫危害的植物种类多,如山乌桕、日日樱、大花田菁、苏铁等受害严重,危害期为4—10月。
防控措施:1)林业防治,对有蚧壳虫危害的植株可适当修剪,增加通风透光;2)生物防治,保护蚧壳虫的天敌,如瓢虫、蚂蚁等;3)化学防治,在发生初期可选用氰戊·马拉松(马拉硫磷15%,氰戊菊酯5%),每隔7~10 d施药1次;在发生后期,可用中性洗衣液先刷洗,去除蚧壳虫体后,使用上述化学农药喷雾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西双版纳植物园丰富的植物类型为各种害虫提供充足的食源,降低了某种害虫对单一植物造成的严重破坏。植物多样性丰富,能大大降低病虫的危害,有研究表明植食性昆虫的物种数量与植物丰富度密切相关,即昆虫的丰富度取决于物种的丰富度,植食性昆虫的数量随着物种的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12-14],如调查中发现大灰象危害寄主范围广,取食非洲芙蓉、木棉、海芋、杯斗栲等不同科属的植物,但对这些植物并不造成致命危害。
害虫的发生除与其所生存环境的食源多寡有关系外,还与其所生存的微环境有密切关系。有研究发现红棕象甲能危害棕榈科16属20多种植物[15],寄主范围广。该虫从棕榈植物顶端生长点侵入,初期不易发现,且具有迁飞性,给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是红棕象甲暴发危害的重要因素。而苏铁白轮盾蚧危害较重源于西双版纳的气候温暖适宜,有研究表明该虫在25.5 ℃时孵化历期9.5 d,而在29.5 ℃时,孵化历期仅需7 d[16];西双版纳植物园地处热带,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符合苏铁白轮盾蚧发育所需的温度,为苏铁白轮盾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故其能暴发危害。
根据调查结果将红棕象甲、红火蚁等9类害虫确定为危害严重的类群,对这些类群需进一步研究其发生危害规律,做好虫情监测,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此外,在植物园引种苗木时,不可从疫区引进苗木,对引自非疫区的苗木做好监测,一旦发现危险性的病虫害及时扑灭,防止其扩散蔓延,从源头上杜绝危险性病虫的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