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亲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2019-05-27洪鞠鹏林玉屏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袋鼠早产儿生理

洪鞠鹏 林玉屏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37周的活产婴儿。近年来,我国早产儿占比越来越重,约占全部新生儿的7%。由于早产儿的体质量较轻,器官功能及适应能力较差,导致其病死率远大于足月新生儿,因此临床上需给予重点护理,以改善早产儿的生命体征,提高其存活率[1]。研究发现,袋鼠式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生理指标、喂养情况,并可缩短其住院时间,提升母亲满意度。本课题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亲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表1 2组早产儿护理后生理指标比较

表1 2组早产儿护理后生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 45 142.53±11.82 45.26±5.61 95.61±2.31对照组 45 151.68±13.79 51.44±7.95 91.28±2.43 t-5.972 6.281 5.826 P-<0.05 <0.05 <0.05

表2 2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及喂养情况比较

表2 2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及喂养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母乳喂养率[n(%)] 奶摄入量(mL) 体质量(kg)观察组 45 13.85±3.26 33(73.33) 246.51±19.87 1.95±0.22对照组 45 17.63±5.29 21(46.67) 218.73±16.45 1.83±0.19 χ2/t - 7.653 7.569 6.837 5.961 P-<0.05 <0.05 <0.05 <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胎龄32~36周,平均(34.51±0.65)周;体质量1.6~2.3 kg,平均(1.92±0.26)kg。观察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胎龄32~36周,平均(34.28±0.61)周;体质量1.5~2.1 kg,平均(1.87±0.29)kg。入选早产儿胎龄均少于37周,体质量均在2.5 kg以下,排除合并先天性疾病者及严重感染和并发症者。本课题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早产儿家属对研究方案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尤其需加强对黄疸和视网膜病变等常见症状的检测,做好保暖及皮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①健康教育:向早产儿家属讲解袋鼠式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袋鼠式护理指导、培训[2]。②环境干预:应选择安静的独立病房,以免外界环境对母婴造成干扰,维持适宜的温湿度,以免早产儿受凉,同时准备好心电监护设备及急救设施,以随时监测早产儿的生命体征[3]。③护理措施:沐浴后母亲躺在躺椅或沙发上,敞开上衣,将早产儿呈60°或90°直立式趴在胸前,用棉被或毛巾覆盖身体以保暖,母亲用手托住患儿背部及臀部以提供保护,护理人员在旁协助,密切关注早产儿的状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袋鼠式护理。初时将单次护理时间控制在15 min左右,每日总时间维持在2小时左右,如果早产儿的生理状况稳定,可适当延长时间。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早产儿护理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②比较2组早产儿护理后母乳喂养率、奶摄入量、住院时间和体质量。③比较2组早产儿母亲对护理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母亲对早产儿的照顾信心得到显著提升,对早产儿的担忧和焦虑心理显著减轻;满意:母亲对早产儿的照顾信心及对早产儿的担忧和焦虑心理得到一定的改善;不满意:母亲对早产儿的照顾信心及对早产儿的担忧和焦虑心理未得到改善。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早产儿护理后生理指标比较:观察组早产儿护理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及喂养情况比较: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得到显著的缩短,喂养情况及体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早产儿母亲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早产儿母亲的护理满意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见表3。

3 讨 论

袋鼠式护理是一种由早产儿的母亲采取类似于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将早产儿紧贴于胸口进行皮肤接触,直至坚持到40周的足月胎龄,以便为早产儿提供保暖、安全感等。相对于常规护理,该护理模式有以下优势:①袋鼠式护理时,早产儿身体呈60°或90°直立姿势,有利于其进行呼吸,增强肺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维持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稳定[4]。本研究中,观察组早产儿护理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②袋鼠式护理有利于胎儿吮吸手指或乳头,提高其肌肉活动能力,从而逐渐提高其吮吸和吞咽能力。而且早产儿能感受母亲的体温、心跳,从而产生安全感,促进亲子关系,有利于口腔喂食,使其能增加奶摄入量和母乳喂养率,促进体质量增长,缩短住院时间[5]。本研究中,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得到显著的缩短,喂养情况及体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③袋鼠式护理可使母亲长时间接触到婴儿,使其能随时了解其状况,从而减少了担忧和焦虑,提升了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早产儿母亲的护理满意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生理指标和喂养情况,有利于其增加体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并提升母亲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袋鼠早产儿生理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袋鼠
我自己可以做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