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019-05-27赵玉珺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胆囊微创肝硬化

赵玉珺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41)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患者机体代谢紊乱严重,所以相比于普通人群,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可提高2倍左右。因为此类患者的病理性改变、病变位置的解剖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肝硬化会造成组织纤维化、门脉高压等变化,不仅会大大增加手术操作难度,还会引起不易控制的出血现象,术后容易出现腹水、感染、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1]。本文选取我102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经CT、腹部超声确诊为胆囊结石、肝硬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腹胀、消化不良、腹痛等临床症状。将心肺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胆总管结石、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排除。依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患者年龄37~73(53.6±1.7)岁;肝硬化病程1~8(3.8±0.8)年;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5例,B级16例;治疗组男31例,女20例,患者年龄38~74(54.3±1.6)岁;肝硬化病程1~7(3.6±0.6)年;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6例,B级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展开对比,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生物化学、影像学检查,维持凝血功能正常,手术全程需要进行生命体征、心电图监护。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予以全身麻醉,选择右上腹作经腹直肌手术切口,对胆囊管与胆囊动脉进行结扎,将胆囊切除,冲洗腹腔,完成胆囊管与胆囊动脉结扎操作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治疗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胆囊:连续进行3 min面罩吸氧后,选择仰卧位,予以全身麻醉,在脐下作穿刺点,控制气腹压力在13~15 mm Hg,按照四孔法进行操作,将腹腔镜器械置入,利用腹腔镜先检查腹腔情况,清理胆囊附件粘连组织,在视野中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区,将胆囊管、胆囊动脉使用钳夹夹住,将胆囊快速切除,充分止血后对胆囊床(主要指的是胆囊临近的肝表面及其结缔组织)进行包扎,将切口关闭并常规留置引流管。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保肝与支持治疗。尽可能缩短手术用时,防止出现缺血性再灌注损伤。除此之外,由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不佳,为减少胆囊分离的操作难度,需要严格遵循“宁伤胆,不伤肝”的基本原则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率(%)加以表示,比较进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两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展开统计比较,得到的结果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n(%)]

2.2 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n(%)]

3 讨 论

根据以往临床研究结果可知,胆囊结石未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对肝功能造成的影响[2-3]。腹腔镜微创术式的革新与优化,其已成为当前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理想选择。相比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其可较大的扩展手术操作范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同时不会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和抑制,安全性较高。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微创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值得作为理想术式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和大力普及。

猜你喜欢

胆囊微创肝硬化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