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05-27陈小冬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涂片

陈小冬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为了研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我院选择9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135个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66例;患者年龄最小18岁,患者的年龄最大6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23±7.43)岁。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选取结节的在5~10 mm。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心脏、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采集患者的标本,采用超声诊断仪,将仪器的探头调至14 MHz以内,要求患者采用平卧位,保持颈部往后仰。对仪器进行常规的消毒后,要求患者在穿刺时避免咳嗽、吞咽以及说话,将针头刺入结节,抽负压后迅速的拔出针头。通过超声回放技术确认穿刺针尖在结节处。

1.3 细胞学评价标准: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分为C2良性(患者涂片内细胞形态正常,无明显的恶性依据)、C3不确定(患者涂片内细胞增生活跃,或滤泡性病变情况)、C4可疑恶性(细胞形态异常,可疑恶性病变需组织病理学证实)、C5恶性(涂片内见细胞形态明显呈恶性表现)。

2 结 果

2.1 98例患者的细胞学诊断结果: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经细胞学诊断,其中良性结节数为20(14.81%)、不确定结节数为32(23.70%)、可疑恶性结节数(39.26%)、恶性结节数(22.22%)。见表1。

表1 98例患者的细胞学诊断结果

2.2 98例患者的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比对结果: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为诊断标准,将细胞学诊断中的良性与不确定归为良性,将细胞诊断学中的可疑恶性和恶性归为恶性。组织病理学中诊断,恶性共85个,良性50个。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一致性。见表2。

表2 98例患者的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比对结果(135结节)

3 讨 论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 carcinoma,TMC)用来描述甲状腺接触不到异常肿物,肿瘤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结节为甲状腺微小癌[1-2]。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在高频超声的检查中有明显的提升。甲状腺微小癌具有一定的超声图像特征,但是常规高频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障碍和困难。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是现阶段最方便、有效的检查甲状腺微小癌的方式[3-4]。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并且具有安全、高效以及经济的特点[5]。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时尽可能的抽到患者结节内不同部位的细胞,减少漏诊率,同时对滤泡性肿瘤一定要结合声像图特征等综合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由于标本取材不足,涂片内细胞成分不足,就会导致无法做出细胞学诊断。在抽吸中取得囊液成分可能性较大,就会造成有效细胞不足,抽取时应抽吸实性部分,尽可能避开液性部分,避开结节内钙化部分。但是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能够为鉴别甲状腺微小癌提供可靠的细胞诊断学依据,提升诊断的准确性。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为诊断标准,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使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能够为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细胞学依据,提升患者诊断的准确率,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使用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
87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
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