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构建双高共同体
——访第三届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与会专家
2019-05-27徐静茹
记者 徐静茹 许 婕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同年上海和浙江作为试点省份率先实施新高考改革。历时四年,在多方努力下,两地改革实现了平稳落地,为山东、广东等省份后续参与新高考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贯彻执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第三届“建设教育强国,构建双高共同体”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于2018年11月25日在南京大学举行。论坛通过解读教育改革政策,围绕建立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教育新机制与新路径、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储备创新人才等相关议题展开讨论。本期“高端访谈”特约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徐静茹、许婕根据会议讨论内容整理成稿,并以访谈的形式呈现,以飨读者。
韩 宁: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处处长
王 旋:山东省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成尚荣: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
朱建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
陈云龙: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
朱卓君: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
龚少华:西安铁一中学副校长
俞文军:浙江柯桥中学副校长
赵振林: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校长
周 鸿: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杨 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张珊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价处处长
赵晓霞:中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李景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彭 曦: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赫学颖:重庆课堂内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进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李 浩:南京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
柯 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所副所长
王怀民:武汉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兴卫:济南大学城高级中学副校长
吴铁俊: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校长
濮晓龙: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第三届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与会专家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同年上海和浙江作为试点省份率先实施新高考改革。历时四年,在多方努力下,两地改革实现了平稳落地,为山东、广东等省份后续参与新高考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高考扩大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增强了高中教育的针对性,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有利于进行科学选才和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新形式下,高校和高中不断加强合作,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共同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大学》: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已历时4年,现状如何?山东作为2017年新加入省份,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山东特色?
韩宁:上海、浙江两省进行改革的初心是科学选才和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改革实施中也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打破“一考定终身”、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和避免分分计较为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以“两依据、一参考”为基本原则,浙江上海在语数外统考的前提下,打破文理分科的局面,学生可以从政、史、地、物、化、生、技术(浙江)几门科目中任选3门作为学业水平考试,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选择性。同时,浙沪两地外语一年两考避免了“一考定终身”。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浙江2017年和2018年的录取平稳落地,这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录取的平稳落地有力推动了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选择性成为了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同时,顺利实施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做到了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拓宽了学生社会实践的道路。
王旋:关于山东的新高考实施,我们有着自己的改革基本制度。2016年3月9日,山东省启动《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高中新入学的学生开始跟进。2017年5月接连出台了《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和《关于组织开展普通本科高校综合素质评价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三个配套文件。2018年3月又出台了《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这一系列的文件和制度保证了山东省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严格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实施原则进行新高考改革。在实施新高考改革之前,山东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各方调研,不仅包括社会方面,还包括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当然我们在调研的同时也积极借鉴浙江、上海的先进经验,以此来保证山东新高考改革的平稳落地。
在考试科目上,浙江方案是“7选3”,总分750分;上海方案是“6选3”,总分660分;山东方案是“6选3”,总分750分。在外语考试形式上,浙江和上海都有两次考试机会,山东则是外语听力考试有两次机会,笔试仅一次机会。关于等级考试次数及时间,浙江的每个考生有两次机会,时间分别是4月、11月;上海是一次机会,时间安排在每年5月份;山东也是一次机会,时间在6月份。在选三科目和等级赋分方面,浙江实行21级3分一档;上海是分成11级,也是3分一档;山东省则是等比例转化80个整数点,排序不变。与浙江、上海的实施方案比较来看,山东新高考的特别之处有以下三点。第一,所有学科需要进行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这是在参加高考之前就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合格考试是以60分作为门槛限制,这一门槛对高中生是一个考验,因为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全面掌握好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倘若合格考试中存在不合格科目,学生就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也拿不到高中的毕业证。第二,我们的等级赋分规则能够保持考生成绩排序不变,实现考生成绩分布在尽可能多的分数点,大大增加了考生成绩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也确保了考生在招生录取中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外语听力在高三上学期末提供连续两次听力考试机会,既保证了考试安全,又维护考试公平。
新高考形式下,山东省更加聚焦教学核心问题,深化教学改革。我们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进教学管理。统筹高中管理,完成烟台全市高中校长职级制改革;强化市级层面教学管理,教学引领、质量分析和评价指导;鼓励学校优化管理机构,如重新构建课程研发,包括先修课程与拓展课程等。第二,加强课程建设。山东省着力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同时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和自主招生工作,行政、教研、学校协同推进。山东省还积极推进实施“四位一体”德育、全面实施学生体质提升计划、综合实践教育、阅读拓展、竞赛等实现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化。第三,推动“课堂革命”。课堂革命是教育观念的革命,也是技术的革命,更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大学》:和前几年相比,高考改革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和困难?
韩宁:当前高考改革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走班教学是否会凸显教育资源不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不同,情况各异。走班制可以使师资力量充足的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学生能力得到较好成长。但对于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走班制往往不能正常开展。
第二个问题是考试次数过多会不会加重负担?这个既有学生的负担,也有教师的负担,还有校长的负担。增加考试次数的初衷是打破“一考定终生”的制度,但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到,考试次数的增加必然带来学生、教师、校长的负担加重。广东的一位高中校长就曾表示在减负问题上,新高考一课多考,一年两考,实际上是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增加了学校的负担。
第三个问题是分散考试、多次考试和走班教学是否会造成中学教学秩序的混乱?我们下去调研时有一位浙江杭州第二高中的老师说的一番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现在想要平心静气上一堂课都是奢望,以走班教学为例,往往一堂课刚结束门口就站满了学生。学生着急,老师也着急。教学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干扰。
第四个问题是学生选科比例不合理是否会造成未来国民总体科学素养下降?学生在选科的时候往往会规避物理等较难的学科,如果长此以往就可能对未来国民的整体素养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五个问题是由于选科造成的学生知识结构差异过大是否影响大学的培养?比方说北京邮电大学要求学生要具有很好的理科基础,尤其是物理。但是现在招来的学生可能并没有参加物理的等级考,而是仅参加了合格考。那么招来的学生素质可能就与北京邮电大学本身的学生素质需求存在一定出入。
第六个问题是当试点扩大以后,省级考试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提供专业的服务?有一些省份经过研究后暂时推迟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因是省级机构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专业的服务,因为只有一半的省份能实现分省自主命题,即使是江苏这样教育、经济发达的大省,每年的命题任务也是不堪重负的,省级考试机构能否负担这个责任?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大学》:如何应对高考改革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
韩宁:面对高考改革的新问题,我们一直在积极调整。比如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浙江省调整了考试时间并建立物理学科保障机制,山东提出新的赋分办法并将等级考时间普遍推迟到高三下学期,这些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选课比例不合理、学生压力大等问题。同时,对于省级考试机构的能力问题,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条件达到了就批准启动,条件达不到就创造条件,达到了再上。而对于走班制带来的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秩序混乱等问题,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将继续稳步扩大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大力推广改革试点形成的制度成果,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确保高考这项高风险改革平稳落地。其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努力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都围绕这一目标设计落地,重点突破考试内容改革,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第三,稳步推进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探索考试形式变革,有效实现全面素质考查,创设高考成绩综合报告制度,实现对学生的多维评价。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
王旋:针对山东新高考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引领,构建起由教研员、高中校长、骨干教师组成的包括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教师配置以及九个学科教学在内的12个研究团队,边研究边指导,形成12个指导性文件。同时也要加强行政推动,形成常规督导制及工作会议推动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确导向,探索实现新的评价机制,以评价促改革。
●新高考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导高中阶段教育更新观念,倡导重新发现、认识学生。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同时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进行学科选择,实现高中与高校专业的衔接与契合。
《大学》:新高考实施后,高中应如何转变教育理念以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
成尚荣:建设教育强国要培养创新人才,何为创新人才?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从六个方面作了阐述,这六个方面就是我们国家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是核心素养。我今天想说的是核心素养是关注人的,是基于学生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因此,离开了人,离开了学生,就无所谓什么综合素质或者核心素养。所以我们研究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或核心素养,还要回到人本身来,回到学生本身来。用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情本体”概念来解释,这是研究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本体,是最后的根本存在。人文学科中最大的学问、最难的学问就是关于人的学问,就是关于学生的行为。所以我认为,研究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有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重新认识学生,重新发现学生。当然它也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逐步成形的时期,目前高中阶段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我看来,正确的价值观念应该毫不犹豫地加入高中学生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相处当中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他们懂得友情,懂得帮助,懂得要合作。高中阶段学生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其实他们是在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培植自己的情怀,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回到学生中间去才能真正认识学生,才能再次发现学生。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制定恰当的创新人才综合素质、核心素养。这样的核心素养才是贴近学生的,这样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培养创新人才。
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核心素养也是有不同表达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打好人生的底色,找到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中最具有根基性的那些东西。我们的创新人才无论走到世界哪个地方,他的生命总要为祖国而澎湃。这是人生的底色。这也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厚植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的情怀。如果没有这个底色,我们立德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没办法完美解决的。
我们所培养的创新人才,应该在挑战性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勇于承担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此,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发展。但是当前的挑战性往往在知识的难度上,而不是在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上。如此种种,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以发现、认识学生为基点,回到“人”身上去,再辅之以其他科学研究的方法,我相信培养创新人才,建设教育强国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朱建民:刚才听了成尚荣先生谈到要重新认识、发现学生,我也想谈一下对我们新时期教育的一些思考。教育是什么?我们说教育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今天,更决定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本国的教育,也没有哪个民族不关注本民族的未来。好的教育要向前眺望三十年,要思考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这样一个大国,我们用什么样的教育来支撑?目前我们说中国的经济正在转型,在经济转型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人才的转型。人才的转型,说到底是教育的转型。教育转型的背后,实际上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创新。我们现在探讨新高考,实际上是对人才进行重新定义,不再一考定终身,不唯分,而是要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前三十五中学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形成了“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观;“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教学观;“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也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的课程观。我们认为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两件事:教会学生“向上”,做一个积极勇敢的人;教会学生“向善”,做一个好人。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更应该具有伟大的责任心与伟大的创造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和学习根基。
《大学》: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的定位是什么?在课程修订的时候做了哪些突破?
陈云龙:首先,普通高中的课程定位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社会发展的定位,第二是国际课程改革的定位,第三是国际高中教育改革的定位,第四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定位。
社会发展的定位主要基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国际课程改革的定位就是注重发展学生素养,包括核心素养和21世纪学生素养两个方面。首先,核心素养是OECD以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为逻辑起点提出的学生必备的素养,包括互动地使用工具、与异质群体活动和自主行动三种类别。其次,是美国的21世纪学生素养研究,主要包括学习与创新能力、信息、媒介与技术素养、生活与职业素养。
国际高中教育改革定位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国家都把国际高中当作人才竞争的突破口和桥头堡。法国、芬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确立了高中课程不同的目标,建立了一系列国家高中课程改革。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各国课程改革都减少必修,增加选修。
我国课程改革的定位。目前,我国课程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14年,陆续出台了3个文件,提出了“四有”新人、“四个统一”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等。第二阶段是2014年至今,十八大报告当中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为了落实好这项工作,2014年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发展新阶段用“四个数”来概括就是“一三五十”。一是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是指三项工作目标包括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和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五是指五项主要任务和五个统筹。十是指十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其中在这个规划当中就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其次,在课程修订方面,我们在课程定位的指导下,以处理好课程修订和人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和家庭的关系以及和教育的关系为方向,以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科学论证为课程修订的原则,实现了课程修订的六大突破。包括明确普通高中改革的方向、凝炼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增加了可操作性。
《大学》: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在课程实践方面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朱建民:课程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所有的培养目标最终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为更好地与新高考接轨,培养优秀的人才,我校建设了六大课程群,分别是科技与创新类课程、人文与国学类课程、艺术与审美类课程、国际高中课程、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类课程、体育与健康类课程。各类课程注重与校外资源接轨,以科技与创新类课程为例,在课程开发和建设方面我校与中科院、北航、清华大学联合开发了十大实验室,包括生命科学、遥感、天文大数据、计算以及航天航空实验室,还有风洞实验室等。现在每一个实验室都有专职的博士生来开发课程,形成校内校外导师。截至目前共开发了153门课程,这些课程将陆续上线为全国的高中生提供课程的帮助支持。
朱卓君:在课程实践方面我校坚持“跨学科”“项目化”“开放式”的课程模式,建设了八大课程基地群,包括运动与健康课程、天一书院、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E学习课程、生态课程基地、艺术人文课程基地、资优教育课程基地和AP课程基地。这八大课程各有侧重,依次是幸福课程学习、浸润式师生阅读、中学生项目研究、互联网+学习、体验式生态课程学习、博雅素养学习、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国际理解学习。这些丰富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土壤,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
龚少华:我校注重探索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融通性,关注学生发展中教育的交叉性,形成了超学科、跨学科、立体交叉的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体多艺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中又分了校本选修课和大学先修课,共计70多门。此外,还有学校活动、主题活动、专业团队培养以及学生民间社团组建。在积极开展校内活动的同时,学生活动也注重对外开放,比如学生管弦乐队每年在西安音乐厅都有一场面向社会的专场音乐会;学生的美术作品会在专业的美术馆进行展览等。
《大学》:高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科选择,实现学生潜能的最大化?
俞文军:在关注学生本身的兴趣的同时,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科选择的指导。第一,生涯规划方面。柯桥区内的几所高中联合出版了《高中生生涯规划》一书,该书详细介绍了高中阶段的7门学科,各学科的学科内容与特点,学业的规划,每一学科在高校的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特点,这些专业所涉及的课程以及推进的院校,甚至包括这些专业的就业方向等等。该书可以让学生、教师、家长对不同的学科、与学科相关的专业、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指导中心,进一步对学生的学科选择进行指导。指导中心的老师每个星期有一个课时向全体学生进行讲述,而且还可以采取个人预约的方式,一对一地进行交流指导。此外,我校对全部年级的班主任定期进行集中培训,专门就选科以及如何与高校的专业对接问题进行指导,再由班主任直接向本班学生做更加细致的传授。第二,在学生发展方面。我校通过五大学科竞赛,地理、地质、数学、语言、3D、美术、乒乓球运动中心等多种形式,挖掘学生的潜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在学科选择上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也加强了对自身的了解。第三,关注高校自主招生。关注自主招生条例的同时,我们也积极邀请一些大学招生办的老师定期给我们做一些专业对口的学科方面的指导。学生们对于这个非常感兴趣,而且这一帮助也是相当直接的。
赵振林:面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总的来说有四类学生,第一类有职业方向的学生,就严格按照高校提供的招生专业对学科的要求进行培养。第二类学生有自身感兴趣的学科就按兴趣选。第三类学生兴趣差不多且各学科比较均衡的,就选择自身的优势学科,即个人该学科排名在全校或全市的排名中占前列。因为是按名次赋分,所以排名是关键,而不是分数。第四类是偏科的学生,偏科的学生比较好选,哪一科强势选哪一科。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学科选择的时候要按照不同类型不同规律进行指导。
《大学》:高校是怎样看待学科选择和生涯规划?
周鸿:首先,“6选3”的学科选择可以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他自己感兴趣的爱好、课程,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其次,在指导学生进行学科选择时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不一定要和高校学科保持一个硬挂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现在科技进步非常快,好多专业的内涵可能在短短三到五年之内就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个专业很可能是多领域之间的融合,所以把一些专业的发展固定在某一个学科的话是非常狭隘的;第二,如果过早地将学科与专业发展挂钩,可能会使学生的思维过早地固化在一个非常狭隘的方面,这对于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不利的,对于我们推进一个学科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杨锋:高中的生涯规划还是要与大学的培养挂钩。如果抛开大学的培养,直接去看中学的规划,中学规划得再好,后面也是走不通的。实际上,学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职业选择做出了一定规划。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我校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学生进入我校本身就有一个过滤机制。所以,高中在进行学科选择和生涯教育的时候就有必要与高校培养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但是,生涯教育不是说把中学生就局限在某几个专业,只是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学科和未来的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给学生更好地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我校把学生专业选择的问题延迟到进入大学之后,让他们能在充分把握自身兴趣和自身优势,在对专业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的情况下再进行专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高中阶段一选定终身的困扰,降低了高中学科选择的风险。
《大学》:新高考改革中,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张珊珊: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2002年开始大规模实施的,最近两三年成为一个特别热的话题,是因为它跟中高考挂钩了。想了解普通高中如何深入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首先需要理解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背景。这要从基础教育说起,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从注重规模进入到重视质量的新阶段,也就是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新的历史阶段,基础教育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学生的学业成绩良好,但是也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学习负担过重,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社会责任有待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等。这就需要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自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到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报告中提出的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可以看出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大。当前,根据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这五项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落地呢?主要涉及到为什么评、采集什么、如何采集和如何使用这四大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服务于招生?是因为中考、高考的需要?其实都不是的。服务招生只是一个手段,其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落实课程改革的相关目标,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办学特色,这也与我们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目标相一致。
第二,综合素质评价到底要采集哪些方面的内容。比如思想品德,我们很难说一个孩子道德品质好还是差,但是要纳入到评价必须得有指标,而这些指标就是是否参加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是否认真完成了相关作业。如果都做好了,思想品德就可以给A了,除非他有重大的违规和违纪现象。众所周知青少年是很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的,在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同样如此,我们在每个方面都设置了相关的考察范围和考察重点。
第三,如何采集的问题。一般来说,在心理测量中,我们一般会用量表的形式来测查人的能力和个性。在教育测验中,我们用试题和试卷测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但综合素质无法像长度、时间、重量那样可以直接测量,只能在人的具体活动和行为中有所表现,即通过外显行为测量内隐的特质。所以我们常见的方法有等级评定法,借鉴或改编心理学中的标准化量表,发放调查类问卷还有常规的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访谈法等,这都是比较成熟的几种方法。其中,我想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在评价的过程中是以客观记录优先的,因为要保持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要有公示过程这样一个环节。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评价过程和评价方法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采取可视化的记录手段,如使用现已普遍化的智能手机,完成线上的作业,同时记录线下的实践,并进行网络上的发表和宣传。国家近几年也在做全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采集系统,教育部明年也要搭建这样一个数据采集平台,包括常规收集、持续追踪、发展导向、实时动态等等,实践将考试数据转向综合评价数据,横断收集数据转向纵向追踪数据,评价导向数据转向发展导向数据,静态数据转向动态数据这样四个拓展。还需要注意的一个点是关于评价过程中诚信体系的建立,我们需要建立包括公示制度、诚信记录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检查制度、申诉复议制度等在内的一个完善的诚信制度,以保证综合评价内容与过程的客观真实性。
第四,如何使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涉及到综合素质评价关键要素的挖掘技术,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学校的自主探索与高考的统一性要求问题,另一个是上一级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主动性的问题,正如我前面所说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招生只是一种手段。关于其中关键要素的挖掘,我们可以采取特征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聚类分析、异常分析这样一些数据分析方法来实现。
总而言之,用国际评价观念来讲,初级是“评其所学”。第二个是“评以美其所学”。评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这是我们目前教育的一个普遍状态。评完以后反馈、引导、改进、激励的功能都在里面。第三个是“评价即学习”。也就是说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评价中学习,学习中评价,比如学生同伴的互评,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等,在评的过程中本身就实现了学习,这也是我们评价的终极目标。
●高考改革更加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而改革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让其以更多样化的方式选拔人才,探索出了丰富的人才招录模式。比如多元化的选拔方式、“一主两翼”选拔方式。同时,为更好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模式,宽口径、厚基础、强基石、重素质的培养模式等。高校多样化的人才选拔方式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高校想招怎样的人,怎么招这样的人?
赵晓霞:首先,高校想招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办学特色,也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一概而论。但其中也有一些共性,不论是哪种的高校,对于拔尖创新人才都是需要的。因此就谈谈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解。第一,拔尖指的不仅是成绩优秀,而且要全面发展。第二,在创新方面,高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创新潜质和他具备的创新素养,创新能力可以在该校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高校想要的人才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发展的潜质,综合素质较高,对学校认可、对专业向往的这类学生。
其次,高校如何选拔拔尖创新人才,这与高校的招生录取方式有关。不同高校,招生录取方面存在各自的特色。以我校为例,招生录取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多元化的录取模式。学习优秀的学生通过高考的路径录取,艺术、体育、外语等学习特长生就通过特长生录取。在国际方面,通过中外合作录取各种类型、各种特长、各种特点的学生。第二,多元化的选拔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选拔。以外语特长生为例,参与选拔的学生其外语能力必须由校内外和国内外的语言专家共同把关,还包括面试环节。第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为保证选拔和评价的科学性,我校所有的选拔的评价方式都是多维度的。以综合评价录取为例,我校在2007年首先打破高考录取唯分数论,用高考成绩加上综合评价考核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学生。而综合评价录取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公民素养、人文素养、人际交往、个性特长。这六个方面由专家独立评价,最后加上高考成绩,形成对学生的总体评价。该录取模式也被称为“6+1”录取模式。
李景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自主招生选拔人才方面着重关注学生以下两个能力:第一,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在招生形式上,因为已经有高考,所以我们在考核环节就只剩下一个面试。面试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科学思维、综合素质、创新潜质、学科特长等。而面试的形式,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有一对多的形式,有多对一的形式,也有点战式的形式。作为中学生,个人认为无论高校的考核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平时积累够了,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同时,目前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打破唯分数论。我们自主招生选拔给学生最大的优惠条件已经降低到了一本线,这给了综合素质表现突出、学科特长比较突出、创新潜质比较强的学生一条新路子。
彭曦:上海财经大学的招生模式,我们可以用“一主两翼”来概括。具体而言“一主”是指统考招生为主,“两翼”是指特长招生和专项招生为辅。特长招生与赵晓霞老师提到的中南大学的做法相似,但值得一提的是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中结合了我校财经院校的特色,注重学生的财经素养,在考察中会关注学生在财经素养竞赛获奖的情况。我们十分欢迎有财经素养特长的学生进到我们的自主招生中。专项招生是指我们针对832个贫困县的国家专项招生和针对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地区的内地预科班、港澳台学生的专项招生。
赫学颖: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课堂内外做的探索可以概括为一个计划、两个中心、三个平台。一个计划就是杰出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计划。杰青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发展创新、创造、合作、共赢能力,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希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聪明的脑、灵动的手、温暖的心的人。两个中心就是在重点中学和重点高校开展高校学习中心,开设一些名师团队,做课程的分享,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提前了解大学的教育平台,真正走进高校,零距离接触高校专业,帮助学生探究自身,发掘兴趣,提升综合素质,提前进行学业、职业和人生的规划,培养适应于引领未来发展要求的杰出青少年。三个平台就是“双高”发展共同体平台、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和云上教育平台。“双高”发展共同体以论坛、活动、互访、对话的形式,增强高中与高校的联系与往来。协同创新研究对课题、课程、教材、教学、机制深入研究。云上教育平台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VR系统打造基于高校与高中“双高”在线的云上教育平台。三个平台是支撑两个中心一个计划的有力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同时,我们在全国选择3-5个重点区域,逐步引入国内外一流大学,打造中国最具价值的教育综合园区。教育综合园区对教育发展具有社会学意义和当代价值,致力于建设社会各界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政产学研协同推进地方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
不论是“一个计划、两个中心、三个平台”还是教育综合园区都注重高中和高校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既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拓宽了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
《大学》: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在实践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马进喜:近几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有比较大的转变,要把人才培养从知识型、技能型转变为领导型人才,领导各行各业的发展。既然要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变,我们的招生、培养模式也要改变,因此我们在2017年实施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新举措。所谓大类招生就是将70多个专业归并成四类,文科、理科各一类,工科两个类。为促进四大类发展,我校成立了一个北航学院,所有的学生都在这个学院里面进行培养。在北航学院里主要实行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强基石、重素质的培养方案,同时结合导师制、学分制等基本制度。在一年培养之后,学生重新选专业选学院,有的学院是第二学年以后才选专业。经过一年的探索,95%的人对所选专业比较满意,只有5%的人不太满意,但是最终结果是零投诉零调剂。5%的人不满意也认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校专业选择原则上还是志愿优先、兴趣优先。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学生不满意,我们还配套转专业政策,回头还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到目前为止学生还是非常满意的。
为什么要推行大类招生呢?这和学科的专业化有一定的关系。当前社会的变化非常快,学生获取知识的范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先专业的培养模式可能不能满足需求。而且从学生层次上来讲,我校的生源质量非常好,千里挑一,这么好的学生,不能再让他做一些非常简单的技术性的工作。大类招生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要把家长选专业转变为学生自己选专业,因为高中毕业后很多学生自己并不清楚相关专业的情况,大部分都是家长帮着选。学校的招生会,基本都是学生不来家长来,因为学生都忙着复习。所以我校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相当于学生大学时期的生涯规划,虽然相对高中来说是滞后了,但是相对大学是提前了。
现在北航学院在进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第一年,都会进行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课程。根据我们的统计,学生在一年以后选择专业时影响最大的是学长。因为一年级的学生都配了同辈导师,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高年级的学生作为他的导师,称之为学生导师。此外,每个学生还有教师导师。大类培养以通识教育为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什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浩:新高考改革后更加重视“培养好人”,而新高考对高校最大的挑战就是把专业和学科推到招生录取的最前面,这就迫使各个高校重视自己的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南京大学在这方面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施大类招生与宽口径培养。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推行了大类招生。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只是在部分专业设计了大类招生,但实际上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大学都推行了实验班的举措。当前可以看到学校内有各类实验班,这个确实要感谢浙江大学的创造。2006年浙江大学就开始实验班招生,目录里面有交叉创新、科技与创意设计实验班等等一些新的实验班出现。当前,大类招生是各高校都想做,跃跃欲试想开展的,而且教育部对这方面也是大力提倡和支持的。
以南京大学为例,对大类招生路径做简单介绍。南京大学做大类招生既是对我们高考制度的一种回应,更是一种不断探索的过程。在2009年我们做的第一类叫做小大类招生,把专业从85缩小到45个;2017年为了适应宽口径培养的需要,实施跨院系一个学科大类的招生,此时招生专业只有16个,其中一部分人按专业招生,但是大部分都是按照学科归类。
大类招生之后的最大挑战就是宽口径培养,尤其是学生刚入校,第一阶段该怎么做?学生如何真正分流?南京大学2009年开展“三三制”,大学分三个培养阶段,分别是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多元培养阶段后分流出三条发展路径,分别是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以及就业创业类。
在上面的过程中我校实现了几个创造。第一个创造就是关于学分的重新规定,学生学分从180缩小到150,这种学分的下调实际上给学生多元培养阶段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第二个创造,我们实现了大学专业间的转入与转出。由于各个专业都规定了40学分的专业准出,因此学生一个阶段毕业之后可以顺利转入到相应的专业。准出,就是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或者在之前没有明确专业去向的同学,后面在完成专业总修的情况下,兼修另一个专业的40个学分,这样就可以完成两个专业的准出,而这也是中国特色的学分制。
进行大类招生后,我校经历了从学科类层面培养,到学科层面培养,再到专业层面培养的路径,而且我校设置了三个通道完成整个大类,从学科大类到院系,从院系再到专业之间的一种转换,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的专业选择政策。
●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真正的竞争力,人才培养迫切需要高校和高中建立互助合作、协同育人常态机制,探讨双高衔接思路,探索双高衔接办法,促进分学段学生教育走向不间断式教育,增强学生发展的连续性、可持续、终身化。
第三届高校高中发展论坛以“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倡导建立全国高校高中发展共同体(简称全国双高发展共同体)。该共同体是汇聚各方教育力量,整合多样教育资源的新平台;是聚焦重要问题,协调双高育人的新机制;是开展多方交流,探索创新的新模式;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事业共同体。
《大学》:高校高中衔接有何新思路?如何衔接?
柯政:“双高”衔接当中主要有两套思路,一套思路就是让高中和高校相似。就是让高校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早点儿进入高中,让高中更早地适应高校,衔接起来更快。这个背后的逻辑是高中要成为低配版大学。这种思路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美国高中的学习,跟高校的学习很接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合作,自己找证据,然后论证。美国高中和高校这种一致性的学习方式跟美国底层的社会文化制度是一样的。下至小学上至大学及以上,直到美国的总统都是这样干的,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跟自己底层文化价值相同的一套东西,这套东西就内嵌在所有的大学里面,所以他们的对接其实很简单。
另一套思路是各司其职。高中教育的主旨是升学,大学教育的主旨是成人。高中和大学必须认清分工、各司其职,不能混淆目标和任务,高中和大学,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心智要求、学习方式、同学关系、教师角色等方面确实完全不同。理由就是只有各个阶段各司其职,任务不一样,才叫衔接。
思路一更符合已知的教育规律。思路二背后有一个假定,人类存在两套教育规律,但是是不是存在两套教育规律,因为目前还没有走出一套跟已有的教育规律完全不同的教育规律,所以不知道是否存在这样一套教育,因此思路二仍在探索过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高中与高校相似,我们所走的道路也和美国的道路不同。我国的深层次的文化系统与美国不同,所以形成的道路势必不同。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但同样有效,甚至更有效的高校知识生产、传播路径。最关键的就是在高校形成一套跟美国大学不同范式,但具有同等竞争力甚至比它更好的知识生产、传播方式。
高校和高中的衔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知识能力的衔接。现在高中毕业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以后高考试卷难度可能会全面提高,向经典级学术级靠拢。如果真的是这样,很多知识会下移到高中。如此高中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消耗,高中本身要学一些更强有力的知识。以往是服务于筛选的需要,现在高中阶段学的整个知识本身是有价值的。以数学为例,以往可能会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也就是说数学是一种工具,它锻炼你的思维。但其实现在越来越不一样了,数学重要不是在于它锻炼思维重要,它就是重要,现在计算机、数码,基础都是数论。同时,注重高中的课程和大学选修课程的衔接,以高中选修课程为基础,建设中国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其次,学习方式的衔接。高中的学习方式是确定的,强调定论而大学是不确定、非定论。许多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常常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因此,在高中学习中要提前接触这种学习方式,要提早适应,要容忍不确定,要容忍非定论。同时,社会发展的高度越来越依赖于精英的高度,所以高考一定要适当提升难度和学术性,让真正优秀的人出来。在大学先修课程的设置也是这样。一方面,大学先修课程要充分体现优秀大学生的培养特征,另一方面在先修课程的考核当中题目可以是高难度的,时间可以是八个小时,学生可以慢慢算,只要你写得出来,写得好。这些事情都得从精英大学和高中开始实践。最后,高中课程体量的加大。一个建议就是把普职分科给取消,这样高中课程就会多元化。
《大学》:高校高中衔接的实践探索有哪些?
李浩:南京大学在2012年百年校庆的时候就提出了很多项目,做了很多探索。有2012年开始实践的苏中匡亚明实验班、金陵中学、南师附中实验项目,2018年推出的六个国际生选拔项目,下面分别就其中几个项目进行简要介绍。
金陵中学实验项目是对高二的学生进行选拔,选拔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学生自主报名,然后再由我校专家进行选拔。选拔之后,由导师按照课题组的形式进去,通过导师的指导与教授开展一种全方位的课程训练,从课程答辩、中期考核到汇报演出,要经历整整两年的时间。南师附中实验项目也与此类似。2018年推出的国际生选拔项目是指南京大学拿出一部分钱资助学生走到国外,包括艺术、医学等学科。该项目使一部分中学生代表能够有机会进入大学高水平顶峰训练。
除了以上项目,我校在去年和今年正在积极开展中学需求与南大担当的座谈会,目前已经在5个省份实施。这一座谈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邀请学校主要领导参加;第二,听取学生在新高考所面临的问题;第三,列出问题清单之后,利用南京大学及其在当地的校友资源,与高中开展更多的对接。
通过课程平台和项目,我校能够更多地加强和中学之间的积极合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校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必须达到成熟的条件才会开展。成熟的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中学必须成熟;第二是南京大学加入后和学校共同设置一些课程,给学校提供更多的通道和平台;第三是项目一定要落到一个院系的一些教师身上,也就是说一定要有责任院系和责任人。只有三个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才会开展相关项目,也只有这些条件都成熟了,相关项目的开展才有意义。
王怀民:武汉大学在衔接方面,主要是开设了一些寒暑假活动,有我校举行的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也有我校和企业共同举办的一些活动。从去年暑假开始,课堂内外和我校合作,在武大举办了三期活动,分别是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去年的夏令营和今年的冬令营,通过这种集训的形式让中小学生提前走进大学,走进课堂,走进老师,感受武大的生活。此外,武大有两个比较知名的协会,第一个是演讲与辩论协会,第二个是记忆协会,整个武大产生了50多位世界记忆大师。在武大开设的寒暑假活动中,武大的毕业生王峰、王玉印、罗婷予等优秀的记忆大师都很乐意和参与活动的中学生进行经验分享,传授记忆方法、思维方法。学生在武大的学习中心参加冬令营和夏令营,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维能力的提升,记忆方法的提升,还有一些意外的惊喜。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中学生游学、到中学讲课的一些方式,拉近双方的距离,让双方产生更多的交集。
张兴卫:我校有一个规模庞大的校外导师团队,由中科院院士,各个高校的一些博导和教授担任我们的校外导师。打造了普高联合育人的一个非常好的课程。具体来说我校分别和中科院、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名校共同打造了导师课程实验班。每个实验班的门外会挂上实验班的牌子,比如北大导师班、浙大导师班等。这些导师班不仅仅要开课,还要给学生赋予学分,并对他们进行量化处理。此外还会开设专题讲座、个性化的辅导、家国情怀的情感教育等。
《大学》:如何实现高中学科选择与高校对口专业的衔接?
吴铁俊:关于“6选3”学科选择与高校对口专业的衔接契合问题,我想谈一谈我的看法,作为江苏省的校长,我认为新高考“6选3”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们江苏原来“3+2”的“升级版”或者说是“完善版”。最初的“3+小综合”“3+大综合”“3+1+1”和“3+2”在不断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在探索、完善人才培养的方式。
我想我们在说“6选3”学科选择的时候应该思考其背后的变与不变是什么。我认为变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除语数外三门基础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考什么才符合高校需要。我认为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素质,因为学生自身的素质一直在探索完善,所以这个是一直在变化的。第二,是高校选拔学生的指导思想。1985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出高校招生三个“有助于”,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办校自主权。到2000年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2014年,也就是浙江上海进入新一轮课改的时候,把第二条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摆在了第一位,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不变,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没有变,比如说文理比例基本上是3:7;第二,尽管文理不再分科,理论上打破了文理选科的藩篱,但是作为学生文理倾向还是客观存在的,文理倾向的客观性没有变。既然存在文理倾向我们就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如果学生倾向于理工科就必须把物理和化学作为必选的,如果倾向文科历史学科就不能少。这也是为什么江苏提出来“3+1+2”模式,其中“1”是物理或者历史作为必选项。其次还有高校提出的要求是有一定道理的,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以后就业各方面的需求,比如说所谓纯文科组合政、史、地,其存在就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根据上海的反馈情况来看,只要学生选择了一门物理或者化学,专业的可选择率至少是87.4%,科目的选择与高校专业对口的比例是学生必须要考虑的。第三,是就业的冷与热。很多家长在谈到学生的科目选择往往说什么专业很吃香,什么专业有前途。专业的冷与热,如果从大样本大数据分析来说是相对的,它也是不变的。现在的学生高中要三年,大学要四年,然后还要读两到三年研究生,等他工作的时候就是十年以后了,而现在的热门专业十年之后是不是热门专业这个很难说。
我认为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学科的时候要问“三个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还有我应该做什么。要把孩子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里面综合考虑,要把个人的志趣、家国情怀、个人的责任担当有机结合起来。
濮晓龙:选择是一种自我表达,但更是一种责任。我想这个责任不仅是学生,更多的是高中的学校,还有大学的教育,这三者是一体化的。高中的课程或者“6选3”课程的选择,是不是一定要和大学的专业都相衔接呢?或者是都不相衔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讲到大学的专业,高中的课程选择怎么跟大学专业挂钩,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在今年5月初推出了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华东师范大学各专业的介绍,因为大学很多专业是相似的,所以其他高校如果也想作类似介绍可以作为他山之石。从高中生角度来说,他可能需要更多地了解大学专业,看一看我们大学的专业是怎么回事,这对他们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我来做自主招生,如果给我足够的自主权,我可能更愿意看到某些单个上面的亮点,而不是所有的综合素质。当然综合素质里面的正直、人品是必须保证的,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我可能更注重他的亮点。包括我在自主招生的时候,我会跟评委们提到如果进入面试,我还是希望评委们问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想报哪个专业,对这个专业是如何看的,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如何,未来目标是怎样的。这种提问与高中的课程是有衔接的,但不是完全重合或者完全叠加,二者不是一个概念。我想不管高中课程如何和大学专业衔接,衔接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都为此做一点贡献,发挥一点作用,这都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