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2019-05-26贾云琪

工业设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京津冀

摘要: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作为我国优秀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其地域特点,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文章首先对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进行类别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特点优势及传承价值。探讨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化創意产品现状,并结合其价值、发展趋势等角度对文创开发及创新设计方法以启示。

关键词: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11-0052-02

建筑作为人们的生活空间,与人的作息、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期待、对生活的感悟、不断积累的建造经验以及对于美学的理解逐渐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并通过各式建筑装饰纹样来体现日常生活和对未来的向往。这使得建筑及建筑装饰纹样本身不再只是普通的物质需要。在不同程度上,也成了人们精神寄托的载体,使其拥有了深刻的内涵,而建筑及建筑装饰纹样的传承也备受关注。同样,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在过去的时代并不被当作消费品看待,常会忽略它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价值,然而近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文化创意产品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总体来说是积极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更快的趋势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有问题需要完善。

1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解析

中国曾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所以在中国辽阔的地域内,各地方的建筑都各具特色,技艺高超,装饰手法多样。所谓建筑装饰就是附加于建筑实体上的附加美,其产生是和建筑本身的各个构件相结合的,是对这些构件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建筑装饰,在建筑的内外表现上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改善使用条件,使人感到舒适;增加建筑美观度,美化环境,尤其在我国古建筑上能弥补部分外观轮廓简单的劣势,这些装饰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平淡无奇的形状以新的生命力。

建筑装饰艺术利用其基本的造型方式,如色彩、光影、材质、内容、自然要素、附属陈设等表达了一套完整的富有中国传统内涵的建筑装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大部分装饰元素题材的最大特征。如“鹿”寓意疆土帝位,取谐音“禄”;“蝙蝠”谐音“福”;太平有象(祥)”;“三羊(阳)启泰”;“金鱼(玉)满堂”;“喜鹊示喜”;等。民间的传统手工艺人把生活中人们祈求的美好愿望进行汇总,并将自然生物的谐音、事物的象征或民间故事等题材灵活的组合起来,从而寄托人们祈福求祥、消灾避邪的愿望,突出题材与人们生活、情感最直接的沟通。

2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化创意产品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随着经济全球化,在文化发展潮流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市面上能见到的京津冀文创产品种类繁多,京剧主题、年画主题、古今著名建筑、神话主题、科技主题等等,并且大多围绕北京为主。眼下十分火热的故宫文创就是典型的例子以拥有悠久历史的故宫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在游戏、饰品、摆件、彩妆等等载体上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拉进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天津以及河北地区,其文创开发相对较少。关于传统建筑,大多数文创产品选择通过呈现整体建筑来传播其文化,丰富文化的精神价值。单独针对传统建筑装饰纹样进行设计传承的则相对较少,部分纹样多以辅助装饰的图案形式出现在各类文创产品之中,而并非设计主体,没有具有针对性的完整设计体系,缺乏创新意识。

3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方法

3.1认清文创产品价值

传统建筑装饰纹样有着独特的价值,每种价值都可以和生活、文化紧密相连,从而运用到产品的设计中,引申出不同的设计思路。首先是物质性,古建筑是建筑建造手法、建造特征的遗存。通过古建筑,我们可以探究深层的人文风俗,了解当时工匠的建造方法,并推测其建造过程,分析建造逻辑,对于传统建筑装饰,大多认为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因此,古建筑也称得上是建筑技艺的传承载体。而精神性,是古建筑及装饰纹样对历史的见证,是对其所处时代的人文风貌、地域特征、社会精神状态、物质状态的反映。古建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通过这两点价值思路,我们可以深入探究不同时期的人居,人文,从而对文创产品的设计进行定位,抓住设计对象的核心传承点并结合现代设计风格、大众兴趣、现代科技技术对所设计的文创产品加以创新。

以位于北京新街口八道湾胡同的北京三十五中高中新校园设计为例,该设计在保护的前提下将鲁迅旧居、沿着前公用胡同的诸多保护院落和一些挂牌古树等丰富而又颇具挑战性的历史和文化要素融入校园的设计之中。

传统与现代在建筑形成微秒过渡,不同大小的院落与鲁迅旧居相互呼应并与曲折的八道湾胡同一起形成了外边界相对规整的封闭,内部空间错落起伏延续了老北京以院落为特征的城市肌理,并将中国传统书院文化与现代开放教育思想融合。

3.2考虑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认同感

好的设计需要设计师针对每一次的文化主题进行研究和解读,并对消费群体进行调研,寻找设计点。用户需求代表了一款产品最原始的需求愿望,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可以发现市场上产品缺点和竞争优势,也可以根据其痛点定位新产品的设计,这需要设计师有很强的感受力和同理心,而不是单纯的去设计一款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

同时,任何产品都是需要在不同的框架或者规则下开发出来,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创产品的开发首先应该对地区传统装饰脉络进行重新梳理,归纳总结其装饰风格种类等,了解整体风格体系,从而更好的引出新的文创产品类型,通过建筑装饰元素或形式的分类,对所设计的文创产品进行分类,将消费者对该文创产品的需求了解清楚,并形成认同感,也可以让人们更充分的将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文化表达出来。文化创意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并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中华文化认同感来引申出对京津冀传统建筑类文创产品的认同感,继承和发展的同时中国国情并吸收西方文创文化的优势,从而更好的改善自身的不足。

3.3结合传统建筑装饰元素

为了带动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协同发展,丰富设计元素,我们可以将京津冀的文化形象整体化再进行旅游营销,使北京的游客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游客,而是京津冀共同的游客。充分结合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多样性,形成特有的文化符号,满足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基于任何一种装饰纹样的文创产品,是历史悠久的建筑装饰内容在现实背景下的传播途径之一,也可以以此作为扩大装饰元素的途径。

研发高品质的文创产品,并使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文创开发精神走进校园,与相关专业学生共同探讨设计,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有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响应文化自信的号召,将真正的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融入国人的文化精神生活中,提高国人审美品质,达到广泛宣传、广泛吸收创新设计想法的效果,并设计出更符合大众精神、物质需求的文创产品。

3.4运用现代新材料

随着现代装饰材料的发展,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装饰材料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传统建筑雕刻装饰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必将把传统建筑雕刻装饰艺术带向新的领域和空间,新兴的文创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通过使用环保纸质或其他新型环保材料达到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并与手工业相结合在所设计的文创产品中加入多种功能例如折纸、拼装,填色等,使其成为具有独特性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传播媒介,以此提升区域文化,并借助文化創意产品的平台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文化在国人生活中的的作用。

4结论

建筑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生活的见证,是我们最宝贵的物资文化,在我们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品尝着快餐文化,而通过制作将手绘和设计结合在一起的文创产品这种新颖的文化传承点可以唤醒多数人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热情,让更多的人主动去了解传统建筑,在设计和实践中创新,丰富国人生活。

本文系天津理工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文创产品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810060122)。

参考文献

[1]黎文勤,徐雯君.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2 (08).

[2]谷德设计网.北京三十五中高中新校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基础教育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3]李晓檬,吴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J].中外建筑,2013

[4]吴巧红.创新京津冀文化旅游产品[J].旅游学刊,2014 (11)

[5]于永苓.浅议天津砖雕[J].山西建筑,2010 (09).

作者简介

贾云琪/1998年生/女/内蒙古乌海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天津300191)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京津冀
浅谈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现状及保护对策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设计”
多功能床体构造设计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试析文化创意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