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知

2019-05-26

家庭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免疫系统饮用散步

软饮料危害有多大?美国研究称将增加过早死风险

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的天然或人工配制的饮料,又称清凉饮料或无醇饮料。有研究称,经常喝人工配制的软饮料可能会引起肥胖、牙齿损伤、肾脏受损等健康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更加严重,据美国网络杂志“SLATE”报道,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饮用软饮料将会显著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

据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研究员瓦桑提·马里克表示,通过对37716名美国男性及80647名美国女性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饮用过多汽水、功能型饮料、果汁饮料之类的软饮料将会显著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

调研数据显示,若每天饮用2瓶及以上软饮料,男性过早死亡的风险将会增加29%;而女性所面临的风险将会增加36%。研究人员还指出,每天饮用2瓶软饮料的女性所面临的过早死亡风险,比那些一个月饮用不到1瓶的女性要高出63%;对男性而言,饮用过多软饮料所面临的风险要提高29%。由此可见,女性饮用软饮料的危害比起男性更为严重,但科学家们尚未查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该研究还发现,饮用过多软饮料还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不论男性或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会因常喝软饮料上升31%,死于癌症的几率也要高出18%。但研究人员表示,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以降低这些风险,如进行体育锻炼和注重膳食均衡。

每天少坐1小时,心脏病风险低26%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者发现,久坐令人们的心脏病发病率显著增高。研究称,每天只要少坐1个小时,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低两成以上。

研究团队选取了5600多名63~97岁之间的女性参试者,她们在过去从未患过中风或心脏病。参试者连续7天、每天24小时佩戴测试运动量的设备,随后研究人员追踪监测她们的心血管健康状况长达5年时间。分析结果显示,日均坐姿时间超过11个小时的人,不仅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隐患较大,体重指数也普遍偏高。不过令人惊喜的是,每天少坐1小时,参试者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低26%;不仅如此,久坐期间短暂起立活动一下,可使该风险降低52%。

研究人员表示,久坐减少了流向心脏的静脉和动脉血量,也会对血管内皮细胞(排列在血管内膜表面的一层细胞)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鼓励老年人减少久坐时间对提升公众健康有很大好处。专家称,参加任何类型的体育活动,哪怕只有1~2分钟,也可以降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儿女30多岁后,长得越来越像父母

人们常以“有其母必有其女,有其父必有其子”描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英国知名整形外科医生朱利安·德席尔瓦主持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女儿33岁以后越来越像母亲,儿子则34岁以后越来越像父亲。

德席尔瓦调查2000名男女,发现超过半数女性调查对象说,她们迈入30岁以后的头几年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叛逆,且33岁以后行为举止越来越像母亲,典型表现包括爱看同样的电视节目、有同样的喜好、有同样的表达方式,母女会长得越来越像。

调查同时显示,儿子34岁以后越来越像父亲,表现为爱听同样的歌曲、政治倾向越来越接近、喜欢把空房间的灯关掉等,同样,父子会长得越来越像。

研究人员认为,成为父母是性格改变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衰老导致的体征改变。英国《镜报》3月18日援引德席尔瓦的话报道:“大家都会在生命中的某一刻变得像父母,这是值得庆祝的事。成为父母是主要契机,生活方式因素也较为重要……对男女两性而言,步入中年以后,生理指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人们长得开始像父母,行为方式也开始像父母。”

女性多散步,心衰风险低

散步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根据美国一项新研究,中年妇女每周散步两次,心衰风险就会下降两成。

该研究由美国布朗大学心脏病学专家组织开展。对8.9万名50岁以上妇女长达1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散步能起到显著的护心作用,其降低心衰风险的益处与体重和其他运动习惯无关。具体来说,每周散步1次的妇女,即使时间较短,心衰风险也能下降5%。随着散步次数增多,患病概率会进一步降低——每周散步两次,风险降20%;如果每天散步,心衰风险则可下降35%。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每次散步的时长超过40分钟,妇女患心衰的风险还可再降25%;步速快慢也会带来不同,健步走比普通散步心衰风险少38%。

当心脏停止向全身正常泵血时,就会发生心衰。病情严重的患者無法爬上楼梯台阶,觉得难以喘息,连睡觉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1/3的心衰病人在患病一年内会死去,该病的存活率甚至低于一些癌症。因此,心衰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散步可降低心衰风险这一新发现对我们来说颇具意义。该研究作者索姆韦尔·莱斯拉说:“我们已知健身可防心衰,但有些人觉得散步不起什么作用。此次研究分析显示,日常多散步就能减小患病的几率。”

人越老越随和有科学依据

人们常说,“时间会磨平棱角与锋芒”,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脾气好像也变好了。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综合》刊登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解释了人越老越随和的奥秘。

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麦克莱恩医院研究员劳伦·R·拉特博士利用其创建的大数据情感敏感度数字测试系统,对近1万名10~85岁的参试者进行了网络平台测试。参试者对多张照片展开评论,辨别“哪张脸更生气”“哪张脸更快乐”或“哪张脸更可怕”。该测试系统可测量参试者对恐惧、愤怒和快乐等面部表情观察力的细微差异,还能确定不同年龄组参试者对这些面部情绪敏感度的细微差异。结果发现,青春期早期到中期,参试者对愤怒的敏感度很高;随着年龄增大,人们对恐惧和愤怒的面部暗示敏感度降低,而识别快乐面部表情的能力则保持不变。换言之,老年人的多种视觉感知能力都呈下降趋势,但他们却依然能很轻易地感受到快乐。

拉特博士表示,此次试验有助心理学家深入了解人类在不同年龄段的情绪处理差异。青少年情绪更加敏感,遇事容易悲观消极,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心态更平和,情绪更积极,遇事更会往好处想。

怎么睡都觉得累?当心是免疫系统在“报警”

精力充沛的状态离不开高质量、充足的睡眠。然而,有些人无论怎样休息都会时刻感到疲惫,这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症状之一。据英国《卫报》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持续疲劳的状态可能与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有关,尤其是人体在受到病毒感染的情况下。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异常的免疫机制仅在慢性疲劳综合征形成的早期发挥作用。”慢性疲劳综合征一旦确定,病人的免疫系统发挥的作用可能会发生改变。

为了研究免疫系统引起人体疲劳状态的机制,研究人员在55名丙型肝炎患者身上进行测试。他们对患者使用α干扰素这种常用的丙型肝炎治疗药物,而α干扰素同时也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结果显示,许多患者在治疗期间会感到非常疲劳。其中有些人在治疗结束后,即免疫系统不再需要运作时,仍感到持续疲劳。研究人员跟踪观察发现,这55人中有18人后来患上类似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疾病,治疗结束6个月后,他们甚至比治疗前感到更加疲劳。

但研究人员承认,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疲劳状态和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同时,相关研究也尚未发现如何通过免疫系统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

读书或让人长寿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耶鲁大学的公共健康专家进行了一项长期调查,在过去11年中,他们跟踪记录了3600名5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健康与阅读习惯。研究表明,每天读书的时间越长(哪怕只有半小时),寿命就越长。截至1/5的研究对象死亡时,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平均寿命长近2岁。

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

猜你喜欢

免疫系统饮用散步
身体的保护伞——免疫系统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散步的收获
散步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Staying healthy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饮用生鲜奶存安全隐患